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斑楮頭紅

    拼音注音Bān Chǔ Tóu Hónɡ來源

    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斑點(diǎn)楮頭紅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arcopyramis nepalensis Wall.var.maculata C.Y.Wu ex C.Chen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密林下陰濕的地方或溪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態(tài)

    直立草本,高10-30cm;莖四棱形,肉質(zhì)。葉對(duì)生;葉柄長(zhǎng)1.8-2.8cm,具狹翅;葉片膜質(zhì),廣卵形或卵形,長(zhǎng)5-10cm,寬2.5-4.5cm,邊緣具細(xì)鋸齒,3-5基出脈,葉面毛的基部具白色小圓斑點(diǎn)。聚傘花序生于分枝頂端,有花1-3朵,基部具2枚葉狀苞片;苞片卵形;花梗長(zhǎng)2-6mm,四棱形,棱上具狹翅;花萼長(zhǎng)約5mm,四棱形,裂片先端平截,具流蘇狀長(zhǎng)緣毛膜質(zhì)的盤;花瓣粉紅色,卵形,偏斜,另一側(cè)具小尖頭;雄蕊等長(zhǎng),花藥長(zhǎng)約花絲的1/2,藥隔基部下延成極短的距或微突起,距上彎;子房上端具膜質(zhì)冠,冠緣淺波狀,微4裂。蒴果杯形,具4棱,膜質(zhì)冠伸出萼1倍?;ㄆ?-10月,果期11-12月或翌年1月。

    性味

    味酸;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平肝。主肺熱咳嗽;眩暈;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巴豆殼拼音注音Bā Dòu Ké別名巴豆皮(《宣明論》)。出處《綱目》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皮。植物形態(tài)詳“巴豆“條。功能主治①《綱目》:“消積滯,止瀉痢?!阿凇侗静菰傩隆罚骸皻⑾x,敗毒。破瘰疬痰核?!皬?fù)方治瀉?。喊投蛊?、......
  • 《中藥大辭典》:巴豆樹根拼音注音Bā Dòu Shù Gēn別名大葉雙眼龍根、擋蛇劍、獨(dú)行千里(《嶺南草藥志》)。出處《綱目》來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莖,植物形態(tài)詳“巴豆“條。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辛,......
  • 《中藥大辭典》:巴豆油拼音注音Bā Dòu Yóu出處《綱目》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種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態(tài)詳“巴豆“條。性狀為黃色或黃褐色液體,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螢光。有辛灼的香氣。性味辛,熱,有毒。功能主治①《綱目》:“治中風(fēng)痰厥,氣厥......
  • 拼音注音Bā Dòu Shuānɡ英文名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來源本品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性狀本品為粒度均勻、疏松的淡黃色粉末,顯油性。貯藏置陰涼干燥處。炮制取凈巴豆仁,照制霜法(附錄Ⅱ D)制霜,或取仁碾細(xì)后,......
  • 《中藥大辭典》:布朗耳蕨拼音注音Bù Lǎnɡ ěr Jué別名睬甲哈烏(藏名)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來源為鱗毛蕨種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8~9月采挖,切段,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寒林下陰濕地及巖石縫中。分布陜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