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何殿春
何毓秀
何氏
何永沂
何永錫
何汝健
何汝樵
何治
何洛文
何洞清
何洪
何派行
何涓
何深
何清
何渷
何湛然
何溥
何滿子
何潛淵
何澄
何瀾泰
何澹
何炳然
何煥
何焯
何熙志
何熙績
何燮
何獻科
精選古詩
絕句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
詩僧常不輕以梅花句得名于時雪后踏月相過論詩終夕退得二絕以謝
自仙潭治歸舟呈王鷗盟
次韻王鷗盟秋日郊居即事
次李提舉桂花韻
塞上與鄭將夜飲
次歸耕堂稀字韻
古詩名句
波光倒蘸紅樓影,照見佳人弄玉簫
茅亭一個竹編籬,水鳥數(shù)聲風滿池
吹面荷花微醉醒,雪羅小扇坐題詩
香霧滿簾風不到,花陰鋪地月斜明
春寒策策春宵短,又聽鄰雞第一聲
雪月尊前足笑歌,到門何事不相過
情知離合皆天意,只恐重來白發(fā)多
微茫煙浪浦帆開,一曲琵琶淚滿腮
查古詩
搜索
臺城路
作者:
常燕生
朝代:
近現(xiàn)代
當時輕負春歸去,回頭夜闌花瞑。
絮雨挑燈,芳箋寫恨,多少悲歡情境。
離愁記省。
有苔掩龍文,鏡銷鸞影。
不道而今,夢魂難入四禪定
。
微霜漸侵鬢頂。
幾年留滯里,寬盡衣領。
榴火燒紅,蒲尊獻綠,又是一番風景。
家山路永。
甚酒奠泉臺,香焚土鼎。
剩有瓊枝,尚蓬蓬耐冷。
詩句欣賞
MORE+
龍去石潭黃竹暗,鳥啼仙洞菊花晴
出處:
送湯子敬之寧都并柬王太守姜煉師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定陪五馬題詩去,憑報山人載酒行
出處:
送湯子敬之寧都并柬王太守姜煉師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鴻雁哀鳴雪羽輕,鳳雛飛去錦衣明
出處:
憶伯兄子中仲弟子彥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常時見月憐兒女,此日看云憶弟兄
出處:
憶伯兄子中仲弟子彥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下徑春深桐樹暗,湘鄉(xiāng)云凈峽山晴
出處:
憶伯兄子中仲弟子彥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何時共對珠林酒,日倚東風賦紫荊
出處:
憶伯兄子中仲弟子彥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一洞深連三十里,兩崖高擁百千峰
出處:
閬川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溪流交路頻穿草,日色窺林半隱松
出處:
閬川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野碓舂泉秋雨急,土窯煉石晚煙濃
出處:
閬川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云深不記平畬路,月落時聞資福鐘
出處:
閬川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斬竹踏泥泉漬香,蒸云搗霧洗成漿
出處:
見搗竹為紙者人多貨為楮幣感而有賦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一簾春水琉璃滑,萬疊晴云玉版光
出處:
見搗竹為紙者人多貨為楮幣感而有賦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蜀郡鸞箋勞拂拭,秦人魚網(wǎng)費評章
出處:
見搗竹為紙者人多貨為楮幣感而有賦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遙憐叔世滋奸偽,鬼幣翻崇簡牘荒
出處:
見搗竹為紙者人多貨為楮幣感而有賦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水口何年別起樓,登臨亦足散羈愁
出處:
山樓秋興和友人韻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泉聲近報山中夜,月色遙分海上秋
出處:
山樓秋興和友人韻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訪古長懷尋馬跡,探幽猶擬上牛頭
出處:
山樓秋興和友人韻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西巖聞有花如雪,載酒還能共醉不
出處:
山樓秋興和友人韻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重陽獨臥高齋雨,此日兼懷故里秋
出處:
九日臥病戲柬王伯衢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滿眼菊花愁共把,多情藥物慰相求
出處:
九日臥病戲柬王伯衢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絮雨挑燈,芳箋寫恨,多少悲歡情境。
離愁記省。
有苔掩龍文,鏡銷鸞影。
不道而今,夢魂難入四禪定。
微霜漸侵鬢頂。
幾年留滯里,寬盡衣領。
榴火燒紅,蒲尊獻綠,又是一番風景。
家山路永。
甚酒奠泉臺,香焚土鼎。
剩有瓊枝,尚蓬蓬耐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