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義光
釋義懷
釋義铦
釋義青
釋乾康
釋了一
釋了元
釋了常
釋了心
釋了思
釋了性
釋了悟
釋了惠
釋了樸
釋了演
釋了璨
釋了證
釋了赟
釋云
釋云居西
釋云岫
釋云林
釋云知
釋云豁
釋云賁
釋亡名
釋亮
釋仁勇
釋仁繪
釋仁欽
精選古詩
長門怨
燕燕步踽踽
焦仲婦
銅雀妓
黃花詞
菖蒲花辭
綠珠行
五王毬歌
古詩名句
祗慮卷土來,拖納更納垢
我歌心有危,安得苗去莠
中流把一錢,無能為左右
君從昆明來,疑帶劫灰至
五三五四日,飛賊焚渝市
初聞角聲厲,俄驚槍炮利
自空擲彈丸,萬戶遂如沸
望衡裁數(shù)武,燃燒遍市肆
查古詩
搜索
十一月初一日渡黃河
作者:
紀(jì)昀
朝代:
清
馮夷排浪東南流,偃蹇不受神禹囚。
雷車百萬坼北走,平吞氣欲無徐州。
千里一瀉只瞬息,盤渦十丈誰敢投。
顛風(fēng)橫簸浪三尺,篙師欲渡時還休。
清河渡口勢頗斂,往來南北通咽喉。
我來又值十月后,清霜已降洪濤收。
官舫推篷望兩岸,寒波猶拍長天浮。
微風(fēng)才覺掠旗腳,高浪已駭沖船頭。
龍驤萬斛如一葉,欹側(cè)掀舞不自由。
眾手捩舵呼邪許,檣烏一轉(zhuǎn)回萬牛。
屈伸臂頃已十里,瞥然何止鷹離韝。
桃花想見三月漲,澒洞萬頃風(fēng)煙浮。
回帆脫手儻一失,咫尺便入鮫宮游。
區(qū)區(qū)忠信寧敢仗,所憑王命輕陽侯。
回頭卻顧真險絕,微?;礉?jì)非其儔。
九折東瀉自太古,蕩潏為患從商周
。
漢唐而下日聚訟,捍御至竟無良籌。
書生每喜談水利,尸祝欲代庖人謀。
世間萬事須閱歷,百不一效空貽羞。
我今鼓枻既得涉,且呼舟子趨邗溝。
挑鐙夜讀河渠志,咄哉紙上談戈矛。
詩句欣賞
MORE+
白頭竟為徵書起,深愧當(dāng)年魯兩生
出處:
江上雨晴曉望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荒池斜日暝云陰,獨(dú)立空山淚滿襟
出處:
觀盡忠池拜余忠宣公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遺老能言當(dāng)日事,寒泉猶照死時心
出處:
觀盡忠池拜余忠宣公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百年妻子皆魚腹,一代山河竟陸沉
出處:
觀盡忠池拜余忠宣公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故國春風(fēng)又芳草,秪應(yīng)遺恨九原深
出處:
觀盡忠池拜余忠宣公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楚天云淡雨初收,江上南風(fēng)五月秋
出處:
過黃州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勝槩幾年懷赤壁,宦游今日過黃州
出處:
過黃州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乾坤故物青山在,歲月無情逝水流
出處:
過黃州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白首此身千里外,登臨不盡古今愁
出處:
過黃州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城上高樓接翠微,樓前山水凈朝暉
出處:
登黃鶴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青山萬古應(yīng)常在,黃鶴千年未一歸
出處:
登黃鶴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兵火凄涼悲燐集,云霄突兀又翚飛
出處:
登黃鶴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登臨不用重嗟惑,城郭人民幾是非
出處:
登黃鶴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片帆西溯大江流,五月南風(fēng)過岳州
出處:
登岳陽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吳楚尋常多巨浸,東南形勝有斯樓
出處:
登岳陽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百年共老人間世,一代誰先天下憂
出處:
登岳陽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顧我登高尚能賦,不堪重起望鄉(xiāng)愁
出處:
登岳陽樓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大江東下鄂州城,千里頻煩遠(yuǎn)寄聲
出處:
寄武昌吳廣文二首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壯志每憐人易老,異鄉(xiāng)猶喜月同明
出處:
寄武昌吳廣文二首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云萍半世偶相遇,膠漆十年無此情
出處:
寄武昌吳廣文二首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雷車百萬坼北走,平吞氣欲無徐州。
千里一瀉只瞬息,盤渦十丈誰敢投。
顛風(fēng)橫簸浪三尺,篙師欲渡時還休。
清河渡口勢頗斂,往來南北通咽喉。
我來又值十月后,清霜已降洪濤收。
官舫推篷望兩岸,寒波猶拍長天浮。
微風(fēng)才覺掠旗腳,高浪已駭沖船頭。
龍驤萬斛如一葉,欹側(cè)掀舞不自由。
眾手捩舵呼邪許,檣烏一轉(zhuǎn)回萬牛。
屈伸臂頃已十里,瞥然何止鷹離韝。
桃花想見三月漲,澒洞萬頃風(fēng)煙浮。
回帆脫手儻一失,咫尺便入鮫宮游。
區(qū)區(qū)忠信寧敢仗,所憑王命輕陽侯。
回頭卻顧真險絕,微?;礉?jì)非其儔。
九折東瀉自太古,蕩潏為患從商周。
漢唐而下日聚訟,捍御至竟無良籌。
書生每喜談水利,尸祝欲代庖人謀。
世間萬事須閱歷,百不一效空貽羞。
我今鼓枻既得涉,且呼舟子趨邗溝。
挑鐙夜讀河渠志,咄哉紙上談戈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