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青杠膏

    《中藥大辭典》:青杠膏拼音注音Qīnɡ Gànɡ Gāo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殼斗科植物高山櫟葉煎煮成的膏。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雜樹林中。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喬木,高達(dá)30米。生于開曠山頂時(shí)常呈灌木狀;幼枝有銹色柔毛。單葉互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3~8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圓形或鈍,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全緣或有齒狀鋸齒,幼時(shí)有銹色柔毛,老后僅下面除中脈外有蠟質(zhì)銹色細(xì)絨毛,側(cè)脈6~8對(duì);葉柄短?;ù菩弁辏恍刍ㄐ?yàn)橄麓沟娜彳杌ㄐ?;雌?~2朵,簇生于葉腋。果1~3枚生于長0.5~1厘米的總梗上;殼斗盤形,包圍堅(jiān)果基部,內(nèi)面密生絨毛;苞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鈍頭,頂端與殼斗分離,開展;堅(jiān)果當(dāng)年成熟,球形,直徑約2.5厘米,具短尖,無毛。

    性味

    苦澀,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寒熱夾雜之瀉痢,腸炎及哮喘。種子亦可入藥,功用相同。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開水調(diào),3~5分。

    制法

    取葉投入沸水中,煮30~45分鐘,取出,再取新葉如上法,至沸水成粘糊狀,沉淀濃縮成膏,備用。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青杠膏拼音注音Qīnɡ Gànɡ Gāo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高山櫟之葉煎煮成的濃縮膏。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葉。取葉投入沸水中,煮30-45min,再取新葉如上法,至沸水成粘糊狀,沉淀濃縮成膏。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600-4300m的山坡雜樹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喬木,高達(dá)30m,有時(shí)呈灌木狀。幼枝被微毛;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2cm,寬1.5-6cm,先端圓鈍,基部淺心形,全緣或具短齒,上面無毛或疏被星狀毛,下面被棕色粉狀物或星狀毛,老后僅下面除中脈外有蠟質(zhì)銹色細(xì)絨毛,有時(shí)脫凈,側(cè)脈8-14對(duì)?;▎涡?,雌雄同株,雄花序?yàn)橄麓谷|荑花序,長3-6cm,除花軸被灰褐色長毛外均無毛;雌花1-2朵,簇生于葉腋。果1-3枚生于長0.5-1cm的總梗上,果序長2-7cm,軸無毛。殼斗淺杯形或碟形,包果基部,直徑1.5-2.5cm,高5-8mm,小苞片披針形,長2-3mm,被灰白色短絨毛,先端褐色;堅(jiān)果近球形,直徑約2.5cm,高2-3cm,無毛或近頂部微被毛,有時(shí)帶紫黑色。果當(dāng)年成熟。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棕黑色的粘稠浸膏。氣微,味苦、澀。

    性味

    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泄瀉;痢疾;哮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1-1.5g,開水調(diào)分。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云花根拼音注音Bái Yún Huā Gēn別名法羅海、滇獨(dú)活、毛爪參、香白芷[云南]來源為傘形科牛尾獨(dú)活屬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epula Franch.的根。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辛、溫。功能主......
  • 拼音注音Bái Xiān Máo別名細(xì)葉刺參、刺參來源藥材基源:為川續(xù)科植物大花刺參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orina nepalensis D.Don var.delavayi(Franch.)C.H.Hsing[M.delavayi......
  • 《中藥大辭典》:白側(cè)耳拼音注音Bái Cè ěr別名白耳菜、叫天雞(《貴州民間方藥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藥資源名錄》),蒼耳七,金錢燈塔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白須草的帶根全草。全年可采。......
  • 《中藥大辭典》:白僵蠶拼音注音Bái Jiānɡ Cán別名僵蠶(《千金方》),天蟲(《藥材資料匯編》),僵蟲(《河北藥材》)。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蟲。收集病死的僵蠶,倒入石灰中拌勻,吸去水分,曬......
  • 《中藥大辭典》:白克馬葉拼音注音Bái Kè Mǎ Yè出處《貴州民間藥物》來源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葉。夏、秋采收。生境分布多生于山中陽坡雜林中。分布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垂珠花,又名: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