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敦仁
吳敦常
吳敦禮
吳敬
吳敬夫
吳敬庭
吳敬梓
吳文培
吳文忠
吳文揚
吳文柔
吳文治
吳文泰
吳文溥
吳文潛
吳文炳
吳文祥
吳文若
吳文英
吳文镕
吳文震
吳斌
吳斯洺
吳無聞
吳日泉
吳旦
吳時仕
吳時顯
吳旸
吳昆田
精選古詩
雪后登城樓
送陸仲子之嘉善校官
歲暮偶成
聞家君夢恩復(fù)御史大夫喜述
除夜作
題方子元煥西郭草堂
答贈谷明府嗣興
春日同吳峻伯提學(xué)游云門分韻得門字
古詩名句
君如碧海千尋水,我是青天一片云
燈酒逝,語容分
十年漠漠獨行人
且同月待清秋日,報答黃花見證恩
畫閣輕歌,高樓沉醉
布衫幾染盈盈淚
一番歡笑一番憂,人間哪有忘情水
凈盡塵喧,消殘馀媚
查古詩
搜索
俞律詩兄督予先作《登廬山龍首崖放歌》,因走筆賦此,不知能入法眼否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君不見禹甸名山大宛馬,其中匡廬甲天下。
又不見匡廬雖以奇秀聞,山水之外饒人文。
天人合一始完足,闕一有身乃無魂。
憶昔蝦夷掠赤縣,隳突叫囂極兇悍。
北地中原皆陸沉,海棠輿圖割其半。
元戎登高振臂呼,底死不作亡國奴。
萬眾守土俱有責(zé),筑我長城寧捐軀。
山川草木亦怒叱,炎黃華胄益壁立。
鐵騎歷塊過大都,沙場千里殷觱篥。
八年血雨腥風(fēng)中,義師終奪丑虜魄。
天旋地轉(zhuǎn)期河清,兵銷鋤犁田可耕。
豈意禍起蕭墻里,烽火又見楚漢爭。
爭戰(zhàn)三載舊社屋,可憐黔黎苦茶毒。
還寄生計仰斧鐮,出有車馬食有肉。
太息世事每轉(zhuǎn)輪,昏著全輸好棋局。
變法大纛翻變顏,赤地餓殍吞聲哭
。
悲劇頻演在茲山,讜論逆耳言者族。
一人之心逾驕固,是非非是馬成鹿。
彌天浩劫跬步來,斯文同袍迭巢覆。
國脈危殆一線懸,始作俑者罪難贖。
維我鄧公出群雄,一掃氛祲扇清風(fēng)。
正道是由易故轍,求真務(wù)實屏鑿空。
籌畫總以人為本,維民所止奏事功。
倉廩實兮衣食足,此日真見東方紅。
我今登陟忘老耄,龍首崖上舒雙瞳。
匡廬奇絕數(shù)云海,潮生潮落淡復(fù)濃。
植杖崖巔久凝佇,伴我左右華蓋松。
長松與我共爾汝,如子如孫水乳融。
須臾云開眾山碧,驀見前山鐵船峰。
峰崖相看兩不厭,如友如朋聲氣通。
招飲便掛帆席至,釜酒一吸龍作虹。
吐金滿器災(zāi)弊祛,永古人壽年亦豐。
因悟人天應(yīng)相睦,相睦之道惟中庸。
鼎鼐調(diào)和仗群策,聿成大業(yè)須有容。
吁嗟乎,君不聞商鑒昭昭著青史,治亂兩間只片紙。
毋使后人哀后人,長歌之意厥在此。
詩句欣賞
MORE+
蒼生戢戢俱在甄陶中,公今顧我如有意,會飛杖錫凌蒼空
出處:
寄云山寺僧人草堂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山人贈爾藤一枝,怪形偃蹇如蛟螭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平生丘壑我所愛,魑魅驚走安敢窺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梓潼當(dāng)年贈桃竹,書閣照夜然青藜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吁嗟古人跡已遠(yuǎn),能無此物相扶持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趙州八十始行腳,芒鞋健步雙龐眉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登山涉水覽幽勝,意倦未必忘歸期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舊傳化龍不復(fù)見,能解虎斗安足奇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吾師履行極平坦,世人方寸生九疑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云山住處本禪寂,猿鳥為伴真相知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大千由來在腳底,要探理窟窮玄機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鼓枻還從甬東去,出門一笑孤云飛
出處:
藤杖贈西原道人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材重椅桐價璧瑜,山川清氣孕魁奇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談經(jīng)奪席輸年少,獨步當(dāng)今更有誰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君如局促轅下駒,平生志氣壯萬夫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虞卿窮愁書始著,孟軻好辨言非迂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今人雖生古人后,古人豈與今人殊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要吞五車在胸次,取之無盡用有馀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圣賢道脈傳不泯,名懸萬代日月俱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致君唐虞比稷契,豈但可托六尺孤
出處:
和戴文準(zhǔn)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又不見匡廬雖以奇秀聞,山水之外饒人文。
天人合一始完足,闕一有身乃無魂。
憶昔蝦夷掠赤縣,隳突叫囂極兇悍。
北地中原皆陸沉,海棠輿圖割其半。
元戎登高振臂呼,底死不作亡國奴。
萬眾守土俱有責(zé),筑我長城寧捐軀。
山川草木亦怒叱,炎黃華胄益壁立。
鐵騎歷塊過大都,沙場千里殷觱篥。
八年血雨腥風(fēng)中,義師終奪丑虜魄。
天旋地轉(zhuǎn)期河清,兵銷鋤犁田可耕。
豈意禍起蕭墻里,烽火又見楚漢爭。
爭戰(zhàn)三載舊社屋,可憐黔黎苦茶毒。
還寄生計仰斧鐮,出有車馬食有肉。
太息世事每轉(zhuǎn)輪,昏著全輸好棋局。
變法大纛翻變顏,赤地餓殍吞聲哭。
悲劇頻演在茲山,讜論逆耳言者族。
一人之心逾驕固,是非非是馬成鹿。
彌天浩劫跬步來,斯文同袍迭巢覆。
國脈危殆一線懸,始作俑者罪難贖。
維我鄧公出群雄,一掃氛祲扇清風(fēng)。
正道是由易故轍,求真務(wù)實屏鑿空。
籌畫總以人為本,維民所止奏事功。
倉廩實兮衣食足,此日真見東方紅。
我今登陟忘老耄,龍首崖上舒雙瞳。
匡廬奇絕數(shù)云海,潮生潮落淡復(fù)濃。
植杖崖巔久凝佇,伴我左右華蓋松。
長松與我共爾汝,如子如孫水乳融。
須臾云開眾山碧,驀見前山鐵船峰。
峰崖相看兩不厭,如友如朋聲氣通。
招飲便掛帆席至,釜酒一吸龍作虹。
吐金滿器災(zāi)弊祛,永古人壽年亦豐。
因悟人天應(yīng)相睦,相睦之道惟中庸。
鼎鼐調(diào)和仗群策,聿成大業(yè)須有容。
吁嗟乎,君不聞商鑒昭昭著青史,治亂兩間只片紙。
毋使后人哀后人,長歌之意厥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