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 菟絲子

    「釋名」菟縷、菟、菟蘆丘、赤綱、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絲、金線草。

    「氣味」(子)辛、甘平、無(wú)毒。

    「主治」

    1、消渴不止。用菟絲子煎汁隨意飲服,以止為度。

    2、白濁遺精(思慮太過(guò),心腎虛損,真陽(yáng)不固,漸有遺瀝,小便白濁,夢(mèng)中泄精)。用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此方名“茯菟丸”。

    3、小便淋瀝。用菟絲子煮汁飲服。

    4、小便赤濁(心腎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煩熱,頭號(hào)暈心慌)。用菟絲子、麥門冬,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鹽湯送下。

    5、腰膝疼痛(頑麻無(wú)力)。用菟絲子(洗過(guò))一兩、牛膝二兩,酒泡過(guò),取出晾干,研為末,將原酒煮糊調(diào)藥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6、肝傷目暗。用菟絲子三兩,泡酒中三天,取出晾干,研為末,以雞蛋白和藥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7、身、面突然浮腫。用菟絲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兩、三夜,每飲一升。一天三次,腫不消,繼續(xù)服藥。

    8、癬瘡。用菟絲子炒過(guò),研為末,加油調(diào)勻敷瘡上。

    9、痔瘡。用菟絲子熬成黃黑包,研為末,加雞蛋白調(diào)勻涂搽。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