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程和仲
程咸
程善之
程嗣弼
程嗣立
程嘉杰
程嘉燧
程嘉量
程國儒
程垓
程垣
程堂
程士誥
程壬孫
程壯
程大中
程大昌
程天放
程奇
程如
程孺人
程安仁
程宿
程封
程少逸
程尚濂
程尹起
程岫
程師孟
程慶珫
精選古詩
江南曲寄周公甫
荔枝行寄王善父
明月行寄傅嘉父
富春新創(chuàng)關將軍廟成吳子中攜卷索題
白發(fā)辭寄答陳時父
觀淮陰龔翠巖所修古棋經
夜觀古樂府詞憶故友黃明遠明遠曾作樂府考錄漢魏晉宋以來樂歌古詞
題錢君輔紫芝圖
古詩名句
夢游天祿閣,詩寄蕊珠宮
自是神仙骨,塵凡迥不同
懶騎金匼匝,喜弄玉參差
宇宙清寧日,山林老耄時
處中知守節(jié),履正在觀頤
白發(fā)磻溪釣,飛騰未可期
鄉(xiāng)里陳留遠,才名二十馀
文章宗太史,詩法媲黃初
查古詩
搜索
蘇文忠公祠在定慧寺后即守欽長老住持所也秋祭日詣焉蕪穢不治顧之憮然因有修復之思率成長句以柬同志
作者:
李超瓊
朝代:
近現(xiàn)代
玉局仙人本奎宿,九州內外爭尸祝。
中吳祠宇半荒涼,來酹寒泉薦秋菊。
公之井里我鄉(xiāng)關,綺歲眉山往還熟。
秋風倚棹蕩玻璃,春日循街問紗縠。
一從東下踏塵土,夢繞淩云如轉轂。
宦游況送江入海,似與遺跡相追逐。
繄昔公當乞郡時,錢塘吳興頻典牧。
姑蘇臺畔屢經過,山水流連等三竺。
虎邱巖壁鐵花秀,高會欣逢劉孝叔。
三賢畫像快留題,苦羨鱸魚嘆麋鹿。
鐮衣杷菌眼枯淚,尤為吳農重蒿目。
公乎雖去八百載,疑有英靈時往復。
西風摵摵吹疏木,神之來兮氣蕭肅。
艾煙紛繚鼪鼯逃,想像靈旗天半簇。
昔聞定慧欽長老,一面緣慳互傾服。
惠州謫去八千里,翟公門無客不速。
獨教契順遠投詩,寒山十頌清可讀。
當時行腳苦招邀,應迓吟魂返僧屋。
豈知劫火到毗耶,鐵柱石樓有翻覆。
嘯軒可嘯似黃州,至今竟無風掃竹。
寫真圖或倩龍眠,笠屐不堪塵滿掬。
自來三吳盛文史,何時淫祀滋繁黷。
鏟除空憶睢州湯,起化更少平湖陸。
竟令勝跡莽榛菅,坐使明禋失清穆。
惟公浩氣沒猶存,風馬云車肯頻蹙。
尚循典禮潔牲牷,不似瓊儋燒蝙蝠。
群蒿一奏鶴南飛,城郭依然應降福。
驂龍翳鳳公去來,定念舊游驚閃倏
。
太息當時箕口張,烏臺詩案千秋獨。
買田陽羨歸未能,萬里桄榔甘黜伏。
公之名德尚若此,我輩何功幸持祿。
愿將舉廢告同心,半畝溪堂更新筑。
紫袍腰笛壽公時,還獻梅花挹清馥。
詩句欣賞
MORE+
空濛迷野鶩,沾灑滑階苔
出處:
對雨金達可送酒至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旅人乏愉悅,孤館獨徘徊
出處:
對雨金達可送酒至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久缺清酤至,忽值白衣來
出處:
對雨金達可送酒至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豈不欲為酌,因君停玉杯
出處:
對雨金達可送酒至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團團七華扇,名在制久缺
出處:
徐叔度遺紈扇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感君裂紈素,與蒙卻煩暍
出處:
徐叔度遺紈扇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入手訝如圭,映容疑學月
出處:
徐叔度遺紈扇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玩之炎氣消,握之微風發(fā)
出處:
徐叔度遺紈扇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卻愿暑長在,無使君暫歇
出處:
徐叔度遺紈扇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旦棹東湖澨,暝策西山麓
出處:
次韻宿西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林光漏月清,水影漾天綠
出處:
次韻宿西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初風革故和,窮律轉新肅
出處:
次韻宿西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悲來攢人懷,山房不成宿
出處:
次韻宿西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楚客事晉君,已皆榮厚祿
出處:
送陳同知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身章襲犀象,鼎食飫粱肉
出處:
送陳同知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荀范作姻婭,趙魏與追逐
出處:
送陳同知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旦分馳道出,夜旁天居宿
出處:
送陳同知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故悲絕宗黨,新敬起賓仆
出處:
送陳同知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東洲有儒生,官路獨迷躅
出處:
送陳同知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青年結主知,窮老佐州牧
出處:
送陳同知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中吳祠宇半荒涼,來酹寒泉薦秋菊。
公之井里我鄉(xiāng)關,綺歲眉山往還熟。
秋風倚棹蕩玻璃,春日循街問紗縠。
一從東下踏塵土,夢繞淩云如轉轂。
宦游況送江入海,似與遺跡相追逐。
繄昔公當乞郡時,錢塘吳興頻典牧。
姑蘇臺畔屢經過,山水流連等三竺。
虎邱巖壁鐵花秀,高會欣逢劉孝叔。
三賢畫像快留題,苦羨鱸魚嘆麋鹿。
鐮衣杷菌眼枯淚,尤為吳農重蒿目。
公乎雖去八百載,疑有英靈時往復。
西風摵摵吹疏木,神之來兮氣蕭肅。
艾煙紛繚鼪鼯逃,想像靈旗天半簇。
昔聞定慧欽長老,一面緣慳互傾服。
惠州謫去八千里,翟公門無客不速。
獨教契順遠投詩,寒山十頌清可讀。
當時行腳苦招邀,應迓吟魂返僧屋。
豈知劫火到毗耶,鐵柱石樓有翻覆。
嘯軒可嘯似黃州,至今竟無風掃竹。
寫真圖或倩龍眠,笠屐不堪塵滿掬。
自來三吳盛文史,何時淫祀滋繁黷。
鏟除空憶睢州湯,起化更少平湖陸。
竟令勝跡莽榛菅,坐使明禋失清穆。
惟公浩氣沒猶存,風馬云車肯頻蹙。
尚循典禮潔牲牷,不似瓊儋燒蝙蝠。
群蒿一奏鶴南飛,城郭依然應降福。
驂龍翳鳳公去來,定念舊游驚閃倏。
太息當時箕口張,烏臺詩案千秋獨。
買田陽羨歸未能,萬里桄榔甘黜伏。
公之名德尚若此,我輩何功幸持祿。
愿將舉廢告同心,半畝溪堂更新筑。
紫袍腰笛壽公時,還獻梅花挹清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