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豆盧復(fù)
豆盧岑
豆盧榮
豫本
貝守一
貝瓊
貝翱
貝青喬
貞元文士
貢修齡
貢奎
貢安甫
貢宗舒
貢師泰
貢性之
貢桂生
貢良
貢震
賢巖
敗道道人
貫云石
貫休
貴徵
貴成
費丹旭
費以矩
費元祿
費公直
費冠卿
費墨娟
精選古詩
寄文明病中其二
贈云壑
兼善攜仲文竹至
西山道人惠江南筍
寄題五夫先壟
先壟有感
和云松雪中十絕其一
和云松雪中十絕其二
古詩名句
向來許國幸無死,老去為農(nóng)逢有年
暝色歸輿山路沓,候門松火竹籬邊
積雨初收翠滿山,丹梯石磴共躋攀
云邊野色千村迥,天上松聲五月寒
坐愛巖扉當(dāng)絕勝,行憑風(fēng)力上孱顏
虛無未覺蓬萊遠(yuǎn),只隔煙波百尺間
玉樹清芬不可扳,遠(yuǎn)書幽夢幾間關(guān)
須知天上歸田樂,早信人間行路難
查古詩
搜索
拜拉老婦詩
作者:
盧青山
朝代:
當(dāng)代
“我固何所惡,折磨我至此”。
拜拉有老婦,此語發(fā)其齒。
當(dāng)其髫丱時,父母膝下恣;謂此溫馨窩,長保至于死。
豈意“困擾者”,大神雄名字;巨爪黑如夜,攫逐父母死。
瞢然不及淚,兄弟亦繼是;迨及長成年,戚族無不死。
孑孑嫁孤身,托傍外族氏;巨爪猶不赦,一一追而至。
雙鬢猝爾白,唯存一孫子。
抱孫置諸膝,淚下如河駛:“昔我倚膝人,無一免乎死。
今我膝上人,其必不可死”。
擁懷以相溫,嚼飯以相飼;護(hù)理豈不密,其孫竟以死。
老婦復(fù)何為,淚亦枯而死。
“我欲問大神,此究何意思”。
襤褸為吾衣,拄杖助吾趾。
決然從此去,飄蕩人間世。
一日過一村,一月一邦址。
“世界之盡極,必有路可指。
指向大神居,我欲質(zhì)此事:我究何犯汝,折磨我至此”。
世界極茫茫,安復(fù)有終始;旁人屢相憫:“何故飄不止”?“汝觀汝國中,孰苦如我似?我欲問大神,彼究何意思”。
“汝苦昭日月,有眼誰不視。
汝亦視眾生,孰不同乎子。
‘困擾者’踞頂,昌狂孰能制”。
“我有惑于神,不解不得死”。
長路無始終,人生有途次;惑者終自惑,死者終必死。
當(dāng)其道死日,微語猶在齒;幽風(fēng)茫然來,蕩播乾坤里;代代傳回聲,永永無窮已:“我究何所為,折磨我至此”
。
詩句欣賞
MORE+
詎以霜露零,孤根移歲寒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晚穫收良田,幽香遲秋蘭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時物良有然,吾將樂考槃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漢祚久已易,此世無彭韓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隆替還乘除,運去身名閒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原始要厥終,吾生豈漫漫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見聞如逝波,心知不可還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昏覺當(dāng)為誰,悠悠須自觀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海岳無真幻,古今多修短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云里怪石巉,波中古木浣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晨風(fēng)鳴高林,煙霧宕空滿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相對盡竟日,過目徒窾窾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朝貴勛名馳,野賤約心款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心境兩相外,囂寂成乖沴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乃有感慨士,興懷寄繁衍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凌云登崇臺,悲歌恣凄泫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又有逃虛者,絕物以自善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豕鹿游無人,俛仰情俱緬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山色連溪光,紅綠春深淺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萬匯體恒玄,至今不可辨
出處:
莫厭貧十二首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拜拉有老婦,此語發(fā)其齒。
當(dāng)其髫丱時,父母膝下恣;謂此溫馨窩,長保至于死。
豈意“困擾者”,大神雄名字;巨爪黑如夜,攫逐父母死。
瞢然不及淚,兄弟亦繼是;迨及長成年,戚族無不死。
孑孑嫁孤身,托傍外族氏;巨爪猶不赦,一一追而至。
雙鬢猝爾白,唯存一孫子。
抱孫置諸膝,淚下如河駛:“昔我倚膝人,無一免乎死。
今我膝上人,其必不可死”。
擁懷以相溫,嚼飯以相飼;護(hù)理豈不密,其孫竟以死。
老婦復(fù)何為,淚亦枯而死。
“我欲問大神,此究何意思”。
襤褸為吾衣,拄杖助吾趾。
決然從此去,飄蕩人間世。
一日過一村,一月一邦址。
“世界之盡極,必有路可指。
指向大神居,我欲質(zhì)此事:我究何犯汝,折磨我至此”。
世界極茫茫,安復(fù)有終始;旁人屢相憫:“何故飄不止”?“汝觀汝國中,孰苦如我似?我欲問大神,彼究何意思”。
“汝苦昭日月,有眼誰不視。
汝亦視眾生,孰不同乎子。
‘困擾者’踞頂,昌狂孰能制”。
“我有惑于神,不解不得死”。
長路無始終,人生有途次;惑者終自惑,死者終必死。
當(dāng)其道死日,微語猶在齒;幽風(fēng)茫然來,蕩播乾坤里;代代傳回聲,永永無窮已:“我究何所為,折磨我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