查古籍
內(nèi)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紀(jì)聞》),白鶴花(《品匯精要》),白鶴仙(《綱目》),白萼(《群芳譜》),白玉簪、小芭蕉(《分類草藥性》),金銷草(《上海常用中草藥》),化骨蓮(江西《草藥手冊》)。
《品匯精要》
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生于陰濕地區(qū)。我國各地都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莖。葉根生,成叢;葉片卵形至心臟卵形,長15~25厘米,寬10~15厘米,先端急尖。綠色,有光澤,主脈明顯;葉柄長達(dá)20~30厘米?;ㄇo從葉叢中抽出,長40~65厘米,較葉長,頂端常有葉狀的苞片1枚;花白色,夜間開花,芳香,向上生長;花柄基部常有膜質(zhì)卵形苞片;花被漏斗狀,上部6裂,下部花被筒很長,喉部擴(kuò)大;雄蕊6,與花被等長;雌蕊1,子房無柄,花柱線形,柱頭小。蒴果窄長,長4~5厘米。種子黑色,光澤,邊緣有翼,花期7~8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根莖(玉簪花根)、葉(玉簪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甘,涼,有毒。
①《綱目拾遺》:"微毒。"
②《嶺南采藥錄》:"味甘,性涼。"
③《重慶草藥》:"甘微苦,性溫平。"
治咽喉腫痛,小便不通,瘡毒,燒傷。
①《綱目拾遺》:"治小便不通。"
②《分類草藥性》:"治遺精,吐血,氣腫,白帶,咽喉紅腫。"
③《嶺南采藥錄》:"潤肺,止咳血,又和水搗爛,飲之能解斑蝥毒。"
④《河北藥材》:"絕胎妊,散腫毒。"
⑤《重慶草藥》:"調(diào)氣,活血,補(bǔ)虛。治紅崩,白帶。"
內(nèi)服:煎湯,0.8~1錢。外用:搗敷。
①治咽喉腫痛:玉簪花一錢,板藍(lán)根五錢,玄參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小便不通:㈠玉簪花、蛇蛻各二錢,丁香一錢。共為末,每服一錢,酒調(diào)送下。(《醫(yī)學(xué)指南》玉龍散)㈡玉簪花一錢,萹蓄四錢,車前草四錢,燈心草一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治療燒傷:取玉簪花1斤,用香油4斤浸泡2個(gè)月,取油備用。用時(shí)先清創(chuàng),吸出水泡內(nèi)容,后用消毒棉球蘸藥外涂,每1~2日1次。熱天暴露患處,冷天用浸藥的紗布包敷患處。治療1OO余例,一般5分鐘左右止痛。Ⅰ°燒傷用藥1~2次可愈,Ⅱ、Ⅲ°燒傷須連續(xù)用藥5~10次。
內(nèi)消花、白鶴花、白鶴仙、白萼、玉泡花、銀凈花
出自《品匯精要》:玉簪花,苗高尺余,葉生莖端,淡綠色,六、七月抽莖分歧,生數(shù)蕊,長二、三寸,清香瑩白,形如冠簪,故名玉簪花也。至秋作莢四瓣如馬藺子,其實(shí)若榆錢而狹長也。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花。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Funkia subcordata Spreng.]
采收和儲(chǔ)藏:在7-8月份花似開非開時(shí)采摘,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陰濕地區(qū)。
資源分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玉簪花,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莖。葉根生;葉柄長20-40cm;葉片卵形至心狀卵形,長15-25cm,寬9-15.5cm?;ㄝ阌谙那飪晌瘡娜~叢中抽出,具1枚膜質(zhì)的苞片狀葉,后者長4-6cm,寬1.5-2cm;總狀花序,花梗長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長2-3cm,寬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細(xì)小,長5-6cm,直徑2.5-3.5cm,花被裂片6,長橢圓形,長3.5-4cm,寬約1.2cm;雄蕊下部與花被筒貼生,與花被等長,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長約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圓柱形,長6cm,直徑1cm?;ㄆ?-8月。果期8-9月。
生物學(xué)特性 喜陰濕,耐寒,耐旱,怕陽光直曬,如受強(qiáng)光葉片即變黃,嚴(yán)重時(shí)整株葉片干枯。對(duì)土壤要求不甚嚴(yán),以肥沃濕潤的砂壤土為宜,可連作10年以上不影響生長。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條播,按行距約10cm開溝,溝深約1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后稍加鎮(zhèn)壓,澆水,保持土壤濕度,氣溫20-25度時(shí),25d左右可出苗。幼苗長出2-3片葉時(shí),按行株距45cm×30cm移栽。分株繁殖:春秋均可進(jìn)行,以秋季分根為宜,將2-3年以上生的老株挖出,把根蔸分開,以2-3個(gè)芽為一叢,進(jìn)行移栽。 田間管理 用種子繁殖的幼苗生長較慢,需經(jīng)常注意松土鋤草。玉簪喜肥,應(yīng)多施一些磷、鉀肥或餅肥,以利植株生長。每年3月底在植株周圍施腐熟的肥料,然后澆水促進(jìn)萌發(fā)。生長季節(jié),可施2-3次追肥,這樣葉色深綠,花大潔白。幼苗期或移栽后如無遮蔭,需搭棚。
1.搞腫瘤作用 玉簪根的水提取物經(jīng)整體動(dòng)物試驗(yàn)表明,對(duì)艾氏腹水癌細(xì)胞具有高度搞腫瘤活性,搞腫瘤活性成分為高分子化合物。玉簪醇浸膏0.25g/kg口服或腹腔注射,連續(xù)6d,對(duì)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脾,抑制率28.5%。 2.毒性 玉簪全株有毒,可損傷牙齒而致牙齒脫落。
苦;甘;涼;小毒
清熱解毒;利水;通經(jīng)。主咽喉腫痛;瘡癰腫痛;小便不利;經(jīng)閉
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
1.《綱目拾遺》:治小便不通。
2.《分類草藥性》:治遺精,吐血,氣腫,白帶,咽喉紅腫。
3.《嶺南采藥錄》:潤肺,止咳血,又和水搗爛,飲之能解斑蝥毒。
4.《河北藥材》:絕胎妊,散腫毒。
5.《重慶草藥》:調(diào)氣,活血,補(bǔ)虛。治紅崩,白帶。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內(nèi)消花(《海上方》),玉簪(《春渚紀(jì)聞》),白鶴花(《品匯精要》),白鶴仙(《綱目》),白萼(《群芳譜》),白玉簪、小芭蕉(《分類草藥性》),金銷草(《上海常用中草藥》),化骨蓮(江西《草藥手冊》)。
出處《品匯精要》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地區(qū)。我國各地都有栽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莖。葉根生,成叢;葉片卵形至心臟卵形,長15~25厘米,寬10~15厘米,先端急尖。綠色,有光澤,主脈明顯;葉柄長達(dá)20~30厘米?;ㄇo從葉叢中抽出,長40~65厘米,較葉長,頂端常有葉狀的苞片1枚;花白色,夜間開花,芳香,向上生長;花柄基部常有膜質(zhì)卵形苞片;花被漏斗狀,上部6裂,下部花被筒很長,喉部擴(kuò)大;雄蕊6,與花被等長;雌蕊1,子房無柄,花柱線形,柱頭小。蒴果窄長,長4~5厘米。種子黑色,光澤,邊緣有翼,花期7~8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根莖(玉簪花根)、葉(玉簪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味甘,涼,有毒。
①《綱目拾遺》:"微毒。"
②《嶺南采藥錄》:"味甘,性涼。"
③《重慶草藥》:"甘微苦,性溫平。"
功能主治治咽喉腫痛,小便不通,瘡毒,燒傷。
①《綱目拾遺》:"治小便不通。"
②《分類草藥性》:"治遺精,吐血,氣腫,白帶,咽喉紅腫。"
③《嶺南采藥錄》:"潤肺,止咳血,又和水搗爛,飲之能解斑蝥毒。"
④《河北藥材》:"絕胎妊,散腫毒。"
⑤《重慶草藥》:"調(diào)氣,活血,補(bǔ)虛。治紅崩,白帶。"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錢。外用:搗敷。
復(fù)方①治咽喉腫痛:玉簪花一錢,板藍(lán)根五錢,玄參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小便不通:㈠玉簪花、蛇蛻各二錢,丁香一錢。共為末,每服一錢,酒調(diào)送下。(《醫(yī)學(xué)指南》玉龍散)㈡玉簪花一錢,萹蓄四錢,車前草四錢,燈心草一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yīng)用治療燒傷:取玉簪花1斤,用香油4斤浸泡2個(gè)月,取油備用。用時(shí)先清創(chuàng),吸出水泡內(nèi)容,后用消毒棉球蘸藥外涂,每1~2日1次。熱天暴露患處,冷天用浸藥的紗布包敷患處。治療1OO余例,一般5分鐘左右止痛。Ⅰ°燒傷用藥1~2次可愈,Ⅱ、Ⅲ°燒傷須連續(xù)用藥5~10次。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玉簪花拼音注音Yù Zān Huā別名內(nèi)消花、白鶴花、白鶴仙、白萼、玉泡花、銀凈花
英文名Flower of Fragrant Plantainlily出處出自《品匯精要》:玉簪花,苗高尺余,葉生莖端,淡綠色,六、七月抽莖分歧,生數(shù)蕊,長二、三寸,清香瑩白,形如冠簪,故名玉簪花也。至秋作莢四瓣如馬藺子,其實(shí)若榆錢而狹長也。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花。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Funkia subcordata Spreng.]
采收和儲(chǔ)藏:在7-8月份花似開非開時(shí)采摘,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陰濕地區(qū)。
資源分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玉簪花,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莖。葉根生;葉柄長20-40cm;葉片卵形至心狀卵形,長15-25cm,寬9-15.5cm?;ㄝ阌谙那飪晌瘡娜~叢中抽出,具1枚膜質(zhì)的苞片狀葉,后者長4-6cm,寬1.5-2cm;總狀花序,花梗長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長2-3cm,寬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細(xì)小,長5-6cm,直徑2.5-3.5cm,花被裂片6,長橢圓形,長3.5-4cm,寬約1.2cm;雄蕊下部與花被筒貼生,與花被等長,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長約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圓柱形,長6cm,直徑1cm?;ㄆ?-8月。果期8-9月。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陰濕,耐寒,耐旱,怕陽光直曬,如受強(qiáng)光葉片即變黃,嚴(yán)重時(shí)整株葉片干枯。對(duì)土壤要求不甚嚴(yán),以肥沃濕潤的砂壤土為宜,可連作10年以上不影響生長。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條播,按行距約10cm開溝,溝深約1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后稍加鎮(zhèn)壓,澆水,保持土壤濕度,氣溫20-25度時(shí),25d左右可出苗。幼苗長出2-3片葉時(shí),按行株距45cm×30cm移栽。分株繁殖:春秋均可進(jìn)行,以秋季分根為宜,將2-3年以上生的老株挖出,把根蔸分開,以2-3個(gè)芽為一叢,進(jìn)行移栽。 田間管理 用種子繁殖的幼苗生長較慢,需經(jīng)常注意松土鋤草。玉簪喜肥,應(yīng)多施一些磷、鉀肥或餅肥,以利植株生長。每年3月底在植株周圍施腐熟的肥料,然后澆水促進(jìn)萌發(fā)。生長季節(jié),可施2-3次追肥,這樣葉色深綠,花大潔白。幼苗期或移栽后如無遮蔭,需搭棚。
藥理作用1.搞腫瘤作用 玉簪根的水提取物經(jīng)整體動(dòng)物試驗(yàn)表明,對(duì)艾氏腹水癌細(xì)胞具有高度搞腫瘤活性,搞腫瘤活性成分為高分子化合物。玉簪醇浸膏0.25g/kg口服或腹腔注射,連續(xù)6d,對(duì)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脾,抑制率28.5%。 2.毒性 玉簪全株有毒,可損傷牙齒而致牙齒脫落。
性味苦;甘;涼;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通經(jīng)。主咽喉腫痛;瘡癰腫痛;小便不利;經(jīng)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1.《綱目拾遺》:治小便不通。
2.《分類草藥性》:治遺精,吐血,氣腫,白帶,咽喉紅腫。
3.《嶺南采藥錄》:潤肺,止咳血,又和水搗爛,飲之能解斑蝥毒。
4.《河北藥材》:絕胎妊,散腫毒。
5.《重慶草藥》:調(diào)氣,活血,補(bǔ)虛。治紅崩,白帶。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