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錢煐
錢熙
錢玉吾
錢珝
錢琦
錢瑗
錢璧
錢用壬
錢申伯
錢界
錢畹蘭
錢登選
錢百川
錢益
錢蓋
錢福胙
錢福那
錢積善
錢穆
錢端琮
錢端禮
錢筮離
錢籍
錢紉蕙
錢綱
錢紳
錢繼振
錢繼登
錢繼章
錢維喬
精選古詩
春日書寄東郡諸同舍
奉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齋韓廷評見過閽人不時內(nèi)韓去乃知為詩謝之
春貼子詞太皇太后閣六首
春貼子詞皇太后閣六首
春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柏梯寺
洛陽少年行
濟川有書見貽云以親老須守遠(yuǎn)郡以便祿養(yǎng)不得如光在主人幕下因以詩答
古詩名句
蒲團趺坐穩(wěn),時有暗香來
開士叩禪關(guān),朗公已出山
題詩巖竇里,未許落人間
直上懷濂閣,愁深虎豹關(guān)
九重天浩蕩,贏得老僧閒
掀翻塵見解,推倒舊河山
謝絕寰中擾,親身見孔顏
消磨豪氣盡,蹤跡任浮沈
查古詩
搜索
送李知州考績復(fù)任六安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李侯自昔居羊城,才華卓犖人中英。
金門射策登黃甲,秘閣修文藹俊聲。
予時亦忝群公后,京國相逢誠邂逅。
對榻常論午夜文,趨朝共聽三更漏。
人生會合那可常,君奔親訃先還鄉(xiāng)。
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兩地如參商。
蹇予被謫投南極,佐邑聞君聲藉藉。
牛刀小試言子游,哦松暫屈崔斯立。
十載辛勤海上歸,金臺相見喜成悲。
予著鐵冠持憲節(jié),君承寵命牧群黎。
六安大郡居淮甸,地僻民淳風(fēng)俗善。
多君為政尚寬平,一錢五褲人爭羨。
今秋報政入神京,六事咸稱績有成。
借寇徯君還舊治,九重特慰斯民情。
友朋留別都門道,杯酒淋漓任傾倒。
蒲帆十幅掛西風(fēng),紅蓼汀洲雁聲早。
到官正值隆冬時,梅花開遍東南枝。
兒童竹馬候江滸,朱轓皂蓋何委蛇。
古今為治重民牧,增秩賜金如不足。
勖君終始樹勛庸,期與前賢繼芳躅
。
詩句欣賞
MORE+
月照門前蘆荻花,系舟不省是誰家
出處:
吳江夜泊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一雙白鷺忽飛去,水上有人彈琵琶
出處:
吳江夜泊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草露泠泠著屐行,野橋村巷不知名
出處:
吳山曉行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長庚如李天將曙,始聽荒雞第一聲
出處:
吳山曉行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閒齋春樹晚陰移,舊雨曾來獨爾思
出處:
寄崔宗文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錄事官清常俸薄,多時不送草堂貲
出處:
寄崔宗文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垂虹亭下白鷗波,十里香風(fēng)散芰荷
出處:
寄賈吉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見說掾曹公事簡,晚涼攜酒聽漁歌
出處:
寄賈吉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卻掃溪西舊草堂,秋風(fēng)落葉滿藜床
出處:
次韻答友人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石田租重齋儲少,乞我家傳辟谷方
出處:
次韻答友人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江漢蕭條落木秋,疏篁相倚小山幽
出處:
為許克謙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知君肥遁非充隱,方信人間有許由
出處:
為許克謙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目極江南有所思,馀□風(fēng)雨落花時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錢郎應(yīng)恨春歸盡,獨倚東風(fēng)寫折枝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隴上輟耕春雨馀,牧兒黑色短裙裾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只疑李密歸田去,牛角胡為不掛書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帝子南征竟不還,墨云零落九疑山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偶因碧草牽春夢,得到瀟湘二水間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飛錫來從日本東,受齋因過海王宮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坐中貌得珊瑚樹,猶帶蓬萊水殿風(fēng)
出處:
雜題畫
作者:
釋妙聲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金門射策登黃甲,秘閣修文藹俊聲。
予時亦忝群公后,京國相逢誠邂逅。
對榻常論午夜文,趨朝共聽三更漏。
人生會合那可常,君奔親訃先還鄉(xiāng)。
予拜夕郎愧才短,相思兩地如參商。
蹇予被謫投南極,佐邑聞君聲藉藉。
牛刀小試言子游,哦松暫屈崔斯立。
十載辛勤海上歸,金臺相見喜成悲。
予著鐵冠持憲節(jié),君承寵命牧群黎。
六安大郡居淮甸,地僻民淳風(fēng)俗善。
多君為政尚寬平,一錢五褲人爭羨。
今秋報政入神京,六事咸稱績有成。
借寇徯君還舊治,九重特慰斯民情。
友朋留別都門道,杯酒淋漓任傾倒。
蒲帆十幅掛西風(fēng),紅蓼汀洲雁聲早。
到官正值隆冬時,梅花開遍東南枝。
兒童竹馬候江滸,朱轓皂蓋何委蛇。
古今為治重民牧,增秩賜金如不足。
勖君終始樹勛庸,期與前賢繼芳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