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處洪
處默
復(fù)顯
復(fù)禮
夏世名
夏世雄
夏之中
夏之盛
夏之芳
夏九疇
夏云英
夏仁虎
夏從壽
夏伊蘭
夏侯沖
夏侯嘉正
夏侯子云
夏侯孜
夏侯審
夏侯嶠
夏侯楚
夏侯泰
夏侯湛
夏倩雯
夏倪
夏允彝
夏元鼎
夏力恕
夏勤邦
夏升
精選古詩
高陽臺上巳日紫帆同次香、敦甫江岸踏青,賦此調(diào)寄余古歡閣,即用原韻答之
華胥引春夜同紫帆,用玉田韻
憶舊游社題春雨二首
賣花聲紫帆夢中得湖心一片白云生句,寤而足成此調(diào)。白云者,玉田生詞集名,西湖又生釣游之所,此七字中大有因緣在,依原韻和之
絳都春社題春水二首
水龍吟榕城望雨詞二首,和家大人
長亭怨社題餞春
促拍滿路花和白仙詞四首
古詩名句
忽聞軺車至,攬衣欣慨深
遂尋修竹下,共憩西澗陰
汲泉以煮茗,遐哉遺世心
青苔網(wǎng)庭除,曠然無俗塵
依微樵徑接,曲密農(nóng)圃鄰
鳴禽忽變夏,疏花尚駐春
坐對盈樽酒,欣從心所親
高軒自虛曠,幽竹亦叢生
查古詩
搜索
王子約雙鉤竹歌
作者:
李昱
朝代:
明
王君金華人,畫竹誇當(dāng)代。
此竹乃是鉤勒之所為,坐上千人萬人愛。
令祖藍(lán)田王右丞,盛唐詩格稱其能。
將詩變竹寄馀趣,傳與衣冠不乏千載之云礽。
王君為人清拔俗,興來踏遍筼筜谷。
籠籦桃枝紛入眼,??笆篻常經(jīng)目。
往來曾見吳門道士張溪云,歸晚軒中事幽獨。
有時不作山水圖,戲拈銀毫?xí)酥瘛?br>王君筆法乃過之,翠筱雙鉤出林麓。
耳根但覺風(fēng)泠泠,比似張生但神速。
王君寫竹能寫形,真成標(biāo)格非冥冥。
翛然獨立太素始,脫略粉墨辭丹青。
或如金錯刀,或如鐵鉤鎖。
或如折戟沉吳沙,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銀幡寶勝之飄飖,或若金節(jié)羽衣之婀娜。
或如滄江風(fēng)曳之水衣,或如黃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白鳳尾,或如蒼龍漦。
錢刀剪碎波心月,丹汞煉就爐中雪。
初疑荊軻圖窮見匕首,又驚毛遂穎脫呈錐末。
天機逞其妙,形狀何駢闐。
后生學(xué)子競觀看,但悟書法如針懸。
唐時亦有蕭協(xié)律,所至清風(fēng)起蕭瑟。
眼昏手顫藝轉(zhuǎn)工,一十五葉稱絕筆。
宋時亦有文湖州,畫竹人推第一流。
能令萬籜起崖谷,出墻之梢為最優(yōu)。
東坡作竹短而積,別試瑰奇在林僻。
玉堂多暇圖一枝,復(fù)有小坡能畫石。
前元作者李仲賓,瑯玕卓立無纖塵。
薊丘家世不易得,父子相傳俱絕倫。
吳興學(xué)士趙公子,飛白之石誰能比。
水晶宮中春日長,移得藍(lán)枝落窗幾。
后來又有柯丹丘,大葉長梢動冕旒。
天顏有喜頻賜予,晚節(jié)衰颯江湖秋。
諸公畫竹工畫影,隔簾彷佛瀟湘景。
風(fēng)景虛無終渺茫,野迥漠漠煙光暝。
鉤勒寫形才逼真,宛如高閣圖麒麟。
褒公鄂公毛發(fā)動,儼然生面開功臣。
我欲題詩寄淇澳,瞻彼漣漪散晴綠。
底為猗猗興不忘,有斐君子勞心曲。
我欲鼓枻游瀟湘,碧云萬頃浮天光。
美人娟娟隔秋水,欲來不來空斷腸。
我欲從獵誇云夢,萬騎紛紜翠蕤送。
胸中八九吞不辭,文章要比相如重。
我欲富如千戶侯,家居渭川之上游。
玉版鄰人許同吃,始知熊掌非珍羞。
我欲乘風(fēng)發(fā)長嘯,扁舟直過湘妃廟。
中流鼓瑟聲鏗鏘,和取湖南竹枝調(diào)。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故人為我共作翠竹紅梅圖。
原父寫梅君畫竹,價重已壓青珊瑚。
掛在成均之左廡,交游軒冕觀如堵。
須叟盡作王子猷,六月清風(fēng)生肺腑。
天上歸來十二年,柴扉草閣荒山田。
浮花浪蕊紛過眼,此君風(fēng)節(jié)還依然。
王君王君聽我語,我歌長歌君起舞
。
郫筒酤酒滿眼酤,與君歌盡幽篁譜。
或栽長竿橫斗高,下拂東海之波濤。
巨絲一鉤連六鰲,任公見之顏色勞。
或招葳蕤鳳凰宿,陰陽各應(yīng)雌雄六。
伶?zhèn)愔坡晒び锈牛宦暣盗牙懹瘛?br>或作仙人手中杖,此日攜來葛陂上。
見水猶能化作龍,錚然飛入桃花浪。
或充奉使手中節(jié),節(jié)旄落盡竿難折。
臥起操持十九年,誰謂虛心卻如鐵。
鄉(xiāng)來陳者皆此君,與人一生成異勛。
殺青汗簡更殊絕,蝌蚪篆籀皆人文。
此君由來材不器,用舍行藏隨所至。
愿得歲寒同此心,故托霜毫寫君意。
花溪水接雙溪長,與君百里遙相望。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胸中一吐千畝強。
歙坑舊硯橢而蒼,鵝溪素練雪色光。
風(fēng)情老嫩任君寫,無使古人專擅場,吁嗟無使古人專擅場。
詩句欣賞
MORE+
百年能幾何,逝者無還期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俛仰增感嘆,有懷當(dāng)語誰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殷勤托宵夢,聊用慰所思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浮云西北起,飛雨東南去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微微若輕煙,靄靄如薄霧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臥疾少出門,不知春巳暮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芳年復(fù)幾何,冉冉征鳥度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花落有再開,水流無回注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坐念入杳冥,明月在高樹
出處:
旅興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種桃望食實,種柳期成陰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春風(fēng)應(yīng)時至,雜英滿園林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黃鳥多嘉聲,鸤鳩亦好音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勿言荏苒質(zhì),不如松與祲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托根信永固,豈乏歲寒心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孤坐不自適,興言出行游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凱風(fēng)吹衣袂,白日光悠悠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來年秀彌野,荷芰葉巳抽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行游豈不好,顧盼無與儔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回身掩門坐,隱幾聞鳴鳩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春風(fēng)既和柔,春日更皎潔
出處:
感春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此竹乃是鉤勒之所為,坐上千人萬人愛。
令祖藍(lán)田王右丞,盛唐詩格稱其能。
將詩變竹寄馀趣,傳與衣冠不乏千載之云礽。
王君為人清拔俗,興來踏遍筼筜谷。
籠籦桃枝紛入眼,??笆篻常經(jīng)目。
往來曾見吳門道士張溪云,歸晚軒中事幽獨。
有時不作山水圖,戲拈銀毫?xí)酥瘛?br>王君筆法乃過之,翠筱雙鉤出林麓。
耳根但覺風(fēng)泠泠,比似張生但神速。
王君寫竹能寫形,真成標(biāo)格非冥冥。
翛然獨立太素始,脫略粉墨辭丹青。
或如金錯刀,或如鐵鉤鎖。
或如折戟沉吳沙,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銀幡寶勝之飄飖,或若金節(jié)羽衣之婀娜。
或如滄江風(fēng)曳之水衣,或如黃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白鳳尾,或如蒼龍漦。
錢刀剪碎波心月,丹汞煉就爐中雪。
初疑荊軻圖窮見匕首,又驚毛遂穎脫呈錐末。
天機逞其妙,形狀何駢闐。
后生學(xué)子競觀看,但悟書法如針懸。
唐時亦有蕭協(xié)律,所至清風(fēng)起蕭瑟。
眼昏手顫藝轉(zhuǎn)工,一十五葉稱絕筆。
宋時亦有文湖州,畫竹人推第一流。
能令萬籜起崖谷,出墻之梢為最優(yōu)。
東坡作竹短而積,別試瑰奇在林僻。
玉堂多暇圖一枝,復(fù)有小坡能畫石。
前元作者李仲賓,瑯玕卓立無纖塵。
薊丘家世不易得,父子相傳俱絕倫。
吳興學(xué)士趙公子,飛白之石誰能比。
水晶宮中春日長,移得藍(lán)枝落窗幾。
后來又有柯丹丘,大葉長梢動冕旒。
天顏有喜頻賜予,晚節(jié)衰颯江湖秋。
諸公畫竹工畫影,隔簾彷佛瀟湘景。
風(fēng)景虛無終渺茫,野迥漠漠煙光暝。
鉤勒寫形才逼真,宛如高閣圖麒麟。
褒公鄂公毛發(fā)動,儼然生面開功臣。
我欲題詩寄淇澳,瞻彼漣漪散晴綠。
底為猗猗興不忘,有斐君子勞心曲。
我欲鼓枻游瀟湘,碧云萬頃浮天光。
美人娟娟隔秋水,欲來不來空斷腸。
我欲從獵誇云夢,萬騎紛紜翠蕤送。
胸中八九吞不辭,文章要比相如重。
我欲富如千戶侯,家居渭川之上游。
玉版鄰人許同吃,始知熊掌非珍羞。
我欲乘風(fēng)發(fā)長嘯,扁舟直過湘妃廟。
中流鼓瑟聲鏗鏘,和取湖南竹枝調(diào)。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故人為我共作翠竹紅梅圖。
原父寫梅君畫竹,價重已壓青珊瑚。
掛在成均之左廡,交游軒冕觀如堵。
須叟盡作王子猷,六月清風(fēng)生肺腑。
天上歸來十二年,柴扉草閣荒山田。
浮花浪蕊紛過眼,此君風(fēng)節(jié)還依然。
王君王君聽我語,我歌長歌君起舞。
郫筒酤酒滿眼酤,與君歌盡幽篁譜。
或栽長竿橫斗高,下拂東海之波濤。
巨絲一鉤連六鰲,任公見之顏色勞。
或招葳蕤鳳凰宿,陰陽各應(yīng)雌雄六。
伶?zhèn)愔坡晒び锈牛宦暣盗牙懹瘛?br>或作仙人手中杖,此日攜來葛陂上。
見水猶能化作龍,錚然飛入桃花浪。
或充奉使手中節(jié),節(jié)旄落盡竿難折。
臥起操持十九年,誰謂虛心卻如鐵。
鄉(xiāng)來陳者皆此君,與人一生成異勛。
殺青汗簡更殊絕,蝌蚪篆籀皆人文。
此君由來材不器,用舍行藏隨所至。
愿得歲寒同此心,故托霜毫寫君意。
花溪水接雙溪長,與君百里遙相望。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胸中一吐千畝強。
歙坑舊硯橢而蒼,鵝溪素練雪色光。
風(fēng)情老嫩任君寫,無使古人專擅場,吁嗟無使古人專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