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馬瓞兒

    拼音注音Mǎ Dié ér別名

    老鼠擔(dān)冬瓜(《生草藥性備要》),野苦瓜、扣子草(《植物名實(shí)圖考》),老鼠拉冬瓜、老鼠拉金瓜(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出處

    《救荒本草》

    來源

    為葫蘆科植物馬瓞兒全草。

    生境分布

    常纏繞于荒地灌木上。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柔弱草質(zhì)藤本,長(zhǎng)1~2米.塊根薯狀。莖有柔毛或光滑,有不分枝的卷須。葉三角狀卵形,長(zhǎng)3~8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戟形,邊近全緣或有不規(guī)則的鈍鋸齒狀或稍分裂,膜質(zhì),兩面均粗糙,有白色小斑點(diǎn);葉柄較葉耳為短。花單性,雌雄同株,白色;雄花單生或數(shù)個(gè)聚生于葉腋,有細(xì)長(zhǎng)柄,萼管短,萼齒5枚,小,花冠5深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雄蕊3,花藥分離;雌花單生,與雄花同出于葉腋,有柄較長(zhǎng),花萼、花冠同雄花,子房矩圓形,花柱3枚。果實(shí)卵形或橢圓形,長(zhǎng)1.2~2厘米;種子扁平,有強(qiáng)邊緣。花期7~8月。果期9月。

    性味

    《廣東中藥》:"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

    ①《植物名實(shí)圖考》:"治魚口便毒,為洗藥。"

    ②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消腫拔毒,除痰散結(jié),清肝利水。治癰瘡癤腫,皮膚濕疹,咽喉腫痛,腮腺炎,尿路感染、結(jié)石,急性結(jié)膜炎,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2兩。外用:煎水洗。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 Guǒ別名烏飯子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西南越橘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Vaccinium laetum Diels[V.mandarinorum Dielsvar.laetum(Diels)Metc......
  • 《中藥大辭典》:飽飯花枝葉拼音注音Bǎo Fàn Huā Zhī Yè出處《四川常用中草藥》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小葉珍珠花的枝葉。全年可采。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治偏頭痛。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3~5錢。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飽飯花枝葉......
  • 《全國中草藥匯編》:駁骨丹拼音注音Bó Gǔ Dān別名小駁骨、細(xì)葉駁骨蘭、臭黃藤來源為爵床科裹籬樵屬植物裹籬樵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Justicia gendarussa L. F.]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洗......
  • 《中藥大辭典》:駁骨草拼音注音Bó Gǔ Cǎo別名小功勞(《云南中草藥選》)出處《廣西藥植名錄》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花葉九節(jié)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雜木林中陰濕處,及山坡下部。分布云南、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矮小常綠灌木,......
  • 《中藥大辭典》:鲃魚拼音注音Bà Yú出處姚可成《食物本草》來源為鯉科動(dòng)物鋸倒刺鲃的肉。生境分布生活于江河的上游,棲息于亂石間隙和深水石洞處。食物主要為腐敗的植物碎片和絲狀藻類。產(chǎn)卵期約在4月間。分布云南元江流域、西江上游及海南。原形態(tài)鋸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