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鐵絲七

    《中藥大辭典》:鐵絲七拼音注音Tiě Sī Qī別名

    銅絲草、鐵絲草、豬宗七(《陜西中草藥》),烏腳槍(《江西醫(yī)藥》(8):23,1963)。

    出處

    《陜西中草藥》

    來源

    為鐵線蕨科植物掌葉鐵線蕨全株。夏季采挖,陰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分布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qū)。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莖短,橫臥,被褐色膜質(zhì)鱗片。葉簇生;葉柄黑紫色,光滑無毛,具光澤,先端分叉;葉片2叉分歧,呈掌狀;羽片單生于主枝上側(cè),羽狀分裂,中部的最大;小羽片斜長方形,基部楔形,上緣淺圓裂,無主脈。孢子囊群橫長圓形,稍曲,著生于由葉緣反曲而成的膜質(zhì)囊群蓋下面;囊群蓋腎形或矩圓形。

    化學(xué)成分

    葉含羊齒烯、異羊齒烯、7-羊齒烯、雁齒烯、雁齒烯醛、鐵線蕨酮、異鐵線蕨酮、掌葉鐵線蕨醇、禾烯Ⅱ、新禾烯、新禾二烯及羊齒二烯等三萜類。

    性味

    味甘微澀苦,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除濕,通淋,調(diào)經(jīng),止痛。治小便不利,淋癥,血尿,痢疾,風(fēng)濕腫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白帶,牙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復(fù)方

    治淋癥:鐵絲七、金刷把各二錢,木通一錢,參葉子五分。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陜西中草藥》)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用烏腳槍全草干者1兩,或鮮者2兩,加豬肉2.5兩(十兩制),同煮爛,去渣,將藥汁連肉同吃,每日一劑。一般服用2~3星期后出現(xiàn)療效,少數(shù)病例服5~6日后即見效果。治療15例,未經(jīng)其他方法治療者7例,經(jīng)服烏腳槍后6例痊愈,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顯著縮小者1例;曾經(jīng)使用鏈霉素等抗癆藥物及其他中、西藥治療者8例,經(jīng)服烏腳槍后,其中6例痊愈,2例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顯著縮小。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鐵絲七拼音注音Tiě Sī Qī別名

    銅絲草、鐵絲草、豬宗七、烏腳槍、鋼絲草、鐵扇子

    英文名Herb of American Maidenhair, Herb of Maidenhair Fern Herb of Northern Maidenhair出處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掌葉鐵線蕨的全草或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iantum pedatum L.[A.boreale Presl;A.pedatum L.var.glaucinum C.Ch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3300m的山地林下溪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南及陜西、甘肅、河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莖短,橫臥,被褐色膜質(zhì)鱗片。葉簇生;葉柄黑紫色,光滑無毛,具光澤,先端分叉;葉片2叉分歧,呈掌狀;羽片單生于主枝上側(cè),羽狀分裂,中部的最大;小羽片斜長方形,基部楔形,上緣淺圓裂,無主脈。孢子囊群橫長圓形,稍曲,著生于由葉緣反曲而成的膜質(zhì)囊群蓋下面;囊群蓋腎形或矩圓形。

    化學(xué)成分

    葉含羊齒烯(fernene),異羊齒烯(isofernene),7-羊齒烯(7-fernene),雁齒烯(filicene),雁齒烯醛(filicenal),鐵線藤酮(adiantone),掌葉鐵線蕨醇(adipedatol),何帕烯(hopene)Ⅱ新何帕烯(neohopene),新何帕二烯(neohopadiene)及羊齒二烯(fernadiene)。

    歸經(jīng)

    肺;肝;膀胱經(jīng)

    性味

    甘;微澀;苦;平;微寒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痢疾;黃疸;小便淋澀;癰腫;瘰疬;燙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可用至6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陜西中草藥》: 治淋癥:鐵絲七、金刷把各二錢,木通一錢,參葉子五分。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用烏腳槍全草干者1兩,或鮮者2兩,加豬肉2.5兩(十兩制),同煮爛,去渣,將藥汁連同吃,每日一劑。一般服用2-3星期后出現(xiàn)療效,少數(shù)病例服5-6日后即見效果。治療15例,未經(jīng)其他方法治療者7例,經(jīng)服烏腳槍后6例痊愈,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顯著縮小者1例;曾經(jīng)使用鏈霉素等抗癆藥物及其他中、西藥治療者8例,經(jīng)服烏腳槍后,其中6例痊愈,2例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顯著縮小。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翅衛(wèi)矛拼音注音Chì Wèi Máo別名約哦(藏名)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來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栓翅衛(wèi)矛的枝皮。7~8月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緣及河岸灌叢中。分布河南、陜西、甘肅、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高約4米。枝近四棱......
  • 拼音注音Chì Zǐ Mù來源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翅子樹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1780m的山坡上。資源分......
  • 拼音注音Chì Guǒ Tánɡ Sōnɡ Cǎo別名貓爪子(《吉林中草藥》),紅蓮(藏名)。出處《吉林中草藥》來源為毛良種植物翅果唐松草的全草或根及根莖。秋季采挖根及根莖,去泥砂,曬干;夏季采全草,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緣、林間草地及河岸灌......
  • 別名多翅果、野甘草、逗屁股果、奶漿果、大對節(jié)生來源蘿藦科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am (Wight) K. Schum.,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廣西、貴州、云南。性味甘、苦,辛。注意服藥期間,忌服糖。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止咳,調(diào)......
  • 拼音注音Chì Bǐnɡ Liǎo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滇拳參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sinomontanum Sam.[P.bistorta auct.non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間采收,晾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