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姚湘
姚潼翔
姚煦
姚燃
姚燧
姚燮
姚玉芝
姚珩
姚瑩
姚申之
姚益敬
姚祜
姚祥
姚秘
姚系
姚素榆
姚綸
姚綬
姚締虞
姚翻
姚自強(qiáng)
姚舜元
姚舜明
姚舜諧
姚舜陟
姚若蘅
姚范
姚西巖
姚觀峒
姚覲元
精選古詩
偈五十三首其十六
偈五十三首其十七
偈五十三首其十八
偈五十三首其十九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一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二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三
古詩名句
也知來日終成累,留取冤禽一寸心
師友勤過百尺樓,憐才恩意總難酬
文章若果能憎命,藥裹關(guān)身是自由
每從虛幌辨朝暉,亦有花光靄更微
白氎匡床秋不到,看人日日換裳衣
身似長亭不自驚,雷車輥夢滿秋城
漫漫已分甘長夜,誰料晨雞亦五更
詩讖微疑說有因,泊園安穩(wěn)蛻吟身
查古詩
搜索
題馬和之十八應(yīng)真卷后
作者:
畢沅
朝代:
清
冰綃幻出貝葉紋,南渡侍郎留手痕。
莊嚴(yán)自在應(yīng)真像,筆尖所到神變存。
境幽林茂果何處,無乃舍衛(wèi)給孤園。
兩兩迦陵相對立,半天紅射扶桑暾。
一人左右手作印,蒲團(tuán)跏趺依修樠。
寂默身披安陀會,萬年一念忘勞煩。
一人咒缽兩龍出,九霄蚴蟉相騰翻。
四人旁觀齊仰首,喜者失笑驚者奔。
橋外小亭映深竹,中有一人白佛言。
五禪九定十回向,似將各一疏真源。
昆侖侍兒捧香篆,羯布羅氣何氤氳。
花間石榻綠熊褥,一人熟睡無朝昏。
津梁若疲豈神定,何以滋茂精進(jìn)根。
一人入定等枯木,旁有怪立頭如黿。
胸除諸魔久調(diào)服,作此伎倆徒殷殷。
一人持經(jīng)默自課,龐眉權(quán)頰清而敦。
至人不染文字相,三途八難具堪焚。
阿輸迦下三人坐,共觀圖卷相評論。
六種震動證神力,普示閻浮解脫門。
侍兒旁持缽塞莫,心有所悟手自捫。
一人右肩獨偏袒,手振錫杖涌慈云。
八萬四千母陀臂,遍與一切接引恩。
兩人跣足對戲水,水流赴石聲潺湲。
驚濤不敢近衣角,化作萬道明珠噴。
有時捉出水底月,將來貯向琉璃盆
。
獻(xiàn)珠龍女凌波立,飄飄委佩從風(fēng)掀。
云鬟霧鬢態(tài)綽約,翩然抗手如鸞騫。
一人棱棱瘦露骨,猛虎弭耳身旁蹲。
情與無情俱已泯,異物可撫同家豚。
昔人作此豈無故,迷途苦海多愁怨。
特開生面留宇宙,憑仗佛力為牽援。
若云諸相本無相,髻成德安胸卐文。
現(xiàn)出檐葡色世界,是空是色誰能分。
沈檀匣盛錦褾裹,寶珠纓鬘垂繽紛。
六時懺悔菩提記,清磬紅鐙禮世尊。
詩句欣賞
MORE+
別來回憶西山面,濃蒼數(shù)點盤煙螺
出處:
憶西山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何日青鞋與布襪,重約勝侶攀藤蘿
出處:
憶西山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平生論史眉飛揚,獨喜漢吏稱循良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頭會箕斂誰作俑,既雨猶欲烹宏羊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尤而效之罪又甚,咄咄毋乃喪心狂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亟思投劾遂初志,畏此譴怒中徬徨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吁嗟乎!瘡痍未復(fù)事供億,三郊三遂需芻糧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暫累吾民豈得已,所慚從政非管商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閭閻膏血長官淚,慎勿攫取充貪囊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寬之一分亦元氣,愿揭斯語懸堂皇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碧天浩浩明月午,獨對官閣焚心香
出處:
秋夜迷懷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砥礪前修縱未能,敢虛忠告負(fù)良朋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昆侖發(fā)水分千派,宗動窺天洞九層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吾道酸咸當(dāng)領(lǐng)取,世途夷險總肩承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高歌青眼相期處,不獨云梯把袂登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文士相輕自古然,不妨褒貶讓時賢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眾流浩蕩爭趨海,一木槎丫獨拄天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老馬就衰猶識路,野狐雖幻枉談禪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書生報國無奇策,回首名山講藝年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壯不如人黯自傷,故山久臥益頹唐
出處:
鑒亭話別示及門諸子
作者:
郭柏蔭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莊嚴(yán)自在應(yīng)真像,筆尖所到神變存。
境幽林茂果何處,無乃舍衛(wèi)給孤園。
兩兩迦陵相對立,半天紅射扶桑暾。
一人左右手作印,蒲團(tuán)跏趺依修樠。
寂默身披安陀會,萬年一念忘勞煩。
一人咒缽兩龍出,九霄蚴蟉相騰翻。
四人旁觀齊仰首,喜者失笑驚者奔。
橋外小亭映深竹,中有一人白佛言。
五禪九定十回向,似將各一疏真源。
昆侖侍兒捧香篆,羯布羅氣何氤氳。
花間石榻綠熊褥,一人熟睡無朝昏。
津梁若疲豈神定,何以滋茂精進(jìn)根。
一人入定等枯木,旁有怪立頭如黿。
胸除諸魔久調(diào)服,作此伎倆徒殷殷。
一人持經(jīng)默自課,龐眉權(quán)頰清而敦。
至人不染文字相,三途八難具堪焚。
阿輸迦下三人坐,共觀圖卷相評論。
六種震動證神力,普示閻浮解脫門。
侍兒旁持缽塞莫,心有所悟手自捫。
一人右肩獨偏袒,手振錫杖涌慈云。
八萬四千母陀臂,遍與一切接引恩。
兩人跣足對戲水,水流赴石聲潺湲。
驚濤不敢近衣角,化作萬道明珠噴。
有時捉出水底月,將來貯向琉璃盆。
獻(xiàn)珠龍女凌波立,飄飄委佩從風(fēng)掀。
云鬟霧鬢態(tài)綽約,翩然抗手如鸞騫。
一人棱棱瘦露骨,猛虎弭耳身旁蹲。
情與無情俱已泯,異物可撫同家豚。
昔人作此豈無故,迷途苦海多愁怨。
特開生面留宇宙,憑仗佛力為牽援。
若云諸相本無相,髻成德安胸卐文。
現(xiàn)出檐葡色世界,是空是色誰能分。
沈檀匣盛錦褾裹,寶珠纓鬘垂繽紛。
六時懺悔菩提記,清磬紅鐙禮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