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暻
吳曦
吳曰南
吳曹直
吳曾
吳曾徯
吳曾貫
吳有定
吳朏
吳朝品
吳朝奉
吳朝進
吳未淳
吳本嵩
吳本泰
吳機
吳李芳
吳杭
吳枟
吳柏
吳某
吳柔勝
吳棟
吳樹芬
吳樹萱
吳栻
吳桂森
吳楨
吳梅
吳梅卿
精選古詩
羅漢過海圖次韻
滄州鐵獅子歌用韻
臥鐘
廢檠
歷下亭和韻
過田家
海上分韻得天字
登滕王閣和子喬
古詩名句
白馬紫金鞍,停鑣過上蘭
寄言狹斜子,詎知隴道難
赤坂途三折,龍堆路九盤
冰生肌里冷,風起骨中寒
功名志所急,日暮不遑餐
長驅(qū)入右地,輕舉出樓蘭
直去已垂涕,寧可望長安
匪期定遠封,無羨輕車官
查古詩
搜索
己亥歲謁杜工部草堂放歌當哭一首
作者:
唐鼎元
朝代:
近現(xiàn)代
杜陵兀兀一布衣,置身期在唐虞墀。
胸中謨猷稷與契,何止乃為喪亂詩。
嫡嫡真?zhèn)鞯缴疥?,猶是致主堯舜心。
最下始數(shù)漢唐業(yè),豈卜黃屋東南臨
。
拔劍斫地作悲歌,海水為立天為劘。
酒酣幘墮忽狂叫,肝膽五岳同嵯峨。
唐土地,宋山河。
王師未到精魂到,誰驅(qū)烈烈揮長戈。
朝廷大度置河朔,誰指江淮作邊幅。
萬世歷歷稱公詩,二公九泉不瞑目。
小子愛讀二公文,豈意同逢八表昏。
憫亂傷離亦有作,萬里長途三百篇。
哀哉此禍何所極,戰(zhàn)場開遍南北端。
碧血淋漓恣摹寫,義憤激切沖危冠。
堂堂江水繞城郭,數(shù)間祠宇傍修竹。
二公去后誰嗣音,一千年來躡芳躅。
但望華夏旋中興,焉淪微軀委溝壑。
公有知音嚴與范,吾今淚落瞻誰屋。
詩句欣賞
MORE+
去年東岳兼西岳,來往真如天際云
出處:
送孫丈歸黃山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今日黃山游不得,三十六峰空待君
出處:
送孫丈歸黃山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君歸好向湯泉浴,曾見骨青而髓綠
出處:
送孫丈歸黃山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容成教以駐年方,服食虛無坐紫床,道成相與隨軒皇
出處:
送孫丈歸黃山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亂石截流數(shù)千里,大石生人小石死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水小不險水大險,穿舟最患石齒齒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水石喧闐斗不開,水崩石裂聲如雷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兩岸青峰隨帆轉(zhuǎn),一灘白鳥逐篙回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灘名烏蠻最險惡,伏波往日曾疏鑿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功同神禹合俎豆,有廟巍巍鎮(zhèn)甌駱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甌駱至今遵約束,歲時廟下祭旗纛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祠中銅鼓鑄馬馀,銀釵叩擊蠻風俗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麋泠雙女僭為王,將軍破賊威揚揚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雙植金標臨漲海,七腰銀艾到炎荒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神靈終古槎江在,巨石依然排壁壘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湍流赑怒狀軍聲,勢逐牂牁東入海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兩江黔郁此朝宗,我溯驚濤欲上邕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千篙日與雷霆戰(zhàn),萬馬橫當水石沖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調(diào)兵東征苦不速,番禺九郡未恢復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遇主徒希馬伏波,委身未遇劉文叔
出處:
烏蠻大灘謁伏波將軍祠代景大夫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胸中謨猷稷與契,何止乃為喪亂詩。
嫡嫡真?zhèn)鞯缴疥?,猶是致主堯舜心。
最下始數(shù)漢唐業(yè),豈卜黃屋東南臨。
拔劍斫地作悲歌,海水為立天為劘。
酒酣幘墮忽狂叫,肝膽五岳同嵯峨。
唐土地,宋山河。
王師未到精魂到,誰驅(qū)烈烈揮長戈。
朝廷大度置河朔,誰指江淮作邊幅。
萬世歷歷稱公詩,二公九泉不瞑目。
小子愛讀二公文,豈意同逢八表昏。
憫亂傷離亦有作,萬里長途三百篇。
哀哉此禍何所極,戰(zhàn)場開遍南北端。
碧血淋漓恣摹寫,義憤激切沖危冠。
堂堂江水繞城郭,數(shù)間祠宇傍修竹。
二公去后誰嗣音,一千年來躡芳躅。
但望華夏旋中興,焉淪微軀委溝壑。
公有知音嚴與范,吾今淚落瞻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