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汪穎《食物本草》
為禾本科植物筀竹的苗。
生于山地或平原。分布臺(tái)灣。
筀竹(《唐本草》),又名:桂竹(《本草圖經(jīng)》)。
稈直立,高10~20米,直徑3~8厘米,綠色,幼時(shí)被以白色蠟粉。籜鞘棕紫色,有淡紫黑色之斑點(diǎn)及斑紋,并覆有白色蠟粉;籜耳及鞘口均無縫毛;籜舌高2毫米,背面具微毛;籜葉狹長,呈帶狀,長2~8厘米,寬3.5~8毫米,先端漸尖。枝條在稈下部及最上部均為每節(jié)1枝,中部則為2~3枝。小枝有葉3~5枚;葉鞘縫毛發(fā)達(dá);葉舌背部被微毛;葉片披針形,長8~17厘米,寬10~23毫米,先端漸尖,基部作楔形收縮,葉背中脈上具毛茸,尤以近基部處為甚,葉緣具細(xì)鋸齒而粗糙?;ㄖ呷~,小穗?yún)查L約5厘米,著生枝端;佛焰苞橢圓形,長約2厘米,外面具毛,邊緣生微毛,先端具1枚針形而長約1厘米之縮小葉;小穗含花2~3朵,長約3厘米,中部花成熟,穎1枚;外稃先端銳尖;內(nèi)稃較外稃稍短,先端具2裂;雄蕊3,花絲伸出花外而下垂,花藥黃色,線狀,長9~10毫米;子房卵狀平滑,具短柄,花柱1,柱頭1或2枚?;ㄆ?~5月。筍期3~5月。
含戊聚糖、木質(zhì)素、半纖維素、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及大量阿拉伯糖。
《綱目》:"甘,寒。"
汪穎《食物本草》:"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有發(fā)生之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汪穎《食物本草》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筀竹的苗。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平原。分布臺(tái)灣。
原形態(tài)筀竹(《唐本草》),又名:桂竹(《本草圖經(jīng)》)。
稈直立,高10~20米,直徑3~8厘米,綠色,幼時(shí)被以白色蠟粉。籜鞘棕紫色,有淡紫黑色之斑點(diǎn)及斑紋,并覆有白色蠟粉;籜耳及鞘口均無縫毛;籜舌高2毫米,背面具微毛;籜葉狹長,呈帶狀,長2~8厘米,寬3.5~8毫米,先端漸尖。枝條在稈下部及最上部均為每節(jié)1枝,中部則為2~3枝。小枝有葉3~5枚;葉鞘縫毛發(fā)達(dá);葉舌背部被微毛;葉片披針形,長8~17厘米,寬10~23毫米,先端漸尖,基部作楔形收縮,葉背中脈上具毛茸,尤以近基部處為甚,葉緣具細(xì)鋸齒而粗糙?;ㄖ呷~,小穗?yún)查L約5厘米,著生枝端;佛焰苞橢圓形,長約2厘米,外面具毛,邊緣生微毛,先端具1枚針形而長約1厘米之縮小葉;小穗含花2~3朵,長約3厘米,中部花成熟,穎1枚;外稃先端銳尖;內(nèi)稃較外稃稍短,先端具2裂;雄蕊3,花絲伸出花外而下垂,花藥黃色,線狀,長9~10毫米;子房卵狀平滑,具短柄,花柱1,柱頭1或2枚?;ㄆ?~5月。筍期3~5月。
化學(xué)成分含戊聚糖、木質(zhì)素、半纖維素、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及大量阿拉伯糖。
性味《綱目》:"甘,寒。"
功能主治汪穎《食物本草》:"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有發(fā)生之義。"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