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颙
李馀
李馥
李馨桂
李騊
李騭
李騫
李驥元
李鳴鶴
李鴻勛
李鴻章
李鴻裔
李鵬
李鵬翀
李鶴年
李麟
李麟吉
李麟祥
李黃中
李默
李黼
李黼平
李鼎
李鼎元
李鼐
李鼗
李齊賢
李齡
李齡壽
李龏
精選古詩
謾興七首其四
謾興七首其五
謾興七首其六
謾興七首其七
題姚雪谷墨竹其一
題姚雪谷墨竹其二
題姚雪谷墨竹其三
題姚雪谷墨竹其四
古詩名句
雛鳥小小,白羽綿綿
維時虐暗,罪罟無邊
無怙無恃,饑饉而眠
昊天烈烈,無過可悛
雛鳥小小,白羽微微
欲破天罔,振翼而歸
及彼樂土,舍此寒饑
爰此六月,翙翙飛飛
查古詩
搜索
鶴瓢
作者:
虞堪
朝代:
明
青城黃仙師,四海遍行腳。
東觀滄溟萬里馀,到時兩鬢秋蕭索。
手中常持一鶴瓢,言是太古開花萼。
偃蹇渾無斧鑿痕,分明洞有煙霞爍。
青田一種至今無,溟渤昆崙任抄掠。
一從箕泉遭棄置,便向華表為棲托。
自入行囊不計春,長懸日月同飄泊。
彈絲或奏太古調(diào),只與此瓢相對酌。
醉將北斗挽天潢,肯把此瓢分兩勺。
君不見伯牙絕弦無知音,卞和獻璞遭殘虐
。
世間俗子眼眵瞎,有耳徒能聽管籥。
安知老大葫蘆生,小摘乾坤自成噱。
林屋洞口種橘李,山人平生讀書得真樂。
自是西周老聃姓,抱一沖虛豈彫琢。
仙翁亦是無懷民,大道迥出羲皇若。
禹穴南來一邂逅,握手談笑如識昨。
許以此瓢今可遺,臨別要即重然諾。
謝之拂袖去,意若全落魄。
山人得之不敢卻,左懸右佩貯靈藥。
有時掛向青崖間,脫屣捫蘿坐盤礴。
月明遼海夜生寒,夢繞秋空雙足躩。
邇來作者歌鶴瓢,競說山人瓢不惡。
長歌短句我亦有,雨露云煙詎穿鑿。
我歌不鑿瓢愈奇,山人之名愈充擴。
李山人莫驚愕,我亦青城丈人客。
昔年西來覺丘壑,幾回晞發(fā)太華顛,至今尚負山中約。
瓢乎瓢乎爾知否,一夕風高起朔漠,瀟湘洞庭木葉落。
爾今不蔓縱為瓢,徒向人間受纏緡,何當從今只化鶴。
何當從今只化鶴,為我戛然飛鳴一萬里,長風浩浩翔寥廓。
詩句欣賞
MORE+
玄冥為化波晶丸,大門小戶爭承餐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人言曠瑞天上落,太守見之喜還愕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窮臘不住雨,頻春始幻雪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村莊互驚怪,青壺灑玉屑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瞥來飄散趾到顛,磽阻盡變桑麻田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園丁卜歲此宜麥,催租無吏石?前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熙春臺白梅再花,踏晴野老談清嘉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事育無愁公稅足,廨舍悄寂如僧衙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雪壺雪壺隱微浪,含星射日光蕩飏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耽茶學士圣得知,三白銀缸出仙釀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吟脾獨意野情深,飛絲走泡同銷沈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雪山亦似雪壺好,古人不淺今人心
出處:
雪壺次郡大夫三峰韻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太白山人聲價高,杰才敏思如涌濤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水怪山精入馴擾,魚龍攫立熊羆號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劍佩玉階三尺地,白首風塵還作吏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陣前老將舊衙官,階下諸兒還廟器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丹成九返瞳微方,赤松辟谷游所將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百藥耆英最高壽,老泉父子尤文章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江北江南一浮梗,半月東鄰天借幸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乞來骸骨竟何如,夢魂己過梨關(guān)嶺
出處:
次杏岡李少司馬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東觀滄溟萬里馀,到時兩鬢秋蕭索。
手中常持一鶴瓢,言是太古開花萼。
偃蹇渾無斧鑿痕,分明洞有煙霞爍。
青田一種至今無,溟渤昆崙任抄掠。
一從箕泉遭棄置,便向華表為棲托。
自入行囊不計春,長懸日月同飄泊。
彈絲或奏太古調(diào),只與此瓢相對酌。
醉將北斗挽天潢,肯把此瓢分兩勺。
君不見伯牙絕弦無知音,卞和獻璞遭殘虐。
世間俗子眼眵瞎,有耳徒能聽管籥。
安知老大葫蘆生,小摘乾坤自成噱。
林屋洞口種橘李,山人平生讀書得真樂。
自是西周老聃姓,抱一沖虛豈彫琢。
仙翁亦是無懷民,大道迥出羲皇若。
禹穴南來一邂逅,握手談笑如識昨。
許以此瓢今可遺,臨別要即重然諾。
謝之拂袖去,意若全落魄。
山人得之不敢卻,左懸右佩貯靈藥。
有時掛向青崖間,脫屣捫蘿坐盤礴。
月明遼海夜生寒,夢繞秋空雙足躩。
邇來作者歌鶴瓢,競說山人瓢不惡。
長歌短句我亦有,雨露云煙詎穿鑿。
我歌不鑿瓢愈奇,山人之名愈充擴。
李山人莫驚愕,我亦青城丈人客。
昔年西來覺丘壑,幾回晞發(fā)太華顛,至今尚負山中約。
瓢乎瓢乎爾知否,一夕風高起朔漠,瀟湘洞庭木葉落。
爾今不蔓縱為瓢,徒向人間受纏緡,何當從今只化鶴。
何當從今只化鶴,為我戛然飛鳴一萬里,長風浩浩翔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