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海豘魚

    拼音注音Hǎi Tún Yú別名

    海狶(《臨海異物志》)。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海豚科動(dòng)物海豚皮下脂肪

    生境分布

    群棲于海中,性很活潑。我國東海、南海一帶均有。

    原形態(tài)

    海豚(《綱目》)

    體長2~2.4米,肥滿呈圓錐形。頭部較小,吻長而突出,如喙?fàn)?,嘴與額交界處有V字形溝線相隔。上下頜各有齒94~100枚,齒末端尖銳,稍向后曲。耳孔極小。鼻孔1個(gè),生于頭頂部,邊緣有瓣?duì)钅?,能自?dòng)開合。眼小,有黑圈。背部中央有脊鰭,前肢鰭狀,形尖而狹;無后吱。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葉,成半月形鰭狀。頭部和軀體背面及兩側(cè)呈蒼黑色,腹部白色。

    化學(xué)成分

    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質(zhì)23.5%,脂肪1.5%,灰分1.8%。肉中的肌紅蛋白的N端氨基酸為甘氨酸。按含鐵率計(jì)算分子量為185560。

    脂肪因身體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質(zhì)及組成也不相同。油脂的特點(diǎn)在于含異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異戊酸甘油酯則不存在。其總脂肪酸組成如下:飽和脂酸-異戊酸:皮下脂肪3.2,頭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頭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頭部脂肪12.5;棕櫚酸:皮下脂肪8.6,頭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頭部脂肪0.4。不飽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頭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頭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頭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頭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頭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級醇2~3%,與脂肪酸化合成酯。

    無論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維生素A含率都足與鱈魚肝油相匹敵。

    性味

    《本草拾遺》:"味咸,無毒。"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遺》:"肉,主瘴瘧,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惡瘡、疥癬、痔瘺。"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刺桐葉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桐的葉片。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積,蛔蟲癥。用法用量研末開水沖服,0.8~1錢。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刺桐葉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別名......
  • 拼音注音Cì Tónɡ Huā別名鸚哥花(《天中記》)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功能主治《本草圖經(jīng)》:“主金瘡,止血?!坝梅ㄓ昧客庥茫貉心┓蟆U洝吨兴幋筠o典》......
  • 《中藥大辭典》:刺梨拼音注音Cì Lí?jiǎng)e名茨梨(《分類草藥性》),文先果(《四川中藥志》),團(tuán)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藥》)。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實(shí)。生境分布生長于中山及低山地區(qū)的溝旁、路邊或灌木林旁。分布江蘇、湖北、四川、......
  • 《中藥大辭典》:刺梨葉拼音注音Cì Lí Yè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葉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療疥,癰,金瘡?!阿凇顿F陽民間藥草》:“治小兒熱瘡,搗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調(diào)敷。亦可煎服?!罢洝吨兴幋筠o典》《中華本......
  • 拼音注音Cì Lí Zǐ別名文光果、刺檳榔果、木梨子、繅絲花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藥。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曬干或鮮用。性味酸、澀,平。功能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斂止瀉。用于食積腹脹,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