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則翁
陳剛
陳剛中
陳勱
陳勉
陳勤
陳匪石
陳升之
陳協(xié)
陳南
陳博古
陳厚耀
陳去疾
陳去病
陳參政
陳及祖
陳叔堅
陳叔寶
陳叔度
陳叔起
陳叔達
陳叔通
陳古
陳古春
陳古澗
陳古遇
陳葉筠
陳吁
陳合
陳同
精選古詩
梅花三絕其二
清明前十日大雪二首其二
清明前十日大雪二首其一
移司道中四絕其二
移司道中四絕其四
移司道中四絕其一
綠凈軒
翌日趙守轉(zhuǎn)以酴醾惠予用前韻謝之其二
古詩名句
太史覽九州,于焉憩仙仗
遂令百里間,疲癃走祈望
高明當中天,拱衛(wèi)羅萬象
是日正重九,晴云開蕩蕩
往來三四公,白發(fā)森相向
始自泮水涯,青錢掛筇杖
徐升閱武亭,宛見武安像
飛步凌數(shù)階,恍然層霄上
查古詩
搜索
踏莎行
作者:
仲殊
朝代:
宋
濃潤侵衣,暗香飄砌。
雨中花色添憔悴。
鳳鞋濕透立多時,不言不語厭厭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
因何不倩鱗鴻寄。
想伊只訴薄情人,官中誰管閑公事。
詩句欣賞
MORE+
山行十日只逢僧,盡道蒙恩報未曾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共上峨眉望宮闕,祥云五色繞三層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奉詔名山作勝游,壯懷如水不停流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今朝獨坐峨眉頂,一覽端能隘九州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榻借禪那豈夙緣,坐來渾似舊家氈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祗應(yīng)心事慚蘇晉,不解長齋繡佛前
出處:
入山后覽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吳講師次予發(fā)成都絕句韻因復次韻述事言懷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道濟群生心尚歉,知周萬物禮逾勤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能為世上難行事,始是人中寡過人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盛世豈無謀國者,漢家長憶富民侯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榮名史策尋常事,公論江河萬古流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漢高嫚士千馀載,不見師臣與友臣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解使時君謙德重,孔明而下兩三人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下士立身涇渭渾,胸中耿耿是非存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子云美新最可賤,著作猶尊李仲元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密葉叢篁噪晚鴉,荒村百里兩三家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疲民采拾供租稅,猶恐傍人議榷茶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多才久要錢文學,長日詩筒袞袞來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俊思雪消三峽長,好懷春到百花開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伯尚庭前傾竹葉,用中宅畔看梅花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天教二子相為樂,來往風流也足誇
出處:
次韻寫懷送叔貞之成都十七首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雨中花色添憔悴。
鳳鞋濕透立多時,不言不語厭厭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
因何不倩鱗鴻寄。
想伊只訴薄情人,官中誰管閑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