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阮
王陽舒
王陸一
王陳常
王陟臣
王陶
王隅
王隨
王隼
王雍
王雱
王需
王霽
王震
王霖
王霞卿
王靖
王靜涵
王靜淑
王革
王韋
王韞秀
王韻梅
王韶
王韶之
王韶生
王頊齡
王頌蔚
王穎銳
王飛瓊
精選古詩
冬夜讀書
冬夜讀書
冬夜讀書有感
冬夜讀書忽聞雞唱
冬夜讀史有感
冬夜醉歸復小飲
冬夜題齋壁
冬曉
古詩名句
更與佳人期,并坐山中石
晤言如平生,夜鳥囀林隙
遷流過十年,追憶仍歷歷
遺我大患身,靈境永睽隔
水闊山長欲到難,芳心密意此中傳
當時恨不加珍護,塵篋重開一泫然
拂拭還憐舊殘缺,摩挲未改此澄明
將陳案上為清供,對此何殊便對卿
查古詩
搜索
七烈行
作者:
汪沆
朝代:
清
平則門開逆闖入,朝士紛紛爭拜賊。
查家烈婦周夫人,慷慨堂前大義申。
昔聞樂羊妻,盜劫不從甘作臡。
又聞高憫女,寇求為婢誓勿許。
彼非須眉盡如此,我曹今當共一死。
娣婦聞姒言,請從地下長周旋。
小姑聞嫂言,含笑不辭赴九泉。
諸女聞母言,齊聲抗志金石堅。
就中有妾長跪請,莫因葑菲輕棄屏,有母雖孱同畢命。
周夫人,查烈婦,聞眾言,笑拍手。
各各入帷房,密密縫衣裳。
光明一匹帛,齊掛文杏梁。
朝來蛾子排闥過,烈氣如生不敢剉。
貞魂如伴魏娥游,勁節(jié)還同費氏播。
七人絕,二人蘇。
跡雖異,心不殊
。
嗚呼七烈之墓草已宿,七烈之名光岳瀆。
詩句欣賞
MORE+
亂后此身猶是客,醉中隨處即為家
出處:
和內兄金士廉清明日答張應辰見過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白鷗信我忘機事,擬買滄洲一釣車
出處:
和內兄金士廉清明日答張應辰見過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客里逢春百感生,況聽風雨過清明
出處:
清明感懷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楊花總是離人恨,桃葉都非舊妾情
出處:
清明感懷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小引酒杯還易醉,苦吟詩句卻難成
出處:
清明感懷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不知誰是窮途者,哭似當時阮步兵
出處:
清明感懷二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青山何處躡崚嶒,我擬幽棲久未能
出處:
山水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深谷雨來云正合,大江風作水如崩
出處:
山水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林中短屐行相引,渡口孤航喚欲應
出處:
山水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今日未醒塵土夢,披圖長嘯愧孫登
出處:
山水圖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宣和便面何從得,畫史當時屬有才
出處:
山水便面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紫翠峰巒天上落,青紅樓閣樹頭開
出處:
山水便面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群賢似向蘭亭會,一老疑從栗里來
出處:
山水便面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安得從容隨杖屨,輕舟日系水云隈
出處:
山水便面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宦游江漢十經(jīng)春,白發(fā)東風鏡里新
出處:
人日偶興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千里此身長在客,一年今日又逢人
出處:
人日偶興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雨中柳色黃猶嫩,冰后湖光綠更勻
出處:
人日偶興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藩府官閒如化國,不知誰是葛天民
出處:
人日偶興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紫誥恭迎被寵光,驛亭初日正蒼涼
出處:
禮部頒王府文官誥敕次審理王敬德韻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官坊錦織云霞爛,御榻文成雨露香
出處:
禮部頒王府文官誥敕次審理王敬德韻
作者:
管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查家烈婦周夫人,慷慨堂前大義申。
昔聞樂羊妻,盜劫不從甘作臡。
又聞高憫女,寇求為婢誓勿許。
彼非須眉盡如此,我曹今當共一死。
娣婦聞姒言,請從地下長周旋。
小姑聞嫂言,含笑不辭赴九泉。
諸女聞母言,齊聲抗志金石堅。
就中有妾長跪請,莫因葑菲輕棄屏,有母雖孱同畢命。
周夫人,查烈婦,聞眾言,笑拍手。
各各入帷房,密密縫衣裳。
光明一匹帛,齊掛文杏梁。
朝來蛾子排闥過,烈氣如生不敢剉。
貞魂如伴魏娥游,勁節(jié)還同費氏播。
七人絕,二人蘇。
跡雖異,心不殊。
嗚呼七烈之墓草已宿,七烈之名光岳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