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秦約
秦綱
秦緗業(yè)
秦緗武
秦耀
秦臻
秦榮光
秦莘田
秦蕙田
秦觀
秦觀女
秦覯
秦賡彤
秦道然
秦重泰
秦金
秦鉽
秦鐄
秦鉅倫
秦鈞儀
秦鏜
秦鏞
秦際唐
秦霖
秦霞
秦韜玉
秦鳴雷
秦鴻
秾華
程一寧
精選古詩
青陽一首
新春
雞鳴一首贈宗文侄
送金華何生還鄉(xiāng)覲省其四
潛溪圖歌為宋景濂賦
有泉在山一首
春日雜興其三
春日雜興其四
古詩名句
本是牽牛貴莫當(dāng),化為沐犢窮堪憫
玉手回旋作七襄,長空日夕錦霞張
難將綺繡償天債,皇穹何不重文章
浣紗水冷誰知汝,胍胍靈仇不得語
龍鑣不解逐浮槎,逃向人邊依海渚
雙精曾降黃姑地,金篦劃河阻天使
河名百沸至今傳,牛女有祠人盡祀
竊藥嫦娥路不迷,蟾兔宮中容叛妻
查古詩
搜索
秀野草堂圖歌次顧十一俠君原韻
作者:
查慎行
朝代:
清
某樹某水與某丘,曠懷往往消百憂。
無端弓旌被韁鎖,坐對塵壒生牢愁。
盧鴻草堂圖,閱世已千載。
十志并流傳,其人儼如在。
問誰好事供瀟灑,毋乃真跡留王宰。
華亭最晚出,模本發(fā)精采。
今之妙手繼者誰,摩詰前身應(yīng)畫師。
丹青一變粉墨骨,寫向尺幅尤雄奇。
云是吳中小秀野,何斯佳境移于斯
。
堂中主人顧十一,結(jié)客論文兩豪逸。
百家汎濫流溯源,萬口喧傳名副實。
我是當(dāng)年入座人,淋漓衫袖梨花春。
愛其披豁氣誼真,豐格仿佛余先民。
宴衎之樂非絲竹,水色煙光八窗綠。
半酣?沓風(fēng)雨來,噴玉跳珠三百斛。
鐵崖老矣阿瑛貧,空巷間拋薜蘿屋。
可憐相見鳳城西,僦舍還同燕子棲。
猶能折柬致朋舊,局促肯放詩名低。
我詩胡足道,依樣葫蘆畫中稿。
惟君癡嗜之,擘紙含毫共研討。
留題慣惱麓臺翁,作記深慚竹垞老。
吁嗟乎神仙富貴孰有無,默存豈必皆清都。
夢中五岳巾箱圖,君歸來兮挾我俱。
以神為馬蘧為廬,一息十反良可娛。
賃舂齷齪難久居,乃獨憐君屋上烏。
詩句欣賞
MORE+
飲露身何潔,吟風(fēng)韻更長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計功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誰能凌絕頂,看取日升東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杜宇聲聲喚客愁,故園何處此登樓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落花飛絮成春夢,剩水殘山異昔游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無跡彩云收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東皇去后韶華盡,老圃寒香別有秋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四十無聞懶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時名扇外塵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簾聽雨草堂春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山花水鳥皆知己,百遍相過不厭頻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畸烏壓營營作聲,紅光紫電圍金鉦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黃須小龍馬上笑,白首饑豺夢里驚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老奴怒擲珊瑚枕,追兵起合琉璃井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巴馬東歸疾似風(fēng),道傍遺糞如冰冷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健兒空玩七寶鞭,荊臺老姥功誰傳?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昨夜西湖月色多,照見郎君金叵羅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明朝江頭放船去,江亭風(fēng)雨奈君何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八月桐江曲,青蘋未著花
出處:
舟次嚴(yán)灘
作者:
金涓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無端弓旌被韁鎖,坐對塵壒生牢愁。
盧鴻草堂圖,閱世已千載。
十志并流傳,其人儼如在。
問誰好事供瀟灑,毋乃真跡留王宰。
華亭最晚出,模本發(fā)精采。
今之妙手繼者誰,摩詰前身應(yīng)畫師。
丹青一變粉墨骨,寫向尺幅尤雄奇。
云是吳中小秀野,何斯佳境移于斯。
堂中主人顧十一,結(jié)客論文兩豪逸。
百家汎濫流溯源,萬口喧傳名副實。
我是當(dāng)年入座人,淋漓衫袖梨花春。
愛其披豁氣誼真,豐格仿佛余先民。
宴衎之樂非絲竹,水色煙光八窗綠。
半酣?沓風(fēng)雨來,噴玉跳珠三百斛。
鐵崖老矣阿瑛貧,空巷間拋薜蘿屋。
可憐相見鳳城西,僦舍還同燕子棲。
猶能折柬致朋舊,局促肯放詩名低。
我詩胡足道,依樣葫蘆畫中稿。
惟君癡嗜之,擘紙含毫共研討。
留題慣惱麓臺翁,作記深慚竹垞老。
吁嗟乎神仙富貴孰有無,默存豈必皆清都。
夢中五岳巾箱圖,君歸來兮挾我俱。
以神為馬蘧為廬,一息十反良可娛。
賃舂齷齪難久居,乃獨憐君屋上烏。