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法泰
釋法淳
釋法清
釋法演
釋法燈
釋法照
釋法真
釋法祚
釋法秀
釋法空
釋法聰
釋法芝
釋法薰
釋法言
釋法輝
釋法順
釋法騫
釋泚
釋洪偃
釋洪海
釋洪英
釋洵
釋海會
釋海印
釋海評
釋深
釋清
釋清了
釋清壹
釋清外
精選古詩
蘭陵王
踏莎行 詠游絲
青門引
浣溪沙
浪淘沙
疏影 分韻詠荷花得實字
花心動
卜算子
古詩名句
人生有良愿,莫如翁姥健
生兒無令名,雖壽安足榮
七歲燕山道,重來見秋草
十月到官衙,蟹肥霜菊華
古稱遠游苦,今知遠游樂
來去何翩翩,云中度雙鶴
稀年具慶稀,勿輕萊子衣
晏眺當沈暉,南山正巍巍
查古詩
搜索
俞子雯太守督發(fā)平糶紀實
作者:
劉咸滎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不睹衢歌復旦時,不讀豳風七月詩。
一幅流民鄭俠圖,我今為公一陳之。
紛集儼如鄒魯蹤,乞糴古有秦晉饑。
猬聚蟻群難悉數(shù),此民此地復此時。
大田何處詩陳風,窮民無告真奇窮。
手攜筐篚實斗米,面目黎黑倉粟紅。
可憐黃童與白叟,視此嗷嗷嗟眾口。
頭如魚鱗密不分,手如枯木粗而黝。
人浮于米將奈何,痌瘝乃心愁太守。
救饑難用量沙才,支分頗費裁花手。
傴僂衰老苦頻訴,古廟秋風循故步。
誰為扶掖丈人峰,力窮喘息將軍樹。
貧婦紛紛來仁宇,奮力爭先面如土。
恨無大力負千鈞,系將一發(fā)呻吟苦。
況復深蔽人叢中,黑如云重環(huán)如堵。
饑腸暗轉心自傷,安能仰視天蒼蒼。
一飯之難乃如此,只愁相與溝壑亡
。
高下排立如春薺,百結鶉衣難蔽體。
蓬頭垢面風雨中,饑鼠羝羊頭觸抵。
不教半點委泥沙,直以金珠視顆米。
布袋有口不能言,眼光直射空其底。
歸家破釜炊火紅,飽爾父子與兄弟。
人之無良信可嗟,天實降災誰為啟。
不善催科善撫字,我于此間觀循吏。
賢哉細事必躬親,如意斯能臂指使。
試問汲黯發(fā)粟時,未必多才能臥治。
詩句欣賞
MORE+
老農真我事,何敢笑樊須
出處:
省耕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植杖蕓苗處,伸眉納稅馀
出處:
省耕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鋤頭三寸澤,田舍五行書
出處:
省耕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飽飯高眠熟,朱門未必如
出處:
省耕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子儋屋潤體復胖,寫出冰花朵朵寒
出處:
子儋畫梅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何物指頭能爾許,元來鐵石是心肝
出處:
子儋畫梅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馬上明妃萬里行,四條弦里斷腸聲
出處:
琵琶士女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如今纖手朱絲底,不唱離情唱合情
出處:
琵琶士女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非緣望遠上秦樓,楊柳依依翠陌頭
出處:
佇立士女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畫就遠山調錦瑟,最憐夫婿不封侯
出處:
佇立士女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一溪流水半山云,山桂綿綿日夕芬
出處:
題畫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莫言丘壑藏名姓,高士他年自傳君
出處:
題畫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曾從老遠說遺經(jīng),凈影堂前幾歲聽
出處:
道士鵝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未必右軍今有筆,莫將輕易換黃庭
出處:
道士鵝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寒光交逗眼蒼然,半夜人間別有天
出處:
絕句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想得非仙亦非鬼,四山風雨擁孤眠
出處:
絕句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秋浸具區(qū)天地寒,老崖垂腳怒龍蟠
出處: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仙人夜半騎龍去,木客潛窺古灶丹
出處: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斷崖橫截傲崇岡,風葉滿林斜日黃
出處: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十歲采薪多伴侶,不知翁子有他腸
出處: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幅流民鄭俠圖,我今為公一陳之。
紛集儼如鄒魯蹤,乞糴古有秦晉饑。
猬聚蟻群難悉數(shù),此民此地復此時。
大田何處詩陳風,窮民無告真奇窮。
手攜筐篚實斗米,面目黎黑倉粟紅。
可憐黃童與白叟,視此嗷嗷嗟眾口。
頭如魚鱗密不分,手如枯木粗而黝。
人浮于米將奈何,痌瘝乃心愁太守。
救饑難用量沙才,支分頗費裁花手。
傴僂衰老苦頻訴,古廟秋風循故步。
誰為扶掖丈人峰,力窮喘息將軍樹。
貧婦紛紛來仁宇,奮力爭先面如土。
恨無大力負千鈞,系將一發(fā)呻吟苦。
況復深蔽人叢中,黑如云重環(huán)如堵。
饑腸暗轉心自傷,安能仰視天蒼蒼。
一飯之難乃如此,只愁相與溝壑亡。
高下排立如春薺,百結鶉衣難蔽體。
蓬頭垢面風雨中,饑鼠羝羊頭觸抵。
不教半點委泥沙,直以金珠視顆米。
布袋有口不能言,眼光直射空其底。
歸家破釜炊火紅,飽爾父子與兄弟。
人之無良信可嗟,天實降災誰為啟。
不善催科善撫字,我于此間觀循吏。
賢哉細事必躬親,如意斯能臂指使。
試問汲黯發(fā)粟時,未必多才能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