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鄭豐
鄭丹
鄭義
鄭義真
鄭之僑
鄭之才
鄭之文
鄭之章
鄭之藩
鄭云娘
鄭云林
鄭云蔭
鄭云表
鄭五錫
鄭亮
鄭人瑞
鄭億年
鄭仁表
鄭僅
鄭仆射
鄭以偉
鄭以庠
鄭仲熊
鄭任鑰
鄭會
鄭會龍
鄭傳之
鄭伯興
鄭伯熊
鄭伯玉
精選古詩
謝盧少卿惠千文
遇葉進士
道情偈
塞上曲二首其一
塞上曲二首其二
蒿里
蜀王入大慈寺聽講
酬王相公見贈
古詩名句
大茂甲子峰,沖融秀氣鐘
一官秦執(zhí)法,五禮漢司農(nóng)
經(jīng)學傳韋相,才名表李邕
陵今稱下馬,人拜若堂封
波鱗片片起,怡悅此中間
弘景良常隱,安仁洛涘閒
風霆時出岫,霖雨且棲山
西澗曾非遠,扶藜幾往還
查古詩
搜索
百洞山青芝寺
作者:
黃浚
朝代:
近現(xiàn)代
青芝俯江干,戴石別成趣。
鳴泉絕無澗,一碧不須樹
。
我來臺山后,百洞恐非故。
巖腰有何好,樓楯曲比附。
繞樓植梅竹,江國入指顧。
雙崖障其東,危徑即天路。
玉蜍辭望舒,化石佇寒露。
其阿蝙蝠洞,磴仄窘余步。
窺天真坐井,靜與太古遇。
此云最勝處,驗取壁題句。
星窩石尋常,虎洞遠奔赴。
山僧指磊隗,妄狀脊與跗。
吾稽崇相集,射生詩自注。
山君氣已索,遺說傳屢誤。
坐令草間跡,么黠付狐兔。
郭君今再來,為我語姁姁。
寺新僧反蠢,嘆息陵谷暮。
蒼煙遂四合,歸棹更洄溯。
詩句欣賞
MORE+
入手當為天下技,禿頭終瘞水邊材
出處:
答馬龍惠筆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八分墨妙還江浦,科斗書成也狀元
出處:
答馬龍惠筆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思與兩賢同把筆,夕陽江郭斷離魂
出處:
答馬龍惠筆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未推賢輩上騷壇,宗廟前頭有一門
出處:
答馬龍惠筆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已近宮墻窺此道,恐如游騎走他村
出處:
答馬龍惠筆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圖書有秘誰先覺,坤復求端我亦元
出處:
答馬龍惠筆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到得滿懷風月在,不妨行坐弄吟魂
出處:
答馬龍惠筆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無我無人無古今,天機何處不堪尋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風霆示教皆吾性,汗馬收功正此心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水火鼎中非玉液,鴛鴦譜里失金針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道人欲向諸君說,只恐諸君信未深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浮生擾擾白頭新,又見人間一度春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爾輩何時宜發(fā)憤,老聞夜雨欲傷神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此身天地逢人少,落日江門叫鶴頻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為報楊朱莫相笑,孟軻不是褊心人
出處:
示諸生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偶從道路得行藏,南北音書又一鄉(xiāng)
出處:
聞緝熙授平湖掌教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溟海心情真自遠,平湖風月可誰將
出處:
聞緝熙授平湖掌教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山中舊坐香根老,耳畔新聲木鐸長
出處:
聞緝熙授平湖掌教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衰病未知何日起,扶留窗下正抄方
出處:
聞緝熙授平湖掌教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樹倒藤枯始一扶,諸賢為計得無疏
出處:
次韻廷實示學者
作者:
陳獻章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鳴泉絕無澗,一碧不須樹。
我來臺山后,百洞恐非故。
巖腰有何好,樓楯曲比附。
繞樓植梅竹,江國入指顧。
雙崖障其東,危徑即天路。
玉蜍辭望舒,化石佇寒露。
其阿蝙蝠洞,磴仄窘余步。
窺天真坐井,靜與太古遇。
此云最勝處,驗取壁題句。
星窩石尋常,虎洞遠奔赴。
山僧指磊隗,妄狀脊與跗。
吾稽崇相集,射生詩自注。
山君氣已索,遺說傳屢誤。
坐令草間跡,么黠付狐兔。
郭君今再來,為我語姁姁。
寺新僧反蠢,嘆息陵谷暮。
蒼煙遂四合,歸棹更洄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