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湖三十六島歌

    作者: 范學洙
    朝代:
    巨浸汪洋閩徼東,五靈無外幅?通。
    置郡臺灣聲教訖,峰巒北拱水朝宗。
    臺灣水道千馀里,澎湖島嶼峙其中。
    島嶼瀠洄三十六,其間強半人居叢。
    宅中而廣者大山,縱橫三十馀里間。
    其東一嶼形如鼎,名曰香爐不可攀。
    西遍雁凈山對峙,向無居人水潺潺。
    沙墩之嶼亦西列,上皆飛沙形頗圜。
    北則奎壁勢崢嶸,下多龜鼊山以名。
    山外之嶼曰錠鉤,雞腎員背鳥嶼橫。
    或因其壯及所產(chǎn),厥名一定遂莫更。
    更有白沙嶼在傍,沙白漫漫石硁硁。
    屈爪吉貝居極北,羅列擁抱若長城。
    數(shù)嶼大山北門鑰,舟泊大山從此行。
    越而極西有目嶼,遠望渾似人眼形。
    目嶼之東號鐵砧,上有大石勢坦平。
    錯出其旁曰土地,中一神像石琢成。
    金山蜿蜒磅礡間,其色赤黃若金呈。
    空殼之嶼聯(lián)其左,物產(chǎn)中空因著稱。
    正西澳有西嶼頭,西嶼之西丁字門。
    橫于西嶼如丁字,巨浪排空勢若翻。
    轉(zhuǎn)北名為鎮(zhèn)海嶼,勝國屯兵作外藩。
    東為大倉一曠土,中無人家有平原。
    山雖旋繞直培嶁,總遜西嶼之聳軒。
    中為內(nèi)外二塹地,往來舟艤若云屯。
    西嶼頭為四角嶼,其勢方正如列垣。
    嶼形各異名不一,又有雞籠與托盤。
    進此則為虎井嶼,望之應(yīng)作伏虎觀。
    南乃花草嶼相連,嶼生花草始名焉。
    大貓小貓嶼相近,間多怪石恍貓鐫。
    南嶼原有鮫人住,后以風濤居始遷。
    南嶼之北稱頭巾,其西八罩名最傳。
    周環(huán)僅匝三馀里,乃左乃右皆人煙。
    衡宇稠密居相錯,雅有書聲曉夜喧。
    于今英俊多游泮,澎島人文莫之先。
    八罩對峙為將軍,嶼以廟名不記年。
    南嶼東西有二嶼,東平西平衣帶聯(lián)。
    二嶼下流號鐘仔,上窄下寬似鐘懸。
    由此而東西吉嶼,一東一西望渺然。
    兩吉渡臺指南車,舍此難從別徑穿。
    并此名為三十六,天塹之險難言詮。
    當年偽鄭曾踞險,我軍云集足投鞭。
    一戰(zhàn)海氛風掃盡,鯨穴鮫窟滌腥膻。
    今日山青水綠外,處處商泊與漁船。
    古云恃德不恃險,謾言隔涉此地偏。
    帝德覃敷梯航邇,長歌聊當輿圖編。
詩句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