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滿中行
滿執(zhí)中
滿維端
漆璘
漳郡守
瀟湘漁父
潘世恩
潘世謨
潘業(yè)
潘中
潘中父
潘乃光
潘之恒
潘樂樂
潘乾策
潘亥
潘從哲
潘從大
潘仲寶
潘伯脩
潘伯虎
潘佑
潘俊
潘允哲
潘元福
潘元翰
潘先生
潘光旦
潘光祖
潘光統(tǒng)
精選古詩
題胡瘖公貫華閣圖三首其三
南湖先生郵示題岱老《觚廬畫萃》二首,病暑枯坐,勉成一首奉答,即寫之岱老畫尾。側身天地,感不盡于予懷也
浦口戌樓有憶
皖江王鐵爐、王務農、王蓮禪、王文谷諸先生慕吾邑山水挈伴來游。李仲臣、程緒卿、孟栽庵諸君呼舟載酒,與普禪師譚玄,余亦叨陪末座,率成一律
春日獨游凈慧寺
漆塘紀游四首其一
漆塘紀游四首其二
漆塘紀游四首其三
古詩名句
賓朋滿坐冠峨冠,投壺散帙罄交歡
桂酒椒漿麋鹿脯,璚觴翠釜琉璃盤
運去式微遘菑變,聞望功勛等飛電
地脈衰疲草樹焦,頹垣斷址低昂見
廿年汨沒軍旅中,王事馳驅西復東
賢郎告代喜賦歸,問里尋鄰夢寐同
百感傷心淚橫臆,復新基搆難為力
行囊點檢得舊題,時時展讀聊自適
查古詩
搜索
送張?zhí)佛B(yǎng)正升都憲巡撫宣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北邊重鎮(zhèn)稱宣府,一帶關河新蕃宇。
鎮(zhèn)朔長屯大將兵,節(jié)制還應屬巡撫。
眼中之人今幾年,受詔臨戎已三五
。
圣明不喜文法吏,特簡儒臣付斯土。
張君堂堂七尺軀,生有奇才濟文武。
近侍初聯(lián)鳳閣班,文章久擅雞林賈。
時從經(jīng)幄講唐虞,正色棱棱似文虎。
事功直欲追前賢,蜾蠃雕蟲底須數(shù)。
人言國士可無雙,書劍相傳自其祖。
一朝果被九重知,冠豸腰金佩長組。
想當跨馬出行邊,先事澄清后戎伍。
千倉有蓄問陳紅,百里相望看樓櫓。
守臣戍帥總郊迎,帓首聯(lián)翩負前弩。
蒐田尚接金蓮川,弦誦遙連赤城塢。
威聲早已罷烽燧,號令誰能易旗鼓。
丈夫此行亦快哉,好在邊人悉安堵。
愧予與君最相得,半生不脫儒生腐。
置身豈合在公卿,開口徒能論今古。
喜君大用夜忘寐,恨不狂歌對雞舞。
平明載酒送君行,祖席薰風動南浦。
愿君當此得志秋,莫學人嗟守邊苦。
幕府重期老范謠,家聲再續(xù)留侯譜。
功成復入漢庭來,帝袞終須待君補。
詩句欣賞
MORE+
春云小宮鸚鵡吟,猩猩帳底軋胡琴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一雙銀絲紫龍口,瀉下驪珠三百斗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劃焉火豆爆絕弦,尚覺鶯聲在楊柳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神弦夢入鬼工秋,湘山搖江江倒流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玉兔為爾停月臼,飛魚為爾躍神舟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西來天官坐栲栳,羌絲啁啁聽者惱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張猩一曲獨當筵,乞與五花金線襖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春風殘絲二十年,江南相見落花天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道人春夢飛蝴蝶,手弄金瓢合簧葉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張猩猩,手如雨,面如霞,勸爾更盡雙叵羅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白頭吳娥年少歌,金剛悲啼奈樂何
出處:
張猩猩胡琴引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晉刺客不殺朝服臣,唐刺客不殺寢苫人,淮南刺客不殺幕府賓
出處:
張顥刺客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嗟此二三子,磊磊天下士
出處:
張顥刺客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嗚呼,梟顥首,轘紀胸,淮南刺客可無功?
出處:
張顥刺客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李公子,鳳之雛,龍之駒
出處:
李公子行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面如赪玉盤,眼如明月珠
出處:
李公子行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舌端吞吐五色錦,胸中元有鄴侯三萬牙簽書
出處:
李公子行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曩執(zhí)金陵南端之白簡,今曳淮吳大府之長裾
出處:
李公子行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東維先生在五湖,相逢一笑黃公壚
出處:
李公子行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我聞公子曾大父,先皇開基作刑部
出處:
李公子行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鎮(zhèn)朔長屯大將兵,節(jié)制還應屬巡撫。
眼中之人今幾年,受詔臨戎已三五。
圣明不喜文法吏,特簡儒臣付斯土。
張君堂堂七尺軀,生有奇才濟文武。
近侍初聯(lián)鳳閣班,文章久擅雞林賈。
時從經(jīng)幄講唐虞,正色棱棱似文虎。
事功直欲追前賢,蜾蠃雕蟲底須數(shù)。
人言國士可無雙,書劍相傳自其祖。
一朝果被九重知,冠豸腰金佩長組。
想當跨馬出行邊,先事澄清后戎伍。
千倉有蓄問陳紅,百里相望看樓櫓。
守臣戍帥總郊迎,帓首聯(lián)翩負前弩。
蒐田尚接金蓮川,弦誦遙連赤城塢。
威聲早已罷烽燧,號令誰能易旗鼓。
丈夫此行亦快哉,好在邊人悉安堵。
愧予與君最相得,半生不脫儒生腐。
置身豈合在公卿,開口徒能論今古。
喜君大用夜忘寐,恨不狂歌對雞舞。
平明載酒送君行,祖席薰風動南浦。
愿君當此得志秋,莫學人嗟守邊苦。
幕府重期老范謠,家聲再續(xù)留侯譜。
功成復入漢庭來,帝袞終須待君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