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化香樹果

    《中藥大辭典》:化香樹果拼音注音Huà Xiānɡ Shù Guǒ別名

    化香樹球(《植物名實圖考》)。

    出處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胡桃科植物化香樹果序

    性味

    辛,溫。

    ①江西《草藥手冊》:"辛,溫。"

    ②《常用中草藥配方》:"辛,平。"

    功能主治

    順氣祛風,消腫止痛,燥濕殺蟲。治內傷胸脹、腹痛,筋骨疼痛,癰腫,濕瘡,疥癬。

    ①《植物名實圖考》:"順氣,散痰。"

    ②《湖南藥物志》:"順氣,祛風,化痰,消腫,止痛,燥濕,殺蟲。治莊痛,風毒,瘡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復方

    ①治內傷胸脹,腹痛及筋骨疼痛:化香樹干果序五至六錢,加山查根等量,煎汁沖燒酒,早、晚空腹服。(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牙痛:化香樹果數枚,水煎含服。(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腳生濕瘡:化香樹果序和鹽研末搽。

    ④治癬疥:化香樹果序煎水洗。

    ⑤治小兒頭瘡:化香樹果序、楓樹球、硫黃。共研末,茶抽調搽。(③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⑥消腫藥膏(一般外科使用):化香樹果十斤,桉樹葉五斤,鴨兒芹五斤,白葉野桐葉五斤,煎汁,熬縮成膏,凈重二斤,再用凡士林配成10%軟膏備用。(《常用中草藥配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化香樹果拼音注音Huà Xiānɡ Shù Guǒ別名

    化香樹球、化香果

    出處

    出自《湖南藥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桃科植物化香樹的果序。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P.sinensis Mottet]2. Platycarya longipes Wu.[P.kwangtungen-sis Chun]

    采收和儲藏:秋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600-1300m的向陽山坡雜木林中,在低山丘陵次生林中為常見樹種。

    2.生于海拔450-800m的向陽山坡及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華東及陜西南部、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1.落葉小喬木,高2-6m。樹皮灰褐色,不規(guī)則縱裂;枝條暗褐色,有小皮孔;冬季被芽鱗,髓部實心。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15-30cm,小葉7-23枚,無柄,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薄革質,長4-11cm,寬1.5-3.5cm,不等邊,稍呈鐮狀彎曲,基部近圓形,一邊略偏斜,先端長漸尖,邊緣有重鋸齒?;▎涡曰騼尚裕菩弁辏粌尚曰ㄐ蚝托刍ㄐ蛑谛≈敹嘶蛉~腋,排列成傘房狀花序束,中央的一條常為兩性花序,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下;位于兩性花序的四周為雄花序,通常3-8條;雄花苞片闊卵形,頂端漸尖,向外彎曲,無小苞片及花被,有雄蕊6-8,花絲長短不等;雌花序球狀卵形或長圓形,雌花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硬而不外曲,無小苞片,有花被片2,貼生于子房兩側,與子房一起增大。果序球果狀,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圓柱形,長2.5-5cm,直徑2-3cm,包片宿存,大質,褐色;小堅果扁平,兩側具狹翅。種子卵形,種皮膜質?;ㄆ?-6月,果期7-10月。

    2.圓果化香樹與化香樹的區(qū)別在于:葉總柄與葉軸近等長成較長;小葉3-5(-7)片;果序球狀,直徑1.2-2cm?;ㄆ?月,果期6-7月。

    性味

    辛;性溫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氣;止痛;殺蟲止癢。主內傷胸脹;腹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癰腫;濕瘡;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順氣,散痰。

    2.《湖南藥物志》:順氣,祛風,化痰,消腫,止痛,燥濕,殺蟲。治疰痛,風毒,瘡腫。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耿馬鉤藤、雙鉤藤、無柄果鉤藤、雙鉤來源茜草科白鉤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以帶鉤的藤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熱平肝,活血通經。用于頭痛眩暈,感冒夾驚,驚癇抽搐,妊娠子癇;......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鈴子別名一面鑼、小一面鑼來源蘭科白鈴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塊莖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紅崩,淋病,白濁,白帶。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白鈴子拼音注音Bái L......
  • 《中國藥典》:白附子拼音注音Bái Fù Zǐ別名禹白附子、獨角蓮、獨腳蓮、牛奶白附、雞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降丹拼音注音Bái Jiànɡ Dān來源學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與其它藥物加工制成。注意有毒。不供內服。功能主治殺蟲。外治癰疽發(fā)背一切疔毒。用法用量2~6厘。備注原......
  • 拼音注音Bái Yǐnɡ Tái Cǎo來源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白穎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lla Wahlb.var.rigescens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