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壽翁
吳小姑
吳小貞
吳少微
吳尚憙
吳尚質(zhì)
吳尚野
吳居厚
吳履
吳履泰
吳履謙
吳屯侯
吳山
吳峻
吳嵩梁
吳嵰
吳鞏
吳己正
吳巽
吳師孟
吳師尹
吳師正
吳師禹
吳師能
吳師道
吳希賢
吳希鄂
吳干
吳幵
吳幼培
精選古詩
石末公家人自臺州來以詩問之
次韻歲菊
次韻和石末公歲除送窮之作
次韻石末公題桃源卷
再次韻時閏九月九日菊
再用前韻頌菊
次韻和石末公聞有詔使不至
和石末公冬暖
古詩名句
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條看
歌罷月在梁,影落闌干垂
何為容易別青山,空教青山笑不還
人情驚反覆,腸斷《白頭吟》
漢帝有恩前賈席,書生何計請終纓
三千新練射雕兒,霹靂聲中駿馬嘶
獨有妙高臺上月,不為南北隔風(fēng)煙
出山已辦沙場骨,今日生還亦主恩
查古詩
搜索
結(jié)交操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吁嗟嗟,我之與子交兮,子如日兮月如我。
未望兮而日在其右,既望兮而日在其左。
左與右兮其皆溯日以為明,離日須臾兮月誠不可。
日以月為其命兮,日得月而天下有水。
月以日為性兮,月得日而天下有火。
兩相濟兮以長生,與天地不墮。
詩句欣賞
MORE+
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條看
出處:
暮春長安郊游二音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歌罷月在梁,影落闌干垂
出處:
朱顏曲
作者:
沈一貫
朝代:
明
何為容易別青山,空教青山笑不還
出處:
四明山歌
作者:
沈一貫
朝代:
明
人情驚反覆,腸斷《白頭吟》
出處:
呂梁遇仲文留飲志別
作者:
李三才
朝代:
明
漢帝有恩前賈席,書生何計請終纓
出處:
送諸博士壽賢量移過里兼懷顧叔時兄弟時方有洮岷之警
作者:
李三才
朝代:
明
三千新練射雕兒,霹靂聲中駿馬嘶
出處:
閱弓箭手二首
作者:
孫承宗
朝代:
明
獨有妙高臺上月,不為南北隔風(fēng)煙
出處:
金山作
作者:
董應(yīng)舉
朝代:
明
出山已辦沙場骨,今日生還亦主恩
出處:
丙寅聞邊報
作者:
董應(yīng)舉
朝代:
明
種藥寒云外,分泉杳靄中
出處:
訪天圣寺長老
作者:
吳孺子
朝代:
明
只緣膏已盡,便覺亮含羞
出處:
殘燈
作者:
吳孺子
朝代:
明
西山像佛頭,又如抹青黛
出處:
望西山
作者:
吳孺子
朝代:
明
白發(fā)生青鏡,黃花吐素秋
出處:
秋日上黨道中懷故鄉(xiāng)知舊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燕鴻驚歲晚,越鳥對愁新
出處:
再示鯨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琉璃硯水黃金瓶,十樣鸞箋寫道經(jīng)
出處:
擬宮中行樂詞四首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袖里青梅大如豆,石榴枝上打黃鸝
出處:
宮詞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遠客不宜秋,況登江上樓
出處:
秋日登唫覽樓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還余一尊酒,東海吊田橫
出處:
海上寒食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竹院晴時掃,柴門客去扃
出處:
楚童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怒則乖天和,喜亦傷大雅
出處:
飲酒四首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長鳴學(xué)蜀帝,善淚像湘娥
出處:
羈旅無聊自嘲
作者:
陳昂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未望兮而日在其右,既望兮而日在其左。
左與右兮其皆溯日以為明,離日須臾兮月誠不可。
日以月為其命兮,日得月而天下有水。
月以日為性兮,月得日而天下有火。
兩相濟兮以長生,與天地不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