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補(bǔ)虛治小腸

    作者: 朱梓

    (附論)夫腎與膀胱俱虛。其氣盛有余。則病小腸痼。二經(jīng)俱虛。則寒邪乘之。久而不愈。傳為小腸

    香子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小腸虛寒。撮痛。

    香子(炒)蜀椒(去目合口者炒取紅)附子(炮裂去皮臍)巴戟(去心)木香青桔皮(餅炙)干蝎(黃(舶上者蜜杵

    葫蘆巴散

    (出圣濟(jì)總錄一名補(bǔ)骨脂丸)

    治腎臟虛憊。腰膝痛。小腸膀胱等氣

    沖。

    內(nèi)固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下元虛冷。臍撮痛。及小腸氣疼。

    丹砂(研一兩)砂(水飛研一分)香子(炒)芫花(醋化煮炒焦黃色)玄胡索(研)海沒藥(如桐子

    楝實(shí)散治小腸撮痛。

    楝實(shí)(銼炒)莪術(shù)(煨銼)三棱(煨銼)芎補(bǔ)骨脂(炒)菟絲子(酒浸另搗各半兩)木服二錢許

    香附子丸治積年傷憊。小腸久冷及氣。

    附子(炮去皮臍)桂(去皮)葫蘆巴馬藺花(炒)香子(炒)青皮(去白焙)楝實(shí)(取桐子大。

    木香丸治下元虛冷。臍腹撮疼。及膀胱小腸氣痛。

    木香(半兩)干蝎(去土炒)阿魏(醋化面作餅炙各一兩)香子(炒)天麻(酒浸切焙)每服一丸

    玉蕊丸治元陽虛憊。臍腹冷疼。面黃肌瘦。多困少力。腰膝酸疼。飲食減少。膀

    胱小腸氣木香(三分)茴香子(炒)蝎梢(各半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白礬(燒令汁枯一分)陽每服二十撮

    吳茱萸散治小腸虛冷氣痞。腹如刀刺?;蚶@臍結(jié)痛冷汗。宜服。

    吳茱萸(一分湯泡焙干微炒)濃樸(半兩去皮涂姜汁炙)芎(半兩)干姜(半兩炮銼)附去滓

    鹿茸丸治小腸虛冷。小便數(shù)多。

    鹿茸(一兩去毛酥炙微黃)白龍骨(一兩燒過)桑螵蛸(三分微炒)附子(一兩半泡去皮空心。

    鹽湯

    芍藥湯治小腸虛冷。時(shí)發(fā)搐痛。不思飲食。或時(shí)干噦。補(bǔ)虛臟腑。

    芍藥牡丹皮莎草根(炒去皮)高良姜(各一兩)木香附子(炮去皮臍各半兩)上銼如

    青鹽丸治下元積冷。傷憊筋骨無力。小腸氣痛。并腎臟風(fēng)毒。腰膝乏力沉重。

    青鹽(研一兩)天雄(炮去皮臍)茴香子(炒)青皮(湯泡去白炒)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味外。搗

    膃肭臍散治下元久冷。虛氣攻刺心脾。小腸冷疼不可忍。

    膃肭臍(切焙)吳茱萸(洗焙炒)甘松(焙洗)陳皮(浸去白)良姜(各一分)上為末。先無灰酒

    正元煮散補(bǔ)虛。治小腸氣。

    楝實(shí)(取肉炒)木香桂(去皮各半兩)甘草(炙一兩)茴香子(炒一分)上為散。每服三

    巴戟煎丸治小腸積冷。飲食減少。面多虛黃。手足常冷。

    巴戟(一兩另研末去心)舶上茴香(二兩炒)川楝子(二兩面炒)馬藺(二兩醋炒紫色)牛浸三日焙干)破故好酒二升。入白麩少許。

    同熬成膏。拌眾藥勻。再杵三五百下。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招柠}湯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