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沈云尊
沈亞之
沈仕
沈仲昌
沈傳師
沈伯文
沈伯達(dá)
沈作哲
沈作霖
沈佩
沈佳
沈佺
沈佺期
沈倩君
沈偕
沈允慎
沈元實
沈元滄
沈兆沄
沈兆霖
沈光文
沈關(guān)關(guān)
沈冰壺
沈剛孫
沈初
沈千運(yùn)
沈華鬘
沈卓
沈友琴
沈叔埏
精選古詩
送懶云真士歸龍虎山兼寄觀海內(nèi)史其二
賀姚叔器卜筑溪南
和山行訪隱
載賡游武夷韻其一
載賡游武夷韻其二
和王石門韻
送胡右文
朝宗進(jìn)士和韻有懷
古詩名句
千里章江西北流,憑將此語到洪州
官期自計九年滿,民意常懷百世留
夜雨圜扉青草遍,春風(fēng)泮水紫芹稠
同年若問張東海,庾嶺梅花伴獨游
屢約行期未定期,錦囊先貯百篇詩
為官自笑黃金盡,養(yǎng)性能令白發(fā)遲
留撫蒼生天有意,送歸紫閣水無私
平生長劍今將試,莫使遼陽久駐師
查古詩
搜索
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君不見四時平分成歲功,以秋繼夏獨不同。
炎官挾長握天柄,七月赤日熺玄穹。
蓐收抱鉞蹲白水,野氣赫赫攄赪虹。
陽侯喘汗河伯暍,少昊上訴愁天公。
會須萬物長養(yǎng)遂,期以仲月虛宵中。
此夜姮娥魄正滿,命駕四蟾驂兩駥。
指揮禺強(qiáng)出玄渚,蕩滌歊熇清霾蒙。
河漢發(fā)源牛斗下,曲江上與天津通。
初看屸發(fā)起溟徼,如曳組練來于東。
漸聞殷驎鼉鼓發(fā),倏忽萬雷聲撼風(fēng)。
天吳掉尾出溟涬,馬銜揚(yáng)鬐招海童。
霓旌縞帳鷺羽幬,瑤臺十二浮空濛。
蕊珠仙人乘玉輅,騰駕鶴鵠飛氋氃。
長庚歘霍掞光耀,靈母扶龍嗥戛銅。
宓妃起舞素女從,瓊佩綷縩云帡幪。
冰綃霧縠紛颯纚,霜旂雪幡高翳空。
鯨魚呀呷鮫鱷遁,蒲牢哮吼馮夷宮。
瞿唐巫峽起平地,滟滪若象鏖回潨。
先驅(qū)巳過赤亭嶂,后從始發(fā)龕山谼。
商聲爽淅合群籟,澤國凜凓寒欲凍。
先生玩月坐樓上,夜氣澄寂神和沖。
憑闌快睹煩暑退,呼兒命酒澆喉嚨。
自舞自歌歌自作,月照白發(fā)三千總。
歌聲迤飏林壑應(yīng),竹樹戛擊絲與桐。
淵魚躍波棲鳥作,紫桂繞屋清香融。
君歌曲終響未終,我歌激烈留征鴻
。
瞠眸相視俱老矣,況有眾病來交攻。
圣明天子御宇宙,威惠與天相比隆。
首丘倘許謝鞿絆,猶有古月光朣朧。
行當(dāng)唱和三百首,末與潮汐流無窮。
詩句欣賞
MORE+
高風(fēng)時共仰,翹首一相思
出處:
柬慎齋唐經(jīng)歷兼示戴伯貞春雨先生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喜逢端午節(jié),旅邸景偏饒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曉露滋蒲葉,薰風(fēng)拂柳條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汩羅空有恨,楚些竟難招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憶昔乘波浪,親曾奪錦幖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歡聲喧老稚,喜氣動賓僚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古廟喧鼉鼓,清歌協(xié)鳳簫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酒傾金錯落,舞羨董嬌嬈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汗?jié)n香羅細(xì),風(fēng)來白纻飄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狂心空自激,狹氣未全消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一別關(guān)山遠(yuǎn),頻驚歲月遙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自憐身是客,史遇雨崇朝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游子閑歌扇,佳人濕翠翹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暝煙猶漠漠,涼氣自瀟瀟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賴有金蘭友,題詩慰寂寥
出處:
端午遇雨分得瀟字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圣主崇文治,先生際盛時
出處:
何原璉先生哀挽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長年開馬帳,白首擁皋比
出處:
何原璉先生哀挽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不忝文儒列,宜為學(xué)者師
出處:
何原璉先生哀挽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持存恒凜凜,講授每孜孜
出處:
何原璉先生哀挽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詩禮家聲振,弦歌教雨施
出處:
何原璉先生哀挽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炎官挾長握天柄,七月赤日熺玄穹。
蓐收抱鉞蹲白水,野氣赫赫攄赪虹。
陽侯喘汗河伯暍,少昊上訴愁天公。
會須萬物長養(yǎng)遂,期以仲月虛宵中。
此夜姮娥魄正滿,命駕四蟾驂兩駥。
指揮禺強(qiáng)出玄渚,蕩滌歊熇清霾蒙。
河漢發(fā)源牛斗下,曲江上與天津通。
初看屸發(fā)起溟徼,如曳組練來于東。
漸聞殷驎鼉鼓發(fā),倏忽萬雷聲撼風(fēng)。
天吳掉尾出溟涬,馬銜揚(yáng)鬐招海童。
霓旌縞帳鷺羽幬,瑤臺十二浮空濛。
蕊珠仙人乘玉輅,騰駕鶴鵠飛氋氃。
長庚歘霍掞光耀,靈母扶龍嗥戛銅。
宓妃起舞素女從,瓊佩綷縩云帡幪。
冰綃霧縠紛颯纚,霜旂雪幡高翳空。
鯨魚呀呷鮫鱷遁,蒲牢哮吼馮夷宮。
瞿唐巫峽起平地,滟滪若象鏖回潨。
先驅(qū)巳過赤亭嶂,后從始發(fā)龕山谼。
商聲爽淅合群籟,澤國凜凓寒欲凍。
先生玩月坐樓上,夜氣澄寂神和沖。
憑闌快睹煩暑退,呼兒命酒澆喉嚨。
自舞自歌歌自作,月照白發(fā)三千總。
歌聲迤飏林壑應(yīng),竹樹戛擊絲與桐。
淵魚躍波棲鳥作,紫桂繞屋清香融。
君歌曲終響未終,我歌激烈留征鴻。
瞠眸相視俱老矣,況有眾病來交攻。
圣明天子御宇宙,威惠與天相比隆。
首丘倘許謝鞿絆,猶有古月光朣朧。
行當(dāng)唱和三百首,末與潮汐流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