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續(xù)名醫(yī)類案》 痢

    作者: 魏之琇

    萬密齋治張氏子,痘靨時,面瘡潰腫,膿水浸淫,泄下膿血,后重不食?;蜃鬣淇诹≈危恍?。視其癥乃倒靨,非痢也。在痘科中,痢下膿血痂皮者生,水谷不化者死。在傷寒,太陰經(jīng)病論則曰∶熱蓄于內(nèi),當便膿血,勿治,利盡膿血自愈。因思此疾不可急治,乃故制藥延緩以待之。數(shù)日后,度其膿血將盡,乃用四君子湯加白芍、枳殼、黃連、木香,一服后重除,利稍止,再服能食,三四服痘靨。

    一痘后,初秋利下白積,身熱腹痛,嘔噦不食,此濕熱瘀積,兼受寒邪。理中湯加防風,一劑噦止。平胃散加香、連、青、葛、麥愈。

    一痘后,利下赤白,能食而不化。此胃熱而脾虛也,乃恣食而不知節(jié)慎,遂致莫救。

    一痘后,噤口痢,用人參一兩,陳皮、黃連、石蓮肉各五錢,桔梗三錢,胃風湯調(diào)服愈。

    一痘后,利久不止,積未盡而中氣不足,用人參、白術(shù)、白芍、甘草、升麻、陳米,大固中氣而愈。

    一痘后,毒入大腸而便膿血者,牛黃散、三黃散、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而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