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端民
李端生
李端甫
李竹所
李竺勛
李符
李符清
李筠仙
李簡
李籍
李素
李素(冰心
李綖
李縠
李繁昌
李約
李純甫
李綱
李紓
李紱
李紳
李紹興
李紹宗
李經(jīng)
李經(jīng)垓
李經(jīng)達
李經(jīng)述
李經(jīng)鈺
李結(jié)
李絢
精選古詩
琴聲
野荷
梔子花白,其瓣有綠沿者,為賦
六月八夜作
荷池撐傘作
寄薛為宏江洲
觀電影《血戰(zhàn)臺兒莊》
記夢
古詩名句
愛國詩篇照眼明
人自崢嶸,詞亦崢嶸
詞如明鏡照人生
時代陰晴
人意陰晴
紫蔗青梅甜與酸
味有多酸,美有多端
柔腸俠骨入詞箋
查古詩
搜索
贈張瀧崖兼寄羅一峰
作者:
謝一夔
朝代:
明
君不見濂溪之水非巨川,周子講道名遂傳
。
又不見云谷小山得朱子,芳名燁燁垂青史。
一峰先生玉堂仙,蚤魁廷對聲隆然。
只今授徒金牛洞,金牛洞與瀧崖連。
瀧崖老翁留侯裔,平生重義輕財利。
贍學曾措百里田,延師不惜千金費。
束裝來觀上國光,請輸名馬資邊疆。
重瞳覽奏心愉悅,詔令冠帶增輝煌。
昨來別我故鄉(xiāng)去,南望文江渺煙樹。
曲簞峰高雁陣寒,龍閨月落鐘聲曙。
寄言一峰舊知音,周朱道學宜專心。
景不自顯因人顯,勿使金牛竟陸沉。
詩句欣賞
MORE+
昔別逢條桑,今還值鳴蜩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遠游淹辰節(jié),離思結(jié)昏朝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水宿我情懣,山棲子志超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半生懷隱止,中道困淪漂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雖積巖壑眷,恒違樵牧招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日歸未溫席,于邁復揚橈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仍將風波習,再與朋知遙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杳杳寒蓬轉(zhuǎn),茫茫秋梧飄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感儀寧乏操,慕舄豈無謠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事系竟難解,心懸徒如搖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唯當敦久要,不為歲寒凋
出處:
和故鄉(xiāng)諸友見寄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整策陟幽峻,尋云入靈溪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藤蘿互蒙密,崖磴紛盤紆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長林倏數(shù)轉(zhuǎn),春鳥時一啼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稍覺去人遠,詎知行路迷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欣值息心士,幽獨在巖棲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清晤冥夙契,微旨啟玄機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于焉素懷愜,澹然凡慮非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明當稅塵鞅,投跡恒相依
出處:
訪山中故人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清溪窈窕合流深,長望茅堂溪水陰
出處:
雙溪草堂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又不見云谷小山得朱子,芳名燁燁垂青史。
一峰先生玉堂仙,蚤魁廷對聲隆然。
只今授徒金牛洞,金牛洞與瀧崖連。
瀧崖老翁留侯裔,平生重義輕財利。
贍學曾措百里田,延師不惜千金費。
束裝來觀上國光,請輸名馬資邊疆。
重瞳覽奏心愉悅,詔令冠帶增輝煌。
昨來別我故鄉(xiāng)去,南望文江渺煙樹。
曲簞峰高雁陣寒,龍閨月落鐘聲曙。
寄言一峰舊知音,周朱道學宜專心。
景不自顯因人顯,勿使金牛竟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