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查古籍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guān)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活人書》云∶傷寒,陰盛隔陽,病患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水者。又云∶大抵陰毒,因腎氣虛寒,或因冷物傷脾,外感風(fēng)寒,則陽氣不守,遂發(fā)頭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體倦怠,四肢逆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若誤服涼藥,則渴轉(zhuǎn)甚,躁轉(zhuǎn)急。有此病者,便須急服辛熱之藥。或時鄭聲,指甲面色青黑。若陰毒已深,病勢困重,六脈附骨,浮之則有,按之則無,但于臍中用蔥熨法,或著艾三百壯,以來手足不溫者,不可治也。守真云∶或下后熱不退,或蓄熱內(nèi)甚,陽厥極深,以至陽氣怫郁,不能營運于身表四肢,以致遍身清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睛赤痛,昏?;秀?,咽干或痛,燥渴虛汗,嘔吐下利,腹?jié)M實痛,煩冤悶亂,喘急鄭聲,以其蓄熱極深,而脈道不利,以脈沉細欲絕者,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傳為陰毒。
或失下熱極,以致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陽氣后竭而立死,不下亦死。病患至此,命懸頃刻。然則治法當(dāng)何如?曰∶此當(dāng)涼膈散,或黃連解毒湯,養(yǎng)陰退陽,但欲蓄熱漸漸宣散,則心腹復(fù)暖,脈漸以生。至于脈復(fù)有力,可以三一承氣湯微下之,或解毒加大承氣湯尤良。俗未明此故,認作陰證,是以失其治也?!端貑枴の鍫I運大論》岐伯曰∶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不及則己所不勝乘而侮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木余則制土,輕侮于金,金氣不爭,故木恃其余而欺侮之也。又,木少金勝,土反傷木,以木不及,妄之也。四氣本同。(侮,謂侮慢也,而凌忽之也。)又云∶以火煉金,熱極反化為水。又云∶亢則害,承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