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逢人打、扁草子
豆科山綠豆屬植物山螞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DC.,以根及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曬干。
苦,平。
祛風活絡(luò),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痛,乳腺炎,毒蛇咬傷。
3~5錢。
為豆科植物山螞蝗的全草。
生長于山地草坡或林邊。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小灌木,高達1米。莖基部直徑2.5毫米,有棱角。3出復葉,頂端小葉片橢圓狀菱形,先端短漸尖,鈍,基部楔形,無毛;長約4.5~8厘米,闊約2.1~3.5厘米,側(cè)生小葉較小,呈斜長橢圓形;葉柄長4~7厘米;托葉披針狀鉆形,長5毫米?;ㄐ蝽斏?,圓錐狀,長達30厘米,腋生者總狀;花梗長3~5毫米;花小,粉紅色,長3.5毫米;萼長1.5毫米,萼齒短;花冠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翼瓣貼生于龍骨瓣;雄蕊10;雌蕊1。莢果通常具2節(jié),背部彎,節(jié)深裂達腹縫線,上面截形,基部楔形,長6毫米,闊3.5毫米,表面密被帶鉤小毛;果柄長3~4毫米?;ㄆ?~9月。
葉含山柰甙。
祛風濕,散瘀,消腫。治哮喘,風濕痛,崩中帶下,乳癰,跌打損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哮。"
②《湖南藥物志》:"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痛,乳癰潰爛,食物中毒。"
③江西《草藥手冊》:"去瘀止血,消腫止痛。治崩中帶下,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①治疳疾:山馬蝗四錢,狼把草二錢,羊角豆全草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麻疹:山馬蝗一錢五分,野高粱二錢,黃荊條二錢,野油麻一錢五分,地胡椒二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逢人打、扁草子
來源豆科山綠豆屬植物山螞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DC.,以根及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曬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luò),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痛,乳腺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山螞蝗拼音注音Shān Mǎ Huánɡ來源為豆科植物山螞蝗的全草。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地草坡或林邊。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小灌木,高達1米。莖基部直徑2.5毫米,有棱角。3出復葉,頂端小葉片橢圓狀菱形,先端短漸尖,鈍,基部楔形,無毛;長約4.5~8厘米,闊約2.1~3.5厘米,側(cè)生小葉較小,呈斜長橢圓形;葉柄長4~7厘米;托葉披針狀鉆形,長5毫米?;ㄐ蝽斏?,圓錐狀,長達30厘米,腋生者總狀;花梗長3~5毫米;花小,粉紅色,長3.5毫米;萼長1.5毫米,萼齒短;花冠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翼瓣貼生于龍骨瓣;雄蕊10;雌蕊1。莢果通常具2節(jié),背部彎,節(jié)深裂達腹縫線,上面截形,基部楔形,長6毫米,闊3.5毫米,表面密被帶鉤小毛;果柄長3~4毫米?;ㄆ?~9月。
化學成分葉含山柰甙。
功能主治祛風濕,散瘀,消腫。治哮喘,風濕痛,崩中帶下,乳癰,跌打損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哮。"
②《湖南藥物志》:"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痛,乳癰潰爛,食物中毒。"
③江西《草藥手冊》:"去瘀止血,消腫止痛。治崩中帶下,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復方①治疳疾:山馬蝗四錢,狼把草二錢,羊角豆全草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麻疹:山馬蝗一錢五分,野高粱二錢,黃荊條二錢,野油麻一錢五分,地胡椒二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