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深
陳淳
陳淳祖
陳清
陳淵
陳湋
陳湘
陳湛恩
陳源清
陳滔
陳滟
陳潛夫
陳潛心
陳澧
陳瀚
陳燦霖
陳炅
陳炎
陳煒
陳炤
陳炫藻
陳炯明
陳炳
陳熾
陳烈
陳烓
陳煥
陳煥子弟
陳焞
陳煇
精選古詩
飲酒詩,示婿時伯庸四首其二
飲酒詩,示婿時伯庸四首其三
飲酒詩,示婿時伯庸四首其四
臥病寄孟天煒郎中
孝感詩,為呂運(yùn)使題
題唐李昭道畫摘瓜圖
上巳日,杭州府學(xué)教授徐一夔、四齋訓(xùn)導(dǎo)拉游智果寺,訪東坡,題參寥泉
此君軒,為周昉賦
古詩名句
有病齧人藥,圉家最無聊
一夢陪碩鼠,九命值腥臊
尋宗虎兄弟,論輩豹裔苗
傳神在阿堵,似瞋如怨也鴟梟
古今閱人近無數(shù),秦淮流水送六朝
分糧當(dāng)時禹,喂魚昔日堯
伸腰云游楚赤豹,文貍隨后壯行色,山鬼背上隱形嬈
狎我者謂我頑刁,遠(yuǎn)我者謂我逍遙
查古詩
搜索
鈐山
作者:
嚴(yán)廷玨
朝代:
清
仙臺對縣門,長橋跨溪水。
策杖作山行,翛然遠(yuǎn)城市。
登頓入薜蘿,盤旋出碨礌。
草木雜青黃,沙土明赤紫。
上有屋數(shù)間,荊榛連廢址
。
當(dāng)年分宜相,通籍仍歸里。
始愿慕圣賢,誦法實(shí)居此。
一意典墳間,九年冰雪里。
如何入閣后,頓易平生履。
履霜不早戒,患由利熏始。
太阿一倒持,侵欲而崇侈。
路人多側(cè)目,奴輩競希旨。
爪牙羅義兒,淫荒縱愛子。
政必以賄成,忠必以諫死。
孽海徒自深,急流不知止。
太陽忽回光,冰山奚足恃。
徒令大奸名,千秋入青史。
讀書期明理,理明詎若是。
十罪有余辜,故鄉(xiāng)人不齒。
草廬望依然,游人每回趾。
青松與白云,嘆息蒙遺恥。
詩句欣賞
MORE+
相看八十與七十,應(yīng)是大山還小山
出處:
半閒兄弟雙壽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華萼樓邊春草碧,紫荊材下舞衣斑
出處:
半閒兄弟雙壽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一門已得同居樂,百歲寧分各半閒
出處:
半閒兄弟雙壽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到日便為歸日計,別來還有再來緣
出處:
華林客夜送僧十影還里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流光似箭垂垂老,慧命如絲兀兀懸
出處:
華林客夜送僧十影還里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冷局已無爭道客,空囊難贈買鞋錢
出處:
華林客夜送僧十影還里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送君一片東林月,相伴閒云處處圓
出處:
華林客夜送僧十影還里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病骨支離七尺軀,不堪長作寺家奴
出處:
華林除夕與諸子守歲賦得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得無字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別山漸覺人將老,入世方知?dú)q易徂
出處:
華林除夕與諸子守歲賦得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得無字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豈有樊籠宜野鶴,更無寒暑管樵夫
出處:
華林除夕與諸子守歲賦得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得無字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隔年未信春先入,借問梅花開也無
出處:
華林除夕與諸子守歲賦得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得無字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三城細(xì)雨散春燈,半榻疏鐘對好朋
出處:
元夕后一夜與諸子話別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岐路恰逢青眼客,故山將返白頭僧
出處:
元夕后一夜與諸子話別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光搖冷幌風(fēng)欺燭,響落層崖夜墮冰
出處:
元夕后一夜與諸子話別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回首林泉發(fā)幽興,一聲長嘯憶孫登
出處:
元夕后一夜與諸子話別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珍重緘書報所歡,得盤桓處且盤桓
出處:
將返馬山答諸子見招來韻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煙霞密約終當(dāng)踐,城市囂塵去不難
出處:
將返馬山答諸子見招來韻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老鶴隨身云一片,春鶯饒舌日三竿
出處:
將返馬山答諸子見招來韻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明朝料理還山棹,月滿松窗好共看
出處:
將返馬山答諸子見招來韻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流水行云各有因,乾坤容我老閒身
出處:
初春還馬山,靜語師歸自丹霞,十影、化聲二子各還故里,賦此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策杖作山行,翛然遠(yuǎn)城市。
登頓入薜蘿,盤旋出碨礌。
草木雜青黃,沙土明赤紫。
上有屋數(shù)間,荊榛連廢址。
當(dāng)年分宜相,通籍仍歸里。
始愿慕圣賢,誦法實(shí)居此。
一意典墳間,九年冰雪里。
如何入閣后,頓易平生履。
履霜不早戒,患由利熏始。
太阿一倒持,侵欲而崇侈。
路人多側(cè)目,奴輩競希旨。
爪牙羅義兒,淫荒縱愛子。
政必以賄成,忠必以諫死。
孽海徒自深,急流不知止。
太陽忽回光,冰山奚足恃。
徒令大奸名,千秋入青史。
讀書期明理,理明詎若是。
十罪有余辜,故鄉(xiāng)人不齒。
草廬望依然,游人每回趾。
青松與白云,嘆息蒙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