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狗舌草

    《全國中草藥匯編》:狗舌草拼音注音Gǒu Shé Cǎo別名

    狗舌頭草、白火丹草、銅交杯、糯米青、銅盤一枝香

    來源

    菊科千里光屬植物狗舌草Senecio kirilowii Turcz.,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

    苦、微甘,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用于肺膿瘍,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白血病,口腔炎,癤腫。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狗舌草拼音注音Gǒu Shé Cǎo別名

    狗舌頭草、白火丹草、銅交杯、糯米青、銅盤一枝香(《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菊科植物狗舌草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塘邊、路邊濕地。分布東北以至華東、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多數(shù),細(xì)索狀。莖單一,直立,高20~65厘米,草質(zhì),有疏密不等的白色絨毛?;咳~蓮座狀,具短柄,橢圓形或近乎匙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邊緣具淺齒或近乎全緣,兩面均有白色絨毛,花后通常不雕落;中部葉卵狀橢圓形,無柄,基部半抱莖;頂端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長尖,基部抱莖。頭狀花序3~9枚,成傘房狀或假傘形排列;總苞筒狀,苞片線狀披針形,長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和背部有白色毛,邊緣膜質(zhì);總苞基部無小苞;邊緣舌狀花,黃色,雌性,舌片長10毫米,寬4~5毫米,先端2~3齒裂;中央管狀花,黃色,兩性,長約3毫米,先端5齒裂。瘦果橢圓形,長約4毫米,兩端截形,有縱棱與細(xì)毛;冠毛白色,長約7毫米?;ㄆ?~5月。

    藥理作用

    體外試驗,狗舌草3克(生藥)/毫升對白血病細(xì)胞有抑制作用(美藍(lán)法)。本屬植物中多含有吡咯哩唏定類生物堿(參見"大白頂草"),對肝臟有毒,有抗腫瘤作用,亦有報告或研究其致肝癌作用者。從歐狗舌草中提出的狗舌草堿,因其化學(xué)結(jié)構(gòu)中的Necine為飽和者,即1,2位置上無雙鍵,對肝臟無毒,而有阿托品樣作用,但效力較阿托品弱20~30倍;對中樞有抑制作用,能增強(qiáng)小劑量硫酸鎂之中樞抑制作用;并能降壓,其作用原理可能亦為中樞性。

    性味

    ①《唐本草》:"苦,寒,有小毒。"

    ②《履巉巖本草》:"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殺蟲。治肺膿瘍,腎炎水腫,癤腫,疥瘡。

    ①《唐本草》:"主疥、瘙瘡,殺小蟲。"

    ②《履巉巖本草》:"治髭癰,收瘡口。為細(xì)末,用少許貼患處。"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解毒,利水,活血消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撒或搗敷。

    復(fù)方

    ①治肺膿瘍:狗舌草、金錦香各五錢。加燒酒半斤,密閉,隔水燉服,每天一劑,痊愈為止。

    ②治腎炎水腫:鮮狗舌草二至三株,搗爛,以酒杯覆敷臍部,每天四至六小時。

    ③治癤腫:狗舌草三至五錢。水煎服。(選方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狗舌草拼音注音Gǒu Shé Cǎo別名

    狗舌頭草、白火丹草、銅交杯、糯米青、銅盤一枝香、九葉草、澤小車

    英文名Kirilow Groundsel Herb出處

    出自《唐本草》。

    1.《唐本草》:狗舌草,葉似車前,無紋理,抽莖,花黃白,細(xì)。叢生渠塹濕地。

    2.《開寶本草》:別本注云,疥瘙風(fēng)瘡,并皆有蟲,狗舌草為末和涂之即瘥。四月、五月采莖,暴干。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狗舌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necio kirilowii Turcz. [Senecio campestris (Retz.) DC.]

    采收和儲藏:春、夏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及塘邊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西南。

    原形態(tài)

    狗舌草 多年生草本,高20-65cm。根多數(shù),細(xì)索狀。莖直立,單一,有疏密不等的白色絨毛?;~稍呈蓮座叢狀,花后不凋落,有短柄;葉片橢圓形或近似匙形,長5-10cm,寬1.5-2.5cm,邊緣有淺齒或近乎全緣,兩面均有白色絨毛;莖生葉無柄,卵狀橢圓形,基部半抱莖;上部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基部抱莖,葉形似狗舌。頭狀花序,數(shù)個在莖頂端排列成傘房狀,花黃色;總苞筒狀,長約8mm,直徑達(dá)11mm;花梗1.5-5cm;總苞片1層,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背面被蛛絲狀毛,邊緣膜質(zhì);舌狀花1層,長圓形;筒狀花多數(shù)。瘦果,圓柱形,有縱肋,被密毛,冠毛白色。

    藥理作用

    體外試驗,狗舌草3g(生藥)/ml對白血病細(xì)胞有抑制作用(美藍(lán)法)。本屬植物中多含有吡咯哩唏定類生物堿(參見大白頂草),對肝臟有毒,有抗腫瘤作用,亦有報告或研究其致肝癌作用者。從歐狗舌草(Senecio platyphyllus DC.)中提出的狗舌草堿(Platyphilline),因其化學(xué)結(jié)構(gòu)中的Necine為飽和者,即1,2位置上無雙鍵,對肝臟無毒,而有阿托品樣作用,但效力較阿托品弱20-30倍;對中樞有抑制作用,能增強(qiáng)小劑量硫酸鎂之中樞抑制作用;并能降壓,其作用原理可能亦為中樞性。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殺蟲。主腫膿瘍癤腫;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口腔炎;跌打損傷;濕疹;疥瘡;陰道滴蟲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疥、瘙瘡,殺小蟲。

    2.《履巉巖本草》:治癤癰,收瘡口。為細(xì)末,用少許貼患處。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解毒,利水,活血消腫。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矮腳羅傘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別名雪下紅、珊瑚珠(《花鏡》),短腳三郎(《植物名實(shí)圖考》),小羅傘(《陸川本草》),矮茶風(fēng)、毛莖紫金牛(《四川中藥志》),九節(jié)龍、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藥》)。出處《陸川本草......
  • 《中藥大辭典》:矮腳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別名魚膽草、苦艾、勁直假蓬(《云南中草藥選》),金龍膽草(《四川中草藥通訊》)。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 《中藥大辭典》:矮腳龍膽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龍膽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草叢中。分布云南、廣東等地。原形態(tài)小龍膽草:矮小草本,高約4厘米。莖單生或數(shù)......
  • 別名圓葉豆瓣草、坐鎮(zhèn)草來源蕁麻科矮莖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 Hook. et Arn.,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遼寧、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性味辛,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止痛。主治跌......
  • 《全國中草藥匯編》:矮莖朱砂根拼音注音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別名血黨、矮八爪金龍、九管血、開喉箭來源紫金??谱辖鹋僦参锇o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以根入藥。秋冬采挖,洗凈曬干。性味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