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鄭翱
鄭翼
鄭耕老
鄭胤驥
鄭至道
鄭良嗣
鄭良士
鄭良臣
鄭芝秀
鄭芬
鄭若沖
鄭若庸
鄭若谷
鄭茂
鄭茜
鄭蓮孫
鄭莼
鄭藹
鄭蕙
鄭蕡
鄭蘊
鄭薰
鄭虎文
鄭虔
鄭蜀賓
鄭蜀江
鄭袞
鄭裕
鄭襄
鄭覺齋
精選古詩
和錢啟新先生麗澤堂即事
談信余復(fù)惠山古跡感賦
讀求賢詔恭紀
見樵者作
重過順上人禪院
望金山
春夜讀書有感
送何小坡致政還信陽
古詩名句
只怕閶門明日到,春風惱亂別離情
周官太卜寶神龜,旦旦粱黃澡祓之
造灼鉆研恭按式,謀為杌隉用稽疑
一人能了三人識,諸兆還從四兆推
獨有谷祥金處士,傳家術(shù)業(yè)邃于斯
翹首甘霖久不沾,火云赤日勢如惔
桔槔聲斷川流竭,?稏苗枯暑氣炎
迅電掣霆誅厲魃,蒼龍飲海抉飛廉
查古詩
搜索
劉寬夫侍御藏沈啟南畫像絕類伯言戲簡
作者:
邵懿辰
朝代:
清
侍御傳觀石田象,酷類先生貌清夐。
石田翁生宣德世,歷見七朝迄宏正。
是時明祚日方中,年登人和無癘病。
時平光岳倍鐘英,治久百物能永命。
覃精繢事老不厭,八十丹青筆猶勁。
前承清秘后停云,文彩蘇臺遠輝映。
圖書沾被僮奴慧,亭館駢羅水竹凈。
于今青史位逸民,流傳須眉堪起敬。
先生行義我能道,累葉高門襲華晟。
起家科目解白衣,郎署雖卑奉朝請。
棲遲京洛避黃塵,獨把殘書伴孤檠
。
僻巷閑庭寂如水,壞墻丑石殊非靚。
但用文章自怡說,緒續(xù)方姚昔未竟。
聲名雖闃有千秋,密友深譚推主盟。
蹤跡于翁兩不謀,意獨老壽相頡競。
今過六十后方長,生平亦際乾隆盛。
先生一笑子不知,吾與此翁真季孟。
人面相同心定異,散曠各抱丘園性。
翁蹈丘園我依隱,何當歸休理吳榜。
前身儻竟石田翁,三百年來換名姓。
會從侍御更乞取,掃壁高張愈窺鏡。
詩句欣賞
MORE+
良知瑤蕊冰綃質(zhì),獨具秋荷蓮子心
出處:
呈王蓮芬詞長(用《丙寅歲暮感懷》元玉)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清雅未曾饒淑婉,斯生素不負流陰
出處:
呈王蓮芬詞長(用《丙寅歲暮感懷》元玉)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凜凜男兒七尺軀,安能屈膝事元胡
出處:
題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誠知危局支離甚,猶集義師慷慨殊
出處:
題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宋祚已亡空浩嘆,臣心未死苦匡扶
出處:
題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沖霄正氣昭千古,豈惜英豪項上顱
出處:
題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鳳凰山下客盈門,來訪先朝丞相孫
出處:
訪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云布星流瞻手澤,淵停岳峙謁神尊
出處:
訪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重聆當日成仁事,共祭千秋愛國魂
出處:
訪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忠烈后嗣天不絕,廬陵今有萬年根
出處:
訪鳳凰下埔村正氣堂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長悔鮀江邂逅初,桃花人面事何愚
出處:
調(diào)林先生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李源但信三生石,大禹偏鐘九尾狐
出處:
調(diào)林先生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曾盼齊眉梁與孟,孰知逐鹿亮逢瑜
出處:
調(diào)林先生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而今依舊山和石,休道彭郎取小姑
出處:
調(diào)林先生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談笑風生滿座開,依然舊我各無猜
出處:
庚辰冬月偕精華兄往訪昌國兄,適逢其老校友歡聚,承邀同座,相與甚洽,賦得一律,呈諸公雅正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飽諳世味存真性,歷盡霜鋒皆練才
出處:
庚辰冬月偕精華兄往訪昌國兄,適逢其老校友歡聚,承邀同座,相與甚洽,賦得一律,呈諸公雅正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卻喜白頭同矍鑠,何妨捧腹縱誹詼
出處:
庚辰冬月偕精華兄往訪昌國兄,適逢其老校友歡聚,承邀同座,相與甚洽,賦得一律,呈諸公雅正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忝逢勝會承薰染,亦把形骸放蕩來
出處:
庚辰冬月偕精華兄往訪昌國兄,適逢其老校友歡聚,承邀同座,相與甚洽,賦得一律,呈諸公雅正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金臺未許亂絲綸,其位不居休鼓唇
出處:
客責吾詩少諷因以答之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能種禾麻非浪士,豈參弼詣便才人?離騷端合大夫作,噫句須防圣主嗔
出處:
客責吾詩少諷因以答之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石田翁生宣德世,歷見七朝迄宏正。
是時明祚日方中,年登人和無癘病。
時平光岳倍鐘英,治久百物能永命。
覃精繢事老不厭,八十丹青筆猶勁。
前承清秘后停云,文彩蘇臺遠輝映。
圖書沾被僮奴慧,亭館駢羅水竹凈。
于今青史位逸民,流傳須眉堪起敬。
先生行義我能道,累葉高門襲華晟。
起家科目解白衣,郎署雖卑奉朝請。
棲遲京洛避黃塵,獨把殘書伴孤檠。
僻巷閑庭寂如水,壞墻丑石殊非靚。
但用文章自怡說,緒續(xù)方姚昔未竟。
聲名雖闃有千秋,密友深譚推主盟。
蹤跡于翁兩不謀,意獨老壽相頡競。
今過六十后方長,生平亦際乾隆盛。
先生一笑子不知,吾與此翁真季孟。
人面相同心定異,散曠各抱丘園性。
翁蹈丘園我依隱,何當歸休理吳榜。
前身儻竟石田翁,三百年來換名姓。
會從侍御更乞取,掃壁高張愈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