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徐書受
徐乾學
徐于
徐亞長
徐亮樞
徐億
徐仁友
徐仁嗣
徐仁鑄
徐介
徐介軒
徐仙
徐以升
徐以誠
徐儀
徐仲山
徐仲謀
徐仲雅
徐伉
徐偉達
徐伯虬
徐伯陽
徐伸
徐似道
徐佑弦
徐作
徐作肅
徐侃
徐僑
徐俛
精選古詩
漁父詞五首其一
喜吳云叟公裕垂訪
禪人寫師真求贊其一
禪人寫師真求贊其二
禪人寫師真求贊其三
酬劉書記朝奉二首其一
酬滿上人
題葡萄圖
古詩名句
絳闕頻年回雨露,彤墀遙夜接星辰
異時伯仲標鴻業(yè),肯向伊周躡后塵
萬丈花光筆似椽,明時蚤歲奪青錢
垂紳迥立煙霄上,振佩長趨日月前
白發(fā)樞衡調鼎夜,丹心帷幄運籌年
平津漫詫封侯貴,赤舄勤勞四海傳
屈指蒲輪魏闕徵,蒼生翹首屬騫騰
文章八代占重起,禮樂千年待中興
查古詩
搜索
對明篇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四明山,高萬丈。
南為姚邑面前屏,北即新昌后門障。
新昌有客身姓呂,要與此山約為主。
尺素馮將一穴通,屋后安窗小如許。
窗中有時颯風雨,說是山靈教送與。
夜來猛虎嘯一聲,雄心枕畔風吹去。
長安花枝高入天,金陵有酒多如泉。
花留酒勸不肯住,歸來只愛窗中眠。
窗中有書積萬卷,書書盡是山靈管
。
有才無命不干時,亦對山靈同一莞。
聞道去年醉采石,醉去狂來呼李白。
散發(fā)題書萬竹中,騰身舞劍青天側。
此時山靈失主人,自騎青虎尋復尋。
肉眼那知神道至,主人自識交親臨。
朅來筆端自有神,橫開醉眼雙作嗔。
此時墨雨添江水,此際詩花弄莫春。
莫春江水渺無邊,射策封書復幾年。
明珠不遇賈胡識,寶劍難酬夜色鮮。
詼諧漢庭方朔老,如聞永謝長安道。
況我今為抱拲人,蟣虱移家宮絮襖。
兩人曾作青春身,當時同說不同貧。
君今幸不為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
蓮花之峰亦佳麗,君胡中道相捐棄。
邀我題詩對四明,我自貪君百壺旨。
只恐蓮花嗔,四明喜,我亦付之一醉矣。
詩句欣賞
MORE+
拂拭雙瞳人,細看蓮花漏轉首
出處:
廬山行送行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白云如雪飛,廬山面目非當時
出處:
廬山行送行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歸來舊事不須問,石田水暖菖蒲肥
出處:
廬山行送行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廬陵曾記畫錦堂,黼黻韓魏開忠良
出處:
廬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貴豈止榮一鄉(xiāng)?壽張新得河東記,中陶乃是安陽裔
出處:
廬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知幾不獨見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出處:
廬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春風入簾春雨收,下堂不受黃河流
出處:
廬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綵衣諸郎舞新好,奉恩歸拜髯參謀
出處:
廬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衣冠文物能瀟灑,不羨老裴居綠野
出處:
廬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問桃源種桃者
出處:
廬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張君住近西山麓,窗幾虛明遠塵俗
出處:
張御史西山雪堂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懸崖絕壁堆瓊瑤,疊嶂重巒隱青綠
出處:
張御史西山雪堂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乾坤蕩蕩無痕瑕,世上兒子何繁華
出處:
張御史西山雪堂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清高或作袁老夢,標致不取陶家茶
出處:
張御史西山雪堂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千高望遠忘世慮,寫字讀書皆有趣
出處:
張御史西山雪堂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歲寒若與我為鄰,與爾種梅千百樹,坐令此處春無數(shù)
出處:
張御史西山雪堂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登樓復登樓,古月缺復滿
出處:
懷友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美人天一方,眷眷衣帶緩
出處:
懷友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沉吟向空窗,僩僩席不暖
出處:
懷友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跬步隔千里,夜冷愁夢短
出處:
懷友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南為姚邑面前屏,北即新昌后門障。
新昌有客身姓呂,要與此山約為主。
尺素馮將一穴通,屋后安窗小如許。
窗中有時颯風雨,說是山靈教送與。
夜來猛虎嘯一聲,雄心枕畔風吹去。
長安花枝高入天,金陵有酒多如泉。
花留酒勸不肯住,歸來只愛窗中眠。
窗中有書積萬卷,書書盡是山靈管。
有才無命不干時,亦對山靈同一莞。
聞道去年醉采石,醉去狂來呼李白。
散發(fā)題書萬竹中,騰身舞劍青天側。
此時山靈失主人,自騎青虎尋復尋。
肉眼那知神道至,主人自識交親臨。
朅來筆端自有神,橫開醉眼雙作嗔。
此時墨雨添江水,此際詩花弄莫春。
莫春江水渺無邊,射策封書復幾年。
明珠不遇賈胡識,寶劍難酬夜色鮮。
詼諧漢庭方朔老,如聞永謝長安道。
況我今為抱拲人,蟣虱移家宮絮襖。
兩人曾作青春身,當時同說不同貧。
君今幸不為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
蓮花之峰亦佳麗,君胡中道相捐棄。
邀我題詩對四明,我自貪君百壺旨。
只恐蓮花嗔,四明喜,我亦付之一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