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周彥暉
周彥曾
周彥質(zhì)
周徹
周得壽
周德可
周德清
周德輝
周必大
周必正
周必達
周志勛
周志蕙
周志遠
周忱
周思兼
周思得
周思鈞
周恩來
周恩煦
周恩綬
周恭
周恭先
周惠
周愿
周慧貞
周懋琦
周才
周承勛
周承敬
精選古詩
寄葛子熙楊季民
次韻吳宗師生日感恩詩
簡鄭山人
送庸田司寶惟善經(jīng)歷
八月十三夜汎姚城江二首
八月十三夜汎姚城江二首
陳湖秋汎
云文閣為鄒伯常賦
古詩名句
天道茍好還,君當終言旋
滴滴空階碎客心
幻玉風(fēng)流南北院,飛瓊仙夢短長亭
沈醉醒
橙黃菊綠為三友
紅亂
十萬八千隨處是,囋頭嘬耳又呼朋
岐路
查古詩
搜索
玉潭值雨
作者:
龐嵩
朝代:
明
浣衣惠山泉,回舟訪玉女。
飄發(fā)東南來,翻然作霖雨。
山靈豈妒客,徉徜固相拒。
谷口云空濛,玉潭杳何許。
青鳥銜書至,開緘誦細語。
玉女不出山,云震重夙侶。
懶散云鬟裝,采藥時傾筥。
聞君突然至,走訝仍卻沮。
落莫洗頭盤,莓苔半沮洳。
誰為膏沐資,九天借蘭湑。
櫛罷時褰帷,出門重延佇。
君行五月蒸,得無憚軒舉。
再叱呵云師,為君滌煩暑。
側(cè)徑塵不揚,短葛生涼踽。
君莫畏沾濡,重濕裳與黼。
我有鶴氅衣,雰雰振零羽。
君莫畏泥滑,長橋架河滸。
我有九節(jié)杖,步步君堪拄。
客子劃然笑,長追入云里。
玉女明且都,凝然快雙睹。
莫是登天庭,塵寰隔下土。
洗心向澄潭,授我素問譜。
攬衣不可留,長揖歸仙府。
玉女不可見,再拜玉陽主。
洞天何時開,玉虛敞堂宇。
周羅布羲畫,群陽互三五。
躡足澄觀樓,八窗玲瓏俯。
遠山失前峰,近山覺環(huán)嶼。
地底殷鳴雷,奔湍擊石鼓。
晶光澤琪樹,黛色隱靈櫸。
花重枝稀垂,竹低筍芽豎。
滴滴松虬香,黯黯栗蜂午。
稚兒競奔跣,戴笠向莊嫗。
摘茶且抱甕,旋汲新泉煮。
山翁獻猴果,野虞貢獐脯。
畦蔬入蔟肥,石竅分香乳。
且倒蓮花樽,共究玄黃理
。
剪燭話未央,庭樹雞聲曙。
詩句欣賞
MORE+
天道茍好還,君當終言旋
出處:
新春寫懷三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滴滴空階碎客心
出處:
江城梅花引
作者:
楊慎
朝代:
明
幻玉風(fēng)流南北院,飛瓊仙夢短長亭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楊慎
朝代:
明
沈醉醒
出處:
漁家傲
作者:
楊慎
朝代:
明
橙黃菊綠為三友
出處:
漁家傲
作者:
楊慎
朝代:
明
紅亂
出處:
荷葉杯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十萬八千隨處是,囋頭嘬耳又呼朋
出處:
憶長安十首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岐路
出處:
調(diào)笑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他生未卜此生休
出處:
美人歸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線日初回臘未殘
出處:
鷓鴣天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何緣小草到南曹,始覺前時人近古
出處:
木蘭花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奈可懶妝濃鬢黛眉輕
出處:
虞美人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故效他山
出處:
一剪梅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君愛湖山
出處:
一剪梅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淚灑牛山
出處:
一剪梅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誰似得
出處:
漁家傲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更何須、墨水些些
出處:
行香子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更熒熒、燈殘夢剖
出處:
風(fēng)中柳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不惜明珠三斛價
出處:
天仙子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那有閑情買詞賦,賦成誰奏甘泉
出處:
何滿子
作者:
俞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飄發(fā)東南來,翻然作霖雨。
山靈豈妒客,徉徜固相拒。
谷口云空濛,玉潭杳何許。
青鳥銜書至,開緘誦細語。
玉女不出山,云震重夙侶。
懶散云鬟裝,采藥時傾筥。
聞君突然至,走訝仍卻沮。
落莫洗頭盤,莓苔半沮洳。
誰為膏沐資,九天借蘭湑。
櫛罷時褰帷,出門重延佇。
君行五月蒸,得無憚軒舉。
再叱呵云師,為君滌煩暑。
側(cè)徑塵不揚,短葛生涼踽。
君莫畏沾濡,重濕裳與黼。
我有鶴氅衣,雰雰振零羽。
君莫畏泥滑,長橋架河滸。
我有九節(jié)杖,步步君堪拄。
客子劃然笑,長追入云里。
玉女明且都,凝然快雙睹。
莫是登天庭,塵寰隔下土。
洗心向澄潭,授我素問譜。
攬衣不可留,長揖歸仙府。
玉女不可見,再拜玉陽主。
洞天何時開,玉虛敞堂宇。
周羅布羲畫,群陽互三五。
躡足澄觀樓,八窗玲瓏俯。
遠山失前峰,近山覺環(huán)嶼。
地底殷鳴雷,奔湍擊石鼓。
晶光澤琪樹,黛色隱靈櫸。
花重枝稀垂,竹低筍芽豎。
滴滴松虬香,黯黯栗蜂午。
稚兒競奔跣,戴笠向莊嫗。
摘茶且抱甕,旋汲新泉煮。
山翁獻猴果,野虞貢獐脯。
畦蔬入蔟肥,石竅分香乳。
且倒蓮花樽,共究玄黃理。
剪燭話未央,庭樹雞聲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