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文鼎
斌椿
斌良
斐公衍
斗娘
斡玉倫都
斯學
新喻宰
新父
新羅僧
新若通
方一元
方一夔
方萬
方萬里
方世泰
方中選
方豐之
方喬
方九功
方九敘
方于魯
方云翼
方京
方仁淵
方從義
方以智
方仲荀
方仲謀
方佺
精選古詩
題李伯時仕女圖其二
畫蟹
題趙仲穆彥徵畫馬
感遇二首其一
擬古
畦樂園
寄梁孟敬
春城曲
古詩名句
結實三千歲,誰能見花開
此樹壽命長,世傳王母栽
思昔通天觀,靈馭排云來
漢苑不可種,茂陵非仙才
回視三山下,清淺飛黃埃
圓穹倚高蓋,厚地浮虛舟
日月相循環(huán),萬古無時休
人生大化中,何異海一漚
查古詩
搜索
贈裴濤兄為壓驚,兄嘗覺有鬼摸其脛
作者:
盧青山
朝代:
當代
宇宙何荒荒,神秘復幽詭。
吾人處其間,滄海一稊米
。
論智如聾盲,略不辨幾軌。
論力如嬰孩,脆弱等蘆葦。
安得不惶惑,時時來畏葸。
即持無神論,理智而已已。
終有隱懼在,蟠居深心底。
時會茍湊洽,如狐醉露尾。
或現(xiàn)無端恐,或現(xiàn)猙獰鬼。
蓋自中心生,投射出軀體。
萬法為蒙涂,紛紛生變異。
似若果有物,自外捉我腿。
斯事雖可憎,亦復可安慰。
以此知微渺,為我存敬畏。
善養(yǎng)寧和心,百物不侵毀。
毋接森陰所,而為齋心累。
聊書此數(shù)言,乞兄日誦背。
我詩有奇力,萬怪當之萎。
詩句欣賞
MORE+
遍野驚群盜,滄江當并邊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鄉(xiāng)關曾未靖,況也勒燕然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飄寄曾無地,崎嶇暫抵家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短垣憑僦舍,瓶粟擬量沙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懶謝揚雄草,愁荒邵伯瓜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春風深閉戶,開落任江花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轉徙知吾拙,平陂信有天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卻憐蓬矢奮,差少羽書傳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攬翠依金閣,烹云近玉泉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廬邊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物產(chǎn)川原盡,生涯寇盜間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無愁應岸柳,不改是春山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古戍饑烏集,江村乳燕還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未須愁遠道,多恐淚痕斑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固窮甘薄宦,久客悵離群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空復依南郭,誰當問子云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練裳憐旭日,萍藻隔春分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流俗從姍笑,佯狂總未聞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迂愚逢世難,寂寞對春光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馬首初停策,鶯聲不度墻
出處:
丁亥仲春余歸自嶺右暫憩鄉(xiāng)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作者:
陳邦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吾人處其間,滄海一稊米。
論智如聾盲,略不辨幾軌。
論力如嬰孩,脆弱等蘆葦。
安得不惶惑,時時來畏葸。
即持無神論,理智而已已。
終有隱懼在,蟠居深心底。
時會茍湊洽,如狐醉露尾。
或現(xiàn)無端恐,或現(xiàn)猙獰鬼。
蓋自中心生,投射出軀體。
萬法為蒙涂,紛紛生變異。
似若果有物,自外捉我腿。
斯事雖可憎,亦復可安慰。
以此知微渺,為我存敬畏。
善養(yǎng)寧和心,百物不侵毀。
毋接森陰所,而為齋心累。
聊書此數(shù)言,乞兄日誦背。
我詩有奇力,萬怪當之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