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溯源集》 動氣臆說

    作者: 錢潢

    動氣一證。皆見于臍之上下左右。故謂之臍間動氣。但仲景六經(jīng)證治中。全不吐露半字。而獨于叔和諸可與不可中見之。何也。想仲景氏本無此名。自叔和始創(chuàng)立其說耳。所謂動氣者。即仲景所謂心下悸。臍下悸臍旁悸是也。

    心下臍下。即臍上臍下也。臍旁。即臍之左右也。悸者。筑筑然跳動也。想叔和因之改名立義。則動氣二字。較之悸字似覺顯明易曉。然所嫌者。但有禁汗禁下。及誤汗誤下之變。而不明言其故。并不立治法。使后人臨癥束手。既不能闡明仲景之意。反沉埋仲景之法于幽暗之中。令后之學人。毫無罅縫可尋。是所謂非惟無益而又害之也。其可謂之立法善后乎。愚竊論之。仲景論中。如小建中湯心中悸而煩之治也。炙甘草湯脈結(jié)代而心動悸之治也。桂枝甘草湯發(fā)汗過多。叉手冒心而悸之治也。真武湯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發(fā)熱心下悸之治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fā)汗后。

    欲作奔豚。臍下悸之治也。凡此諸悸。皆太陽誤治之虛邪所致也。更有太陽病而小便利者。以里無熱邪故也。胃無熱邪而飲水過多。致水停心下而悸也。少陽一經(jīng)。有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已屬少陽而不可發(fā)汗矣。若發(fā)其汗。

    則邪氣入胃而譫語。此因胃不和則煩而悸。此誤汗之悸也。少陽中風。兩耳無聞。目赤胸滿而煩。在少陽已禁吐下。

    若吐下之。則悸而驚矣。此誤吐誤下之悸也。至于三陰。皆陰盛陽虛之悸。惟陽明一經(jīng)。皆實熱之癥。故獨無悸病。

    是以知動氣一證。皆屬虛邪。難于汗下。況初癥當汗之時。本絕無動氣者。病至動氣。為日已多。邪已在里。寧可更發(fā)其汗乎。惟舌苔黃黑干濃。胃脘至腹。按之尚痛者。雖在動氣之時。猶有可下之癥。然動之甚。而邪結(jié)膠固。

    形體瘦脫。元氣虛竭者。亦為不治。若癥不犯劇而可治者。雖至愈后。飲食漸增。形體漸復。尚有動氣未除者??梢娔殲槿酥佟D氈幸谎?。名曰神闕。上則水分建里三脘諸穴。為后天脾胃之所居。飲食變化之關(guān)隘。下則陰交石門關(guān)元氣海等穴。為先天真陽之所藏。升降呼吸之根源。左右則天樞二穴也。至真要大論云。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身半所謂天樞也。

    上勝而下病者。以地名之。下勝而上病者。以天名之。此皆所以辨天地陰陽勝復之氣。以及六氣屈復報氣者也。

    觀此。則臍之關(guān)系非細。其可令邪氣犯之。使臟氣受傷。致升降流行之氣。窒礙阻塞而至筑筑然跳動乎。然雖非輕癥。而亦非不治之癥。惟隨證之輕重以為輕重而已。如叔和諸可與不可中。其不可汗條下。有動氣在右。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愚謂病至動氣。

    為日不少。已屬虛邪在里。寧有發(fā)汗之理。所以發(fā)汗則虛陽上厥。故衄而且渴。心苦煩矣。而不知汗后亡陽。

    則胃陽虛損。中氣已寒。飲即吐水矣。當擬以水入即吐之治可也。又云。動氣在左。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愚謂此亦邪氣在里。而不必攻表。故汗之則徒傷衛(wèi)氣。真陽敗亡。而頭為之虛眩。

    衛(wèi)氣不密。而汗出不止矣。且無陽氣以柔養(yǎng)其筋脈。則陰寒遍體。而筋惕肉也。當擬以振振欲擗地。

    及誤服大青龍法酌治可耳。又云。動氣在上。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氣上沖。正在心端。蓋臍上雖屬天氣而為陽分。

    然其動氣已見。邪已入腑。豈宜誤汗。汗之則陽氣大虧。下焦之陰氣逆上而沖心矣??植豢勺魃暇幤錃馍蠜_之治。當如欲作奔豚之法。而或益之以溫經(jīng)之藥為宜。又云動氣在下。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無汗。心中太煩。骨節(jié)苦疼。目眩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前。愚謂動氣既在臍下。邪氣不惟在里。已入陰矣。萬無發(fā)汗之理。凡汗之出也。必藉陽氣鼓動。然后陰液外泄。邪既在陰。無陽氣以蒸動津液。故發(fā)汗則無汗也。心中煩而目暈。虛陽上奔也。骨節(jié)疼而惡寒。陽氣虛而陰寒盛也。食則反吐而不納谷者。胃中虛冷也。此皆誤汗亡陽之變也。其不可下條中。又有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nèi)竭。咽燥鼻干。頭眩心悸也。既無舌苔黃黑。又非胃脘繞臍硬痛。自無可下之理。果屬虛邪而妄下之。自然胃中之津液內(nèi)竭。虛火上炎。而咽燥鼻干頭眩心悸也。又云。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nèi)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若動氣在左。皆屬少陽厥陰本無實邪。下之則胃中陽氣傷敗。寒在中焦。所以腹內(nèi)拘急。食不能下。而動氣更劇也。

    此時雖有虛陽浮散于外而身熱。其臥則如少陰之狀而欲蜷臥矣。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若動氣在上。則近于胃。如舌苔黃濃。胃脘繞臍硬痛而下之可也。倘胃中空虛而下之。四肢為諸陽之本。而實稟氣于胃。所以脾主四肢。誤下則胃陽傷敗。

    故虛陽暴厥。而掌握中熱煩也。四肢雖熱厥。而身上反浮冷矣。孤陽欲絕。而熱汗自泄。欲得冷水自灌洗也。

    此所謂真寒假熱。陽虛暴脫之變。人但知誤汗可以亡陽。而不知誤下之亡陽尤甚也。又云。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谷。心下痞也。動氣既在臍下。已屬三陰部分。又誤下之。則胃陽大損。

    脾臟虛寒。故腹脹滿。元氣虛甚。卒起而頭眩眼花也。凡三陰下利清谷。皆以四逆湯主治。此因誤下大傷陽氣所致。然虛痞條中。仲景原云。此非結(jié)熱。但以胃中虛??蜌馍夏妗9适褂惨?。此八條。乃動氣誤汗誤下之變癥。未知果出之前哲?;蚴搴椭芤姟=窆脧钠湔f而強解之。未知然否也。至于脈濡而弱。弱反在關(guān)。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等語。其究歸于陽氣不足。厥而且寒。為陰經(jīng)誤汗之變。何不直言濡弱微澀之陰脈。而多此四個反字。更多在關(guān)在巔。在上在下等隱怪之語。且?guī)p字之義。殊屬難解。不知以頭之巔頂為巔為上乎。抑以脈之上候為巔乎?;蛞源缈跒閹p為上乎。此種秘語。豈可作訓后之詞。后復有其形相像根本異源。食則反吐。谷不得前。及口雖欲言。舌不得前。又有舌萎聲不得前。及遲欲從后救安可復追還等語。

    詞義鄙俚。文理紕謬。絕非長沙口角。故皆棄而不錄。讀者鑒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 作者:
    宋慈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俞弁
  •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作者:
    魏之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