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連三益
連久道
連仲宣
連佳樗
連南夫
連妙淑
連希元
連庠
連文鳳
連日春
連橫
連澗
連百正
連靜女
迮云龍
述明
適宜
選人
逍遙子
通凡
通容
通州詩丐
通忍
通洽
通潤
通琇
通真子
通門
通問
通際
精選古詩
上清理蕭憲僉三首其三
贈兄會試
送王文明還感恩
送林繡衣還朝
送廷儀之任安遠
送周至德還家
擬東流楊景昌首尾吟
寄曲江司訓(xùn)周廷重
古詩名句
千里若比鄰,斯言安得如
愿言加餐食,努力恢良圖
上以報天子,下以慰離居
花下倒新篘,明月來相對
醉忘花影重,卻疑月影碎
秦隴推名族,燕京領(lǐng)佽非
家貧緣愛客,宦薄為知機
曠達今誰并,壽年古亦稀
查古詩
搜索
焦山瘞鶴銘淪入江汜七百年矣家滄洲公捐貲募力士挽出之得五石凡七十一字復(fù)還舊觀建亭山院因作長歌以紀其事
作者:
陳德榮
朝代:
清
人歸地底鶴沖天,穹碑屃赑焦山巔。
上皇山樵弄神筆,銀鉤鐵畫常蜿蜒。
果然奇物天亦忌,豐隆肆虐山無權(quán)。
雄雷雌電聲震震,珠飛玉碎沈深淵。
珊瑚明月耀水底,老魚撥剌蛟垂涎。
歐公蘇公稱好古,臨江酹酒心留連。
嚴冬水落斷碣出,苔衣荇帶相糾纏。
眠沙藉草拓數(shù)字,十指欲裂身拘攣。
晨星落落見者少,贗文偽本爭流傳。
蘇州太守天下士,孤操直比松筠堅。
拾殘碑奠山麓,鳩工首倡寅僚先。
巨靈開山龍徒水,山魈水怪紛相牽。
移來位置維摩院,覆以茅亭護以欄。
鼎沈泗水劍出獄,神物隱見豈偶然。
我聞當年瘞鶴日,依稀猶紀壬辰年。
迄今一千三百載,質(zhì)雖金石何能全。
罡風(fēng)劫火幾燔燒,洪波巨浪長洄沺。
炳然七十有余字,直與天地同綿綿。
龜文剝裂龍蛇隱,鋒铓禿盡精神完。
周宣紀獵有石鼓,年年秋草埋寒煙。
一從認出蝌蚪字,升諸清廟陳宮懸。
千秋會應(yīng)有真賞,璧沈終出珠終還。
人物果能成不朽,何論滄海為桑田
。
詩句欣賞
MORE+
此日螺山下,春深草謾多
出處:
即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官船依近郭,寇壘隔長河
出處:
即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市缺新年酒,田荒舊種禾
出處:
即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憂危仍寂寞,回首颯悲歌
出處:
即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閣下帆初落,江干雨正疏
出處:
承曾子碩自洪歸贛道次太和以故人曠伯逵書問見及臨別悵然詩以送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感君千里意,遠致一封書
出處:
承曾子碩自洪歸贛道次太和以故人曠伯逵書問見及臨別悵然詩以送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舊宅蓬蒿遍,新愁瘴癘馀
出處:
承曾子碩自洪歸贛道次太和以故人曠伯逵書問見及臨別悵然詩以送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冥冥更南上,煙浪滿寒虛
出處:
承曾子碩自洪歸贛道次太和以故人曠伯逵書問見及臨別悵然詩以送之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王子時相見,劉郎晚共攜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邀人竹林下,沽酒石橋西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林絢甜椔發(fā),畦深苦藚齊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徘徊未能飲,著意鳥頻啼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禁得南園筍,新成數(shù)百竿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何年通一徑,長有客來看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露葉沾重席,煙梢拂小冠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風(fēng)湍聽不定,況復(fù)近江干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磊磊蒼苔石,娟娟翠筱林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圃畦分曉色,鄰屋借秋陰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日轉(zhuǎn)游絲細,天寒聚雀深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獨無三畝地,種汝伴清吟
出處:
過王氏南園看竹劉以和攜酒至共酌林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上皇山樵弄神筆,銀鉤鐵畫常蜿蜒。
果然奇物天亦忌,豐隆肆虐山無權(quán)。
雄雷雌電聲震震,珠飛玉碎沈深淵。
珊瑚明月耀水底,老魚撥剌蛟垂涎。
歐公蘇公稱好古,臨江酹酒心留連。
嚴冬水落斷碣出,苔衣荇帶相糾纏。
眠沙藉草拓數(shù)字,十指欲裂身拘攣。
晨星落落見者少,贗文偽本爭流傳。
蘇州太守天下士,孤操直比松筠堅。
拾殘碑奠山麓,鳩工首倡寅僚先。
巨靈開山龍徒水,山魈水怪紛相牽。
移來位置維摩院,覆以茅亭護以欄。
鼎沈泗水劍出獄,神物隱見豈偶然。
我聞當年瘞鶴日,依稀猶紀壬辰年。
迄今一千三百載,質(zhì)雖金石何能全。
罡風(fēng)劫火幾燔燒,洪波巨浪長洄沺。
炳然七十有余字,直與天地同綿綿。
龜文剝裂龍蛇隱,鋒铓禿盡精神完。
周宣紀獵有石鼓,年年秋草埋寒煙。
一從認出蝌蚪字,升諸清廟陳宮懸。
千秋會應(yīng)有真賞,璧沈終出珠終還。
人物果能成不朽,何論滄海為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