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于介翁
于仲文
于休烈
于佑任
于倞
于儒穎
于光褒
于興宗
于養(yǎng)志
于養(yǎng)源
于卿保
于右任
于啟璋
于士祜
于太夫人劉氏
于始瞻
于季子
于學謐
于宗瑛
于定國
于尹躬
于巽
于式敷
于式枚
于志寧
于慎行
于懿
于成龍
于房
于振
精選古詩
和梅軒叔原韻其二
和高方伯韻
壽范浣浦侍御其一
壽范浣浦侍御其二
和六給諫除夕前一日得雨喜而有作原韻
題六給諫看竹圖
偶感其一
偶感其二
古詩名句
曲終也,余韻在,見游魚浴鷺、出沒波間
愛褥草芊綿,更秾柳垂池,翠柏參天
日長人倦,向北窗、欹枕高眠
愁魂繞、滄浪云夢,片時行盡三千
柳外高樓一帶遮,門前偷下六萌車
玉環(huán)雙臂綰紅紗
十二闌干閑倚遍,黃鶯啼上內人斜
隔江愁聽后庭花
查古詩
搜索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作者:
盛時泰
朝代:
明
震旦值熙陽,首夏時清和。
緬懷鷲嶺地,茲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
撚花陟寶座,花影何婀娜。
阿難笑傳意,外道生障魔。
豈期一莖草,可為千丈柯。
歷劫已無數,未來今已過。
嗟予稟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雞足山,眾寶何嵯峨
。
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禪解既已鮮,支離何眾多。
空有澄觀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閻屠人,終日疲婆娑。
真性了無取,千載如一俄。
顛倒識浪中,仡仡復蹉蹉。
哀哉此眾生,忍聞修多羅。
渡海必以筏,無筏難涉河。
渡竟還自渡,由旬與剎那。
寄言后世士,諷誦無怠跎。
詩句欣賞
MORE+
我欲東歸勸我留,滿床詩草盡見投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見時醉操銀不律,雌黃燦熳珊瑚鉤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以茲感激國士知,新舊存亡不可移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季札匣中鏌铘劍,脫掛徐君墳樹枝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浮云世態(tài)那堪說,眾人聞之皆不悅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謝傅西州春草深,羊曇涕淚空成雪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贈刀人,結襪子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可憐貧時交,一生與一死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召公已死周公嗔,道傍之言未必真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馮驩不去反見忌,天下盡諱為門人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宗伯中丞本愛才,乍聞此語亦徘徊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惟君知我有心者,肝腸傾倒無所猜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校書舊物許薦我,君縱殷勤我不□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子虛》欲奏雖未成,知己難忘楊意情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長安國門同日出,我歸金閶君石城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璧水曾經黃屋坐,祭酒胡床尚虛左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苜蓿先生三數公,桃李門人千百個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紛紛入貲同舍生,春秋俱服左丘明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君行未可輕此輩,萬一中間有馬卿
出處:
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慶丁卯、戊辰)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先帝垂衣久,元公翼戴長
出處:
奉寄太師成國朱公二十八韻
作者:
王稚登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緬懷鷲嶺地,茲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
撚花陟寶座,花影何婀娜。
阿難笑傳意,外道生障魔。
豈期一莖草,可為千丈柯。
歷劫已無數,未來今已過。
嗟予稟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雞足山,眾寶何嵯峨。
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禪解既已鮮,支離何眾多。
空有澄觀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閻屠人,終日疲婆娑。
真性了無取,千載如一俄。
顛倒識浪中,仡仡復蹉蹉。
哀哉此眾生,忍聞修多羅。
渡海必以筏,無筏難涉河。
渡竟還自渡,由旬與剎那。
寄言后世士,諷誦無怠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