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輯
張辭
張達(dá)明
張達(dá)邦
張迎煦
張迎禊
張進(jìn)
張進(jìn)彥
張遠(yuǎn)
張遠(yuǎn)猷
張遠(yuǎn)覽
張迥
張迪
張述
張適正
張選
張遜
張遜初
張通典
張逢原
張逢堯
張逸
張逸少
張逸藻
張道
張道介
張道南
張道古
張道宗
張道成
精選古詩
題畫十三首
奉萱堂為張朝宗賦
石泉山房
題燕喜亭
題濯足圖
題觀漁圖
題曕云軒
題徐子中積善堂
古詩名句
早晚寫書求附汝,鼎城千里寄柴關(guān)
征賢方奏頌,何暇賦閑居
尚勿剪薙之,以蕃厥世
肥牲大樽,工祝在侑
于赫將軍,幽并之豪
我觀于河,其魚維鯖
豈無清夜夢,東渡章江水
江干秋氣高,木落帝子渚
查古詩
搜索
真真曲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斷絲棄道邊,何日緣長松。
墮羽別炎洲,不復(fù)巢梧桐。
請君且勿飲,聽我歌懊憹。
在昔全盛時,冠蓋紛相從。
盤游易水上,意氣天山雄。
金刀手割鮮,酒給葡萄濃。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雙。
娉婷劉碧玉,綽約商玲瓏。
寶髻金雀釵,已覺燕趙空。
或聞操南音,未解歌北風(fēng)。
上客驚且疑,姓字初未通。
問之慚復(fù)泣,乃起陳始終。
妾本建寧女,遠(yuǎn)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時,謂是金母童。
梨花鎖院落,燕子窺簾櫳。
迢迢官朔方,南歸山水重。
侵貸國有刑,桎梏加父躬
。
鬻女以自贖,白璧淪泥中。
秋娘教歌舞,聲價傾新豐。
永為倡家婦,遂屬梨園工。
覽鏡拂新翠,吹簫和小紅。
身居十二樓,屢入明光宮。
京華多少年,門外嘶青驄。
自傷妾薄命,失路隨秋蓬。
不如孟光丑,猶得嫁梁鴻。
客聞為三嘆,祖德寧未崇。
回黃忽變綠,人事何匆匆。
有客傷緹縈,無人憐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歸舊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窮。
配汝執(zhí)箕帚,今夕看乘龍。
鴛鴦并玉樹,鸚鵡開金籠。
銀甲不復(fù)整,紅牙不復(fù)摐。
提甕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應(yīng)非事羊侃,頗類歸建封。
琵琶感商婦,老大猶西東。
崔徽怨憔悴,浪寫丹青容。
依依章臺柳,落絮春無蹤。
小妾恨題驛,竟與瓊奴同。
時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
借問為者誰,內(nèi)相姚文公。
詩句欣賞
MORE+
早晚寫書求附汝,鼎城千里寄柴關(guān)
出處:
到三山馬汝舟家在常德欲托附書與李泰適安
作者:
魏觀
朝代:
明
征賢方奏頌,何暇賦閑居
出處:
題營丘山房
作者:
周湞
朝代:
明
尚勿剪薙之,以蕃厥世
出處:
書帶軒詩為鄭同夫賦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肥牲大樽,工祝在侑
出處:
觀劉將軍祃旗詩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于赫將軍,幽并之豪
出處:
觀劉將軍祃旗詩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我觀于河,其魚維鯖
出處:
題畫魚四章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豈無清夜夢,東渡章江水
出處:
古詩五章奉寄徐南卿鄒致和二賢良五首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江干秋氣高,木落帝子渚
出處:
古詩五章奉寄徐南卿鄒致和二賢良五首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觀群動根,大化何漭漭
出處:
步虛擬詞贈紫陽蕭煉師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隆暑夏方熾,赤曦煽炎煙
出處:
述懷八首奉柬白景和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琴瑟有正音,自異淫與哇
出處:
述懷八首奉柬白景和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微生寡所資,素食在貧賤
出處:
述懷八首奉柬白景和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當(dāng)階緣碧蘚,前垣出蒼簳
出處:
會飲曾氏西軒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寇來不敢近,主將專雄兵
出處:
寄贈余元帥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前沖有游騎,士卒魚麗行
出處:
寄贈余元帥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安得駕云翼,從之以東征
出處:
寄贈余元帥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川原下寒日,笳鼓喧清秋
出處:
答次羅斗明感懷一首時道阻留滯江上并柬曾魯卿令尹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授簡慚末至,懷賢惕高談
出處:
與周思忠劉孟文諸君子會飲李克貞宅分韻得三字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彼姝將折贈,遐思在天涯
出處:
詠懷六首
作者:
黃肅
朝代:
明
俯觀浮世中,不見百年影
出處:
仙人篇
作者:
黃肅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墮羽別炎洲,不復(fù)巢梧桐。
請君且勿飲,聽我歌懊憹。
在昔全盛時,冠蓋紛相從。
盤游易水上,意氣天山雄。
金刀手割鮮,酒給葡萄濃。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雙。
娉婷劉碧玉,綽約商玲瓏。
寶髻金雀釵,已覺燕趙空。
或聞操南音,未解歌北風(fēng)。
上客驚且疑,姓字初未通。
問之慚復(fù)泣,乃起陳始終。
妾本建寧女,遠(yuǎn)出西山翁。
父母生妾時,謂是金母童。
梨花鎖院落,燕子窺簾櫳。
迢迢官朔方,南歸山水重。
侵貸國有刑,桎梏加父躬。
鬻女以自贖,白璧淪泥中。
秋娘教歌舞,聲價傾新豐。
永為倡家婦,遂屬梨園工。
覽鏡拂新翠,吹簫和小紅。
身居十二樓,屢入明光宮。
京華多少年,門外嘶青驄。
自傷妾薄命,失路隨秋蓬。
不如孟光丑,猶得嫁梁鴻。
客聞為三嘆,祖德寧未崇。
回黃忽變綠,人事何匆匆。
有客傷緹縈,無人憐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歸舊宗。
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窮。
配汝執(zhí)箕帚,今夕看乘龍。
鴛鴦并玉樹,鸚鵡開金籠。
銀甲不復(fù)整,紅牙不復(fù)摐。
提甕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應(yīng)非事羊侃,頗類歸建封。
琵琶感商婦,老大猶西東。
崔徽怨憔悴,浪寫丹青容。
依依章臺柳,落絮春無蹤。
小妾恨題驛,竟與瓊奴同。
時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
借問為者誰,內(nèi)相姚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