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方子京
方子容
方子靜
方存心
方孝孺
方孝標
方孝能
方孟式
方守敦
方宗誠
方審權(quán)
方壽
方履篯
方山京
方岳
方峨
方左鉞
方師尹
方希孟
方希覺
方干
方干李主簿
方廣德
方應綸
方廷實
方廷楷
方廷璽
方廷瑚
方開之
方式濟
精選古詩
次季弼索楊繼甫詩其一
次季弼索楊繼甫詩其二
辛丑正月上休日謁靈康廟拜滕公祠
雨花臺其一
雨花臺其三
賀孫知從改章服
送錢守歸朝除大農(nóng)二首其二
送錢守歸朝除大農(nóng)二首其一
古詩名句
誰分楊露灑空來,南海潮音呴怒雷
靈鷲峰前獻珠罷,幽蘭館外艤舟回
半生憔悴廢琴意,一紙琳瑯詠絮才
未敢清辭就燈看,焚心如篆漸成灰
他生卜得已堪憐,珍重靈芽寄福田
大夢欲擎燭龍首,多情悔拍玉人肩
傳書長夜入江海,傷別中年要管弦
南國好風不吹我,詩懷三起復三眠
查古詩
搜索
俞律詩兄督予先作《登廬山龍首崖放歌》,因走筆賦此,不知能入法眼否
作者:
常國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君不見禹甸名山大宛馬,其中匡廬甲天下。
又不見匡廬雖以奇秀聞,山水之外饒人文。
天人合一始完足,闕一有身乃無魂。
憶昔蝦夷掠赤縣,隳突叫囂極兇悍。
北地中原皆陸沉,海棠輿圖割其半。
元戎登高振臂呼,底死不作亡國奴。
萬眾守土俱有責,筑我長城寧捐軀。
山川草木亦怒叱,炎黃華胄益壁立。
鐵騎歷塊過大都,沙場千里殷觱篥。
八年血雨腥風中,義師終奪丑虜魄。
天旋地轉(zhuǎn)期河清,兵銷鋤犁田可耕
。
豈意禍起蕭墻里,烽火又見楚漢爭。
爭戰(zhàn)三載舊社屋,可憐黔黎苦茶毒。
還寄生計仰斧鐮,出有車馬食有肉。
太息世事每轉(zhuǎn)輪,昏著全輸好棋局。
變法大纛翻變顏,赤地餓殍吞聲哭。
悲劇頻演在茲山,讜論逆耳言者族。
一人之心逾驕固,是非非是馬成鹿。
彌天浩劫跬步來,斯文同袍迭巢覆。
國脈危殆一線懸,始作俑者罪難贖。
維我鄧公出群雄,一掃氛祲扇清風。
正道是由易故轍,求真務實屏鑿空。
籌畫總以人為本,維民所止奏事功。
倉廩實兮衣食足,此日真見東方紅。
我今登陟忘老耄,龍首崖上舒雙瞳。
匡廬奇絕數(shù)云海,潮生潮落淡復濃。
植杖崖巔久凝佇,伴我左右華蓋松。
長松與我共爾汝,如子如孫水乳融。
須臾云開眾山碧,驀見前山鐵船峰。
峰崖相看兩不厭,如友如朋聲氣通。
招飲便掛帆席至,釜酒一吸龍作虹。
吐金滿器災弊祛,永古人壽年亦豐。
因悟人天應相睦,相睦之道惟中庸。
鼎鼐調(diào)和仗群策,聿成大業(yè)須有容。
吁嗟乎,君不聞商鑒昭昭著青史,治亂兩間只片紙。
毋使后人哀后人,長歌之意厥在此。
詩句欣賞
MORE+
之子悵難覓,微吟托寒蛩
出處:
古意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古佩煙消海月沉,炎天底事峭寒侵?返魂香黯綠槐陰
出處:
浣溪沙傷逝慰友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十載茫茫生死劫,兩間寂寂蕙蘭心
出處:
浣溪沙傷逝慰友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夜臺誰與伴孤吟?
出處:
浣溪沙傷逝慰友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翹首望銀漢,惝恍鏡奩開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素娥仙袂輕舉,千里御風來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贈我紅綃雙幅,慰我幽窗孤獨,心契兩無猜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欲向月邊醉,攜酒上高臺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水空闊,云浩渺,影徘徊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劃然長嘯,香霧飄處墮青釵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萬古詞魂迷惘,一杵鐘聲摩蕩,靈氣漸沉埋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且伴嬋娟舞,中夜愜清懷
出處:
水調(diào)歌頭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遠遁高飛兩未能,劫波揚處托殘生
出處:
鷓鴣天感懷次清曉韻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凄迷夢與秋鴻杳,黯淡愁遮夜月明
出處:
鷓鴣天感懷次清曉韻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天已醉,淚休零
出處:
鷓鴣天感懷次清曉韻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幽窗坐斷淺深更
出處:
鷓鴣天感懷次清曉韻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可憐檣櫓都摧折,猶問蓬山路幾程
出處:
鷓鴣天感懷次清曉韻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高陵成谷海揚塵,劫后茫茫剩此身
出處:
贈喚云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修到無聞無見地,鳥啼花笑為何人?
出處:
贈喚云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蒼茫孤島劫波環(huán),月黑何從覓港灣?人在重重迷霧里,一燈引我到靈山
出處:
感懷贈喚云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又不見匡廬雖以奇秀聞,山水之外饒人文。
天人合一始完足,闕一有身乃無魂。
憶昔蝦夷掠赤縣,隳突叫囂極兇悍。
北地中原皆陸沉,海棠輿圖割其半。
元戎登高振臂呼,底死不作亡國奴。
萬眾守土俱有責,筑我長城寧捐軀。
山川草木亦怒叱,炎黃華胄益壁立。
鐵騎歷塊過大都,沙場千里殷觱篥。
八年血雨腥風中,義師終奪丑虜魄。
天旋地轉(zhuǎn)期河清,兵銷鋤犁田可耕。
豈意禍起蕭墻里,烽火又見楚漢爭。
爭戰(zhàn)三載舊社屋,可憐黔黎苦茶毒。
還寄生計仰斧鐮,出有車馬食有肉。
太息世事每轉(zhuǎn)輪,昏著全輸好棋局。
變法大纛翻變顏,赤地餓殍吞聲哭。
悲劇頻演在茲山,讜論逆耳言者族。
一人之心逾驕固,是非非是馬成鹿。
彌天浩劫跬步來,斯文同袍迭巢覆。
國脈危殆一線懸,始作俑者罪難贖。
維我鄧公出群雄,一掃氛祲扇清風。
正道是由易故轍,求真務實屏鑿空。
籌畫總以人為本,維民所止奏事功。
倉廩實兮衣食足,此日真見東方紅。
我今登陟忘老耄,龍首崖上舒雙瞳。
匡廬奇絕數(shù)云海,潮生潮落淡復濃。
植杖崖巔久凝佇,伴我左右華蓋松。
長松與我共爾汝,如子如孫水乳融。
須臾云開眾山碧,驀見前山鐵船峰。
峰崖相看兩不厭,如友如朋聲氣通。
招飲便掛帆席至,釜酒一吸龍作虹。
吐金滿器災弊祛,永古人壽年亦豐。
因悟人天應相睦,相睦之道惟中庸。
鼎鼐調(diào)和仗群策,聿成大業(yè)須有容。
吁嗟乎,君不聞商鑒昭昭著青史,治亂兩間只片紙。
毋使后人哀后人,長歌之意厥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