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風(fēng)狂(附論)

    作者: 朱梓

    夫風(fēng)狂之狀。始發(fā)則少臥不饑。自高自賢。自辯自貴。蓋人之營衛(wèi)。周身循環(huán)晝夜不窮。

    一風(fēng)邪乘虛而入。并于陽則謂之重陽。故其病妄笑好樂。妄行不休。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蛑翑?shù)日不食。故曰狂也。風(fēng)邪入血,使人陰陽二氣虛實不調(diào)。若一實一虛則令血氣相并。氣并于陽則為狂。又肝藏魂。悲哀動中則傷魂,傷魂則狂妄不精。不敢正當(dāng)人。而筋攣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于秋。又云∶夫三陽并三陰,則陽虛則陰實,故癲。三陰并三陽;則陰虛而陽實,故狂。論曰∶陽入陰其病靜。陰入陽其病怒則狂矣。多陰陽氣暴折。畜怒不決之所致。故經(jīng)曰∶陽明常動,太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為大疾。此其候也。治要之法何。

    曰∶奪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陰,長氣于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落為后飯。夫生鐵落者下氣疾也。

    珍珠散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狂妄語。心熱狂走不知人。

    珍珠(研)牛黃(研)丹砂(研各半兩)金箔(研)銀箔(研各五十片)麝香(研一分)鐵風(fēng)(去叉)犀角(鎊各半兩)茯神(去木三錢)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遠(yuǎn)志(去心)甘草(炙)胡黃連甘菊花白附子(炮各三分)白蘚皮羚羊角(鎊各三兩)上除研外。搗羅末。入研藥拌勻。每服一錢匕。漸加至二錢匕。薄荷溫湯下,或梨汁調(diào)下。忌生血。

    牛黃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中風(fēng)邪狂亂失志。心多恐怖。

    牛黃(研一兩)鐵精(研三分)虎睛(研一對)石膏(研)龍齒(研各二兩)銀箔(研一百麻玄藥(各一兩入研藥拌

    禹余糧飲

    (一名五邪湯出千金方)

    治風(fēng)邪所中驚狂啼哭?;蚋杌蛐?。

    禹余糧(研)防風(fēng)(去叉)桂(去粗皮)赤芍藥遠(yuǎn)志(去心)獨活(去蘆頭)白術(shù)人黃丹)茯神取七分去滓。食后服。日再服。

    牛黃丸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狂喜怒不恒。或欲狂走不自覺知。

    牛黃(研一分)遠(yuǎn)志(去心)白龍骨(各一兩)鐵粉(研二錢)龍腦(研一錢)甘草(炙半各一兩)麥門桐子大。

    虎睛湯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狂叫笑不時,喜怒無常;登高逾垣,言語不避人。

    虎睛(一對慢火熬)鴟頭并肝(一具炙)白茯苓(去皮)桂(去粗皮各三兩)石長生(去粗莖一兩)楓上寄生(去粗莖五兩)人參露蜂房(炙)獨活(去蘆頭)防風(fēng)(去叉)甘草(炙銼)天雄(炮裂皮臍)當(dāng)歸(切焙各一兩)上銼如麻豆。每以十八錢匕。酒六盞。

    煮取三盞去滓。分三服。日二夜一。每服時,須去食稍遠(yuǎn)??炙幨诚喾敢?。一方∶治狂邪發(fā)無常

    鐵粉散

    (出危氏方)

    治風(fēng)狂譫語,亂說神祟,不避親疏,登高履險?;蚋栊β泱w,不飲食,

    人。及風(fēng)證狂怒,或如醉如癡。

    顆塊大朱砂(一兩另研)紅明琥珀(一兩另研)天南星(二兩)圓白半夏(二兩)白礬(蝎(五十個)然汁。

    遠(yuǎn)志散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狂發(fā)即多啼泣,或即歌笑,或自說賢智,或亂走不避水火。

    遠(yuǎn)志(一兩去心)防風(fēng)(去蘆頭)桂心(各半兩)茯神(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獨活門冬(一兩

    茯神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fēng)狂失神,少坐臥不安,笑樂無節(jié),棄衣登高。

    茯神(去木)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三兩)龍腦(六兩)凝水石(碎一斤)升麻(三兩)大。每服五錢

    白蘚皮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fēng)邪入腑,狂言妄語,精神錯亂,腰痛骨疼。

    白蘚皮(一分半)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白茯苓(去皮三分)防風(fēng)(去叉)獨活(去蘆)杏仁咀。每服三錢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狂妄有所見?;秀辈欢?。發(fā)即欲走。

    犀角屑白蘚皮楓上寄生人參(各一兩去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龍腦(一兩)防煎至六

    生鐵飲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狂亂走不可禁止。

    生鐵(二十斤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鐵)玄參(一兩)防風(fēng)(一兩半去蘆)白茯苓(一兩半)汁中。煮取五升

    金箔煎

    (出圣濟總錄)

    治風(fēng)邪發(fā)狂,守神。

    金箔(一百片)丹砂(研)龍腦(研)牛黃(研)珍珠(末)琥珀(末)犀角(末各半兩)升。于

    白僵蠶丸

    (出圣濟總錄)

    治風(fēng)邪發(fā)狂,妄語躁悶。

    白僵蠶(炒三分)海荊子(炒一兩)白附子(炮半兩)干蝎(酒炒二十一枚)蒺藜子(炒令同羅為大。

    防己地黃湯

    (出千金方)

    治言語狂錯。眼目霍霍。或言見鬼。精神昏亂。

    防己甘草(各二兩)桂心防風(fēng)(各二兩)生地黃(五斤別切勿令藥漬疾小輕用二斤)上之

    麻黃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中風(fēng)邪狂走,或自高自賢,或悲泣呻吟。及猝得驚悸邪魅,恍惚,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甘草(炙銼)半夏(湯浸生布揉洗七次焙各一兩)生姜(去皮一心午

    熟黃瓜

    (出圣惠方)

    治風(fēng)熱氣盛,煩躁如狂。

    熟黃瓜(一枚水五合捩取汁)竹瀝(二合)川樸硝(三兩細(xì)研)蜜(二合)上藥相和令勻。

    黃石散

    (出醫(yī)方集成)

    治心風(fēng)發(fā)狂。

    狗肝(一具)硝石黃丹(各一兩半)上研勻。批開狗肝,將藥摻在肝內(nèi)。卻以麻線纏定。

    守神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中風(fēng)邪發(fā)狂,及肝心風(fēng)熱,氣虛不足,驚恚掣。

    金箔(一百片)膩粉(半兩)人參(為末三分)上于銀石器內(nèi)。先將金箔分開,逐重用膩粉漸入

    瀉心湯

    治心受積熱,譫言發(fā)狂,逾墻上屋。

    大黃黃連黃芩(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服。

    香砂散

    (一名朱麝散出十便良方)

    治心轉(zhuǎn)不定,好登高臨險。惡言罵詈,不避親疏,日夜強

    怒舉止非常。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解衣裸露,不得安處,虛言妄

    狂易之疾。服此一劑即定。繼以蕤仁并心氣藥。七日而安。

    顆塊朱砂(研如粉)真麝香(研)上同研勻。用無灰酒,滿注瓷瓶內(nèi)。以糠頭火慢燒于瓷瓶濃蓋一分

    蝦蟆散

    (出肘后方)

    治猝狂言鬼語,忽仆地吐涎,遺屎不知。

    用燒蝦蟆杵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一方水服之亦可。治風(fēng)邪。

    治狂病經(jīng)久不瘥,或歌或笑,行走不休,發(fā)動無休。

    用豬肉一斤。煮令熟。細(xì)切作膾。和醬醋食之?;蚋嗪腿涡苑?。

    治風(fēng)狂憂愁不樂,能安心氣。

    以牡驢肉食之。又以頭去毛。煮汁。以漬面醞酒。

    蠶紙散

    治狂發(fā)欲走,或自高貴稱神,皆應(yīng)。

    白雄雞方

    治狂邪癲癇不欲眠臥,自賢自知,驕倨妄行不休,安五臟下氣。

    用白雄雞一只。煮令熟。調(diào)五味和作羹粥食之。

    苦參丸

    治狂邪發(fā)無常,披頭大叫欲殺人,不避水火。

    治猝發(fā)狂方

    (出肘后方)令病患著地仰臥。以冷水終日淋其面。良。

    排風(fēng)湯

    (出和劑方)

    治男子婦人風(fēng)虛濕冷,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其肝風(fēng)發(fā)則面青

    吐逆嘔沫,脅滿,頭眩,重耳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拳而臥。其心風(fēng)發(fā)則面赤

    而熱,悲傷怒,張目呼喚。其脾風(fēng)發(fā)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

    錯與亡人相隨。其肺風(fēng)發(fā)則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其腎風(fēng)發(fā)則面黑,手

    心定志白蘚皮白術(shù)芍藥桂心川芎當(dāng)歸杏仁防風(fēng)甘草(各一兩)獨活麻黃茯苓服三劑。

    羚羊每服

    治中風(fēng)發(fā)狂

    (出本草)取中膏如雞子大。以熱醋攪令消。服之。

    治風(fēng)狂憂愁不樂,能安心氣。

    (出本草方)以驢肉一斤。切。于豉汁內(nèi)煮。五味和。腌臘食之。作粥及羹并得。

    治若發(fā)狂者

    (出本草)取車轂中脂如雞子。熱溫淳苦酒。以投脂甚攪令消。服之令盡。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王懷隱、陳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的配方手冊。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