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鄭相如
鄭真
鄭碩
鄭祥和
鄭禧
鄭穆
鄭立
鄭立之
鄭符
鄭絪
鄭綮
鄭繇
鄭紹
鄭紹武
鄭紹炰
鄭經(jīng)
鄭經(jīng)(守庭
鄭統(tǒng)嘉
鄭維孜
鄭縉
鄭翰謨
鄭翱
鄭翼
鄭耕老
鄭胤驥
鄭至道
鄭良嗣
鄭良士
鄭良臣
鄭芝秀
精選古詩
偈頌六十七首其五十四
偈頌六十七首其四十四
偈頌六十七首其十五
偈頌六十七首其五
偈頌六十七首其五十一
偈頌六十七首其三十
偈頌六十七首其六十四
偈頌六十七首其五十五
古詩名句
至今清白聲,猶不愧屋漏
滾滾數(shù)行淚,遠(yuǎn)為楊焦山
反復(fù)讀諫草,五內(nèi)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邊
機(jī)事淵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聲震西北,地軸搖東南
日月復(fù)薄蝕,山湮谷成淵
問地地不語,吁天天不憐
查古詩
搜索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作者:
李東陽
朝代:
明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
側(cè)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績。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江南此物賤如草,買種不費鍤與筐。
野生石迸小如指,一夜風(fēng)吹還尺強(qiáng)。
煙鋤雨櫛歲屢改,舊葉換盡新梢長。
青苔白石凈如掃,吳氓越羅生雪霜。
脫巾箕踞坐其下,野叟林夫相與狂。
吹洞簫,飛羽觴,鳴玉琴,舞《霓裳》,陰風(fēng)颯颯左右至,耳熱不受秋山?jīng)觥?br>醉中恍惚無定所,顛倒萬籟隨宮商。
忽如壯士入沙場,鐵騎夜蹙陰山疆。
不聞鼓角動,但見矛戟森開張。
忽如仙人來帝傍,翠環(huán)金節(jié)聲鏘鏘。
不聞鸞鶴叫,但見云中雙鳳凰,蛟龍起舞鬼陸梁。
復(fù)如扁舟渡瀟湘,九疑山前鷓鵠泣,二女聞之雙斷腸。
是時騷人醉半醒,孤棹萬里回滄浪。
十年宦游隔江海,此興落落何由償。
深知良工心獨苦,愛畫不減青琳瑯。
往時王孟端,近者夏太常。
二公之畫世所藏,此物胡為在君堂?君心自有百煉剛,見此意氣俱飛揚。
烏臺退食宴佳客,看竹不礙肩輿郎。
我當(dāng)攜琴載雙鶴,坐子林間青石床。
詩句欣賞
MORE+
兵動半天下,漸行江以南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羌村歸杜甫,精舍辟羅含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鶴唳驚寒早,蛩吟吊夢酣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洞庭秋色老,犒敵趁黃柑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東岡有田舍,云是隱君門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障日借鄰樹,避人居遠(yuǎn)村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用慳囊諱澀,汲少井難渾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吾欲從之往,相依長子孫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垂楊維短艇,旁郡避兵來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晚飯拾山果,行衣上水苔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孫孤為兒死,屋徹想田萊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笑謂諸鄰曲,生存且一杯
出處:
村居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霜飛刺天木葉落,北風(fēng)卷地雁聲作
出處:
聽楊元潔彈琴歌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滿堂色動寒凌兢,知是山人弄弦索
出處:
聽楊元潔彈琴歌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我生泛梗多憂患,無端入此雍門彈
出處:
聽楊元潔彈琴歌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悲從中來不能遏,衣裾清淚流潺潺
出處:
聽楊元潔彈琴歌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方今箏琶聒人耳,靡曼空侯聞?wù)呦?/a>
出處:
聽楊元潔彈琴歌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攬君手腕請君止,簾外月華寒潑水
出處:
聽楊元潔彈琴歌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前山嵐翠沈,暝色檐間合
出處:
夜宿法云庵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禽聲浴鼓亂,人語塔鈴答
出處:
夜宿法云庵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側(cè)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績。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江南此物賤如草,買種不費鍤與筐。
野生石迸小如指,一夜風(fēng)吹還尺強(qiáng)。
煙鋤雨櫛歲屢改,舊葉換盡新梢長。
青苔白石凈如掃,吳氓越羅生雪霜。
脫巾箕踞坐其下,野叟林夫相與狂。
吹洞簫,飛羽觴,鳴玉琴,舞《霓裳》,陰風(fēng)颯颯左右至,耳熱不受秋山?jīng)觥?br>醉中恍惚無定所,顛倒萬籟隨宮商。
忽如壯士入沙場,鐵騎夜蹙陰山疆。
不聞鼓角動,但見矛戟森開張。
忽如仙人來帝傍,翠環(huán)金節(jié)聲鏘鏘。
不聞鸞鶴叫,但見云中雙鳳凰,蛟龍起舞鬼陸梁。
復(fù)如扁舟渡瀟湘,九疑山前鷓鵠泣,二女聞之雙斷腸。
是時騷人醉半醒,孤棹萬里回滄浪。
十年宦游隔江海,此興落落何由償。
深知良工心獨苦,愛畫不減青琳瑯。
往時王孟端,近者夏太常。
二公之畫世所藏,此物胡為在君堂?君心自有百煉剛,見此意氣俱飛揚。
烏臺退食宴佳客,看竹不礙肩輿郎。
我當(dāng)攜琴載雙鶴,坐子林間青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