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宗豐
吳宗儒
吳宗慈
吳宗旦
吳宗愛
吳宗榮
吳宗達(dá)
吳定
吳定璋
吳宜孫
吳寶三
吳寶書
吳寶鈞
吳實(shí)
吳宣
吳宣培
吳宣德
吳家騏
吳寬
吳壽平
吳壽彭
吳壽昌
吳壽翁
吳小姑
吳小貞
吳少微
吳尚憙
吳尚質(zhì)
吳尚野
吳居厚
精選古詩
太師宅
孔北海
孔節(jié)婦
憶昔
方丈室辭
日重光行
木齋詩
毛女
古詩名句
含沙吹幾度,鬼彈落一個
喜沾清悟姿,不惜沉冥醉
冉冉春云陰,郁郁晴光瑩
西州貴將吏,茵褥厚常寸
入門便坐從炊黍,上榻橫眠聽解頤
未必參帷幕,看君展一籌
燕磯朝耽語,牛渚夜星陪
轉(zhuǎn)風(fēng)灣底曾回燭,新婦灘前一詠梅
查古詩
搜索
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
作者:
周永年
朝代:
明
奚川八景不可見,盡情斂取入畫圖。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dāng)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柳眠更起竹乍醉,坐見滿地清陰鋪。
青山白云粉黛深,暝樹寒鴉疑墨涂。
讀書有此下酒物,秣田可釀錢可沽。
村居惟愁過客少,時教置驛臨通衢。
儒林文苑隱逸傳,競夸僑肸生菰蘆。
窺園臨水足酬唱,放歌舒嘯隨召呼。
記里桃源境絕異,序中盤谷路復(fù)紆。
花撫紫荊與常棣,鳥催布谷兼提壺。
案陳諸器庋圖籍,無一不與古為徒。
家藏食鼎斟雉羹,俗傳避忌呼落蘇。
石田寫景旋寄詠,醉時擊缶歌烏烏。
何處閑行過略約,幾人枯坐來跏趺。
長林豐草任寂寞,明堂今有一柱扶。
此圖久失忽復(fù)出,直從秣陵歸海禺。
展卷如聞古香動,坐觀不敢臥氈毹。
一歌再歌奏金石,豈我細(xì)響能濫竽。
強(qiáng)憑韻腳當(dāng)跋尾,不識可稱同調(diào)無?春光差喜霧非霧,世事休論觚不觚。
故廬指點(diǎn)誰稚子,且欣且慨手捋須。
先疇舊德等閑在,止合傳玩何嘆吁。
王公之先所可薦,莼蘩筐筥暨潢污。
須眉忽作翠微綠,耳畔清泉鳴仆夫
。
丹清能事審若爾,愚公移山真復(fù)愚。
吁嗟乎,愚公移山真復(fù)愚!
詩句欣賞
MORE+
含沙吹幾度,鬼彈落一個
出處:
京察后小述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喜沾清悟姿,不惜沉冥醉
出處:
懷帥惟審郎中戴公司成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冉冉春云陰,郁郁晴光瑩
出處:
雨花臺所見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西州貴將吏,茵褥厚常寸
出處:
胡克遜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入門便坐從炊黍,上榻橫眠聽解頤
出處:
初入秣陵不見帥生有懷太學(xué)時作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未必參帷幕,看君展一籌
出處: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復(fù)戍,起南鴻臚)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燕磯朝耽語,牛渚夜星陪
出處:
萬侍御赴判劍州過金陵有贈(君以邊事論政府行)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轉(zhuǎn)風(fēng)灣底曾回燭,新婦灘前一詠梅
出處:
始興舟中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臨章樓畔唱歌頻,亂颯花枝記飲巡
出處:
臨章樓聞越舸且別悵然二首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深尊明燭意何窮,漸喜南行背朔風(fēng)
出處:
別謝耳伯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戲水鷗雛分浪出,趁巢烏母曳枝行
出處:
郊外水亭小集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長夜
出處:
妾薄命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白骨不可語,鶴歸空爾為
出處:
悲哉行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四時遞推遷,時光亦何速
出處:
詠懷四首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鹿床深處且從容,吾子風(fēng)流不易逢
出處:
小竹林贈別傅叔睿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條看
出處:
暮春長安郊游二音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屹然全似魯靈光,虎跱龍蹯狐兔藏
出處:
投贈太保蹇令公六首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狂歌若奔雷,長江吼滂湃
出處:
感懷詩五首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空階月灑花枝雪,靜夜寒添鶴背霜
出處:
病中漫興八首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艷隕芳銷春又秋,雁王鹿女共夷猶
出處:
病中漫興八首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dāng)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柳眠更起竹乍醉,坐見滿地清陰鋪。
青山白云粉黛深,暝樹寒鴉疑墨涂。
讀書有此下酒物,秣田可釀錢可沽。
村居惟愁過客少,時教置驛臨通衢。
儒林文苑隱逸傳,競夸僑肸生菰蘆。
窺園臨水足酬唱,放歌舒嘯隨召呼。
記里桃源境絕異,序中盤谷路復(fù)紆。
花撫紫荊與常棣,鳥催布谷兼提壺。
案陳諸器庋圖籍,無一不與古為徒。
家藏食鼎斟雉羹,俗傳避忌呼落蘇。
石田寫景旋寄詠,醉時擊缶歌烏烏。
何處閑行過略約,幾人枯坐來跏趺。
長林豐草任寂寞,明堂今有一柱扶。
此圖久失忽復(fù)出,直從秣陵歸海禺。
展卷如聞古香動,坐觀不敢臥氈毹。
一歌再歌奏金石,豈我細(xì)響能濫竽。
強(qiáng)憑韻腳當(dāng)跋尾,不識可稱同調(diào)無?春光差喜霧非霧,世事休論觚不觚。
故廬指點(diǎn)誰稚子,且欣且慨手捋須。
先疇舊德等閑在,止合傳玩何嘆吁。
王公之先所可薦,莼蘩筐筥暨潢污。
須眉忽作翠微綠,耳畔清泉鳴仆夫。
丹清能事審若爾,愚公移山真復(fù)愚。
吁嗟乎,愚公移山真復(fù)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