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臭梧桐子

    《中藥大辭典》:臭梧桐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處

    《嶺南采藥錄》

    來源

    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果實帶宿萼的果實。

    功能主治

    《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濕,平喘。"

    用法用量

    內(nèi)臟:煎湯,3~5錢。外用:敷貼。

    復方

    ①治氣喘及風濕痛:臭梧桐花(帶宿萼的果實)三至五錢。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搗爛,和灰面、胡椒末共煎餅,貼在腮邊。(《嶺南采藥錄》)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臭梧桐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Zǐ別名

    鳳眼子、矮桐子、巖桐子

    英文名Fruit of Harlequin Glorybower出處

    出自《嶺南采藥錄》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果實或帶宿萼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采收和儲藏:9-10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海州常山,灌木或小喬木,高1.5-10m。幼枝、葉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黃褐色柔毛或近無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黃色薄片橫隔。單葉對生;葉柄長2-8cm;葉片紙質(zhì),寬卵形、卵形、卵狀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17cm,寬5-14cm,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緣或具波狀齒,兩面疏生短毛或近無毛;側(cè)脈3-5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腑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長8-18cm,花序梗長3-6cm,具橢圓形葉狀苞片,早落;花萼幼時綠白色,后紫紅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帶粉紅色,花冠管細,先端5裂,裂片長橢圓形;雄蕊4,與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徑6-8mm,包于增大的宿萼內(nèi),熟時藍紫色?;?、果期6-11月。

    歸經(jīng)

    肺;肝經(jīng)

    性味

    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平喘。主風濕痹痛;牙痛;氣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復方

    ①治氣喘及風濕痛:臭梧桐花(帶宿萼的果實)三至五錢。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搗爛,和灰面、胡椒末共煎講,貼花腮邊。(《嶺南采藥錄》)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Dì Zǐ Wǎn別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白葉不翻、小一支箭、白頭翁(《云南中草藥選》)。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鉤毛大丁草的根。秋、冬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邊、草叢中。原......
  • 《中藥大辭典》:白堊拼音注音Bái è別名白涂(《說文》),白善土(《別錄》),白土子(《本草衍義》),畫粉(《綱目》)。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沉積巖類巖石白堊的塊狀物或粉末。原形態(tài)由方解石質(zhì)點和有孔蟲,軟體動物和球菌類的方解石質(zhì)碎屑組成。為白......
  • 拼音注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別名豬鬃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白堊鐵線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
  • 《中國藥典》:白頭翁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別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 《中藥大辭典》:白頭翁花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處《綱目》來源為毛莨科植物白頭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綱目》:“治瘧疾寒熱,白禿頭瘡。“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外用:研末調(diào)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