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文啟灥
文喜
文嘉
文國干
文天祐
文天祥
文天祥士友
文子璋
文孚
文宗皇帝
文師敬
文干
文廷式
文彥博
文彭
文徵明
文德嵩
文德皇后
文掞
文斐
文星瑞
文昭
文有年
文林
文森
文氏
文漢光
文洪
文洪源
文湛
精選古詩
寶林寺六景其二
寶林寺六景其三
寶林寺六景其四
寶林寺六景其五
寶林寺六景其六
暉吉大居士游陰那招韻
題羅浮合掌巖高數(shù)百丈
落梅
古詩名句
琵琶弦撥琵琶行,或為孤愁或為情
白傅何嘗青女識,曲衷但向大江傾
一襟煙水長流逝,多少才人無姓名
揾遍春痕春且去,莫教苦雨礙晴明
鎖江寶塔立嵯峨,閱盡清波與濁波
一派威儀人造就,六邊棱角日消磨
鐵牛金鐸堂皇在,萬棹千舟忐忑過
漫倚危欄誰更問,鎮(zhèn)妖事業(yè)竟如何
查古詩
搜索
瘞骨行
作者:
席子研
朝代:
近現(xiàn)代
莽莽灌木,杳杳長垠。
青青野草,累累荒墳。
鴟鳶礪喙,狐貉嘯群。
樵夫聚燒,牧豎豢?。
噴霧白晝,含沙夕曛。
夜燐轉(zhuǎn)碧,明滅紛紜。
髑髏拜月,黑暗犬狺。
往往陰雨,鬼哭時聞。
不忍卒讀,古戰(zhàn)場文。
人聚村落,鬼托幽棲。
無窀無穸,魂其蕩兮。
或穴蛇蝮,或挺樹梯。
墻根爨底,壓踵穿題。
血膏原草,骨沒溷泥。
殘肢狼藉,馬不擇蹄。
生既蒙難,死亦苦凄。
為疵為厲,毒害黔黎。
寒風栗體,鳥聲含凄。
慘茲寇盜,災罹其身。
死忠死逆,鬼故鬼新。
焦炎玉石,詎別富貧。
棟宇灰燼,珠繡埋塵。
呼吁泉臺,銜冤幾春。
年年寒食,麥飯孰親。
古今兇焰,哀嘆酸辛。
滅秦坑趙,殺戮殘仁。
五代不道,禍亂相循
。
天胡不吊,苦斯蒸民。
埋骸掩骼,有司之良。
乃啟幽廢,陟彼高岡。
玄武北峙,朱雀南翔。
拿云青松,拔地白楊。
巍然大冢,墓石流光。
匪棺匪槨,堅逾黃腸。
昔時同難,今則同場。
千齡萬歲,終焉允臧。
清羞麥飯,寓餞醴漿。
爰申奠醊,大招彷徨。
魂兮歸來,享我芬芳。
毋厲我民,化殄為祥。
詩句欣賞
MORE+
把銀觥,今宵為公一傾
出處:
八六子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劫馀方恨風騷賤,山陽又聞哀管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咽斷枯蟬,燒殘翠蠟,凋落驚傳秋半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滄桑倦眼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便拋卻人寰,塵緣都散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渺渺云寒,此番應在九重宴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仙游怎教忘返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棄槎回望處,揮泣如霰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冷社開時,新聲倚就,消息難憑歸雁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傷心九畹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正故圃飛霜,紫簫吹怨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獨酹江天,一尊清淚滿
出處:
臺城路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鐵笛無端作古歡,啼鶯和夜入霜縑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宜將劫墨酒邊看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燭影千年皆綺夢,騷魂一脈等輕煙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憑誰畫出可憐天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不使風騷絕慧根,傳燈此夕夢留痕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十年情味卻重溫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雨外春光山是客,簾邊秋色月為魂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詞心參透可通神
出處:
浣溪沙
作者:
王蟄堪
朝代:
當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青青野草,累累荒墳。
鴟鳶礪喙,狐貉嘯群。
樵夫聚燒,牧豎豢?。
噴霧白晝,含沙夕曛。
夜燐轉(zhuǎn)碧,明滅紛紜。
髑髏拜月,黑暗犬狺。
往往陰雨,鬼哭時聞。
不忍卒讀,古戰(zhàn)場文。
人聚村落,鬼托幽棲。
無窀無穸,魂其蕩兮。
或穴蛇蝮,或挺樹梯。
墻根爨底,壓踵穿題。
血膏原草,骨沒溷泥。
殘肢狼藉,馬不擇蹄。
生既蒙難,死亦苦凄。
為疵為厲,毒害黔黎。
寒風栗體,鳥聲含凄。
慘茲寇盜,災罹其身。
死忠死逆,鬼故鬼新。
焦炎玉石,詎別富貧。
棟宇灰燼,珠繡埋塵。
呼吁泉臺,銜冤幾春。
年年寒食,麥飯孰親。
古今兇焰,哀嘆酸辛。
滅秦坑趙,殺戮殘仁。
五代不道,禍亂相循。
天胡不吊,苦斯蒸民。
埋骸掩骼,有司之良。
乃啟幽廢,陟彼高岡。
玄武北峙,朱雀南翔。
拿云青松,拔地白楊。
巍然大冢,墓石流光。
匪棺匪槨,堅逾黃腸。
昔時同難,今則同場。
千齡萬歲,終焉允臧。
清羞麥飯,寓餞醴漿。
爰申奠醊,大招彷徨。
魂兮歸來,享我芬芳。
毋厲我民,化殄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