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賈樸
賈棱
賈永
賈汝愚
賈泳
賈澤洛
賈湘
賈炎
賈玭
賈田祖
賈益謙
賈策
賈耽
賈至
賈臻
賈舍人
賈蓬萊
賈虞龍
賈詮
賈誼
賈謨
賈逋
賈逸祖
賈遵祖
賈邕
賈霖
賈青
賈馳
賈黃中
賈黯
精選古詩
漁家傲其一
漁家傲其十八
漁家傲其二
漁家傲其十一
漁家傲其八
漁家傲其五
漁家傲其十九
漁家傲其四
古詩名句
石曾曾兮寫琴泉
洲重洲兮隱釣船
美人兮收綸
湛空江兮遙天
鶴汀鳧渚兮長短相憐
羌林水兮翳然
我所思兮濠濮之間
澹松云之滿幾,服芝術(shù)以忘年
查古詩
搜索
相逢行贈(zèng)江韜叔秀才
作者:
董兆熊
朝代:
清
巀嶪吳城高幾許,登登聲斷皋橋杵。
張眼看天不見人,閉戶飄蕭還獨(dú)語
。
曈曈日出閶門開,十街九陌飛紅埃。
諸于繡镼撇裾過,咄哉一閧如蚊雷。
市上酒香新釀熟,死拌一醉爐頭宿。
顧影翻為陸云笑,發(fā)聲欲效唐衢哭。
少年何處有江郎,跋扈飛揚(yáng)太白狂。
置酒碎琴蹤拓落,睨柱斫劍聲雷硠。
逢君下馬與君揖,此客風(fēng)塵誠獨(dú)立。
軟玉蔫香十萬家,要君一洗綺羅習(xí)。
方今平津正求士,杜陵蕭育真男子。
人生苦要致身早,投筆從戎今日是。
血戰(zhàn)前年東海頭,鬼號(hào)白晝聲啾啾。
殺氣連天陳云黑,陽春三月寒于秋,江郎何不輸邊籌。
讀書十年奮已見,世人那敢謂儒賤。
時(shí)危正賴出群才,妖氣掃卻仍清晏。
我歌商聲雜徵多,江郎聽之當(dāng)如何。
且為《朱鷺》鐃歌曲,勿作人間《五噫歌》。
詩句欣賞
MORE+
前度長洲絕短澗,輿從沾濕水沒胯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寒飔瘆瑟透衣袖,雖有氈蓋那能遮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水邊老鸛學(xué)人立,鷺鷥侍傍如小婐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廢田蔓草結(jié)旌旆,農(nóng)夫盡化為蟲沙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布谷不知時(shí)事異,勸耕終日聲查查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晚來雨歇到?jīng)芸h,只有蒿荻無人家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縣官趨迎入公廨,筋攣骨解肉半麻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蕭條破灶冷灰灺,饑童凍口張唅呀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滹沱麥飯那能致,新豐酒醪何處賒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古稱悲歌可當(dāng)哭,莫怪笑謔同兒哇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夜深月出照庭樹,鬼燐一似青蓮華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驚魂遁魄稍歸舍,收入志慮無令邪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愁云苦霧子規(guī)叫,起坐更盼羲和車
出處:
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出處:
聽蛙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出處:
聽蛙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舉頭玉燭煥陽明,?足污泥悲土苴
出處:
聽蛙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半夜條風(fēng)入綺窗,清晨細(xì)雨霏檐瓦
出處:
聽蛙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梁間紫燕舞參差,枝上黃鶯語悲姹
出處:
聽蛙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播形肖貌均有生,感氣傷情孰瘖啞
出處:
聽蛙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初聆衙衙雜更鼓,漸聽嘈嘈成侈哆
出處:
聽蛙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張眼看天不見人,閉戶飄蕭還獨(dú)語。
曈曈日出閶門開,十街九陌飛紅埃。
諸于繡镼撇裾過,咄哉一閧如蚊雷。
市上酒香新釀熟,死拌一醉爐頭宿。
顧影翻為陸云笑,發(fā)聲欲效唐衢哭。
少年何處有江郎,跋扈飛揚(yáng)太白狂。
置酒碎琴蹤拓落,睨柱斫劍聲雷硠。
逢君下馬與君揖,此客風(fēng)塵誠獨(dú)立。
軟玉蔫香十萬家,要君一洗綺羅習(xí)。
方今平津正求士,杜陵蕭育真男子。
人生苦要致身早,投筆從戎今日是。
血戰(zhàn)前年東海頭,鬼號(hào)白晝聲啾啾。
殺氣連天陳云黑,陽春三月寒于秋,江郎何不輸邊籌。
讀書十年奮已見,世人那敢謂儒賤。
時(shí)危正賴出群才,妖氣掃卻仍清晏。
我歌商聲雜徵多,江郎聽之當(dāng)如何。
且為《朱鷺》鐃歌曲,勿作人間《五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